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特别的家书

日期: 来源:长安街知事收集编辑:长安街知事

“这是英雄母亲的来信!”69年过去了,已是鲐背之年的老战士胡长哲拿出这封信时,依旧神采奕奕,满脸自豪。

胡长哲接受记者采访。李治宏/摄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枪眼,为战友们争取了宝贵的冲锋机会。他的英雄事迹在志愿军全军传颂,鼓舞和激励了很多战士。

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曾说:“继光虽然牺牲了,但千千万万青年都愿作我的儿女。他们都表示要学习继光的精神,为保卫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把战斗、工作和学习搞好,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年轻战士胡长哲也是其中一员。那时他正在南京第三炮兵技术学校学习。半年后,胡长哲追随黄继光的足迹,也踏上了朝鲜战场。

那时他还未曾想到,在此后的两万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会因一封特殊的“家书”与英雄母亲邓芳芝紧紧联系在一起。

炮弹从耳边擦过

1953年3月,不满20岁的胡长哲奔赴朝鲜战场,担任第16军32师96团军械修理所所长,主要工作是负责将弹药从兵工厂送到前线。那时他长得白白胖胖,战友们亲切地称他为“小所长”。

有一次,胡长哲负责带领7台运输车,给正在“三八线”附近作战的16军运送弹药,在路上遭遇美军飞机轰炸,情况十分危急。

“停车,隐蔽,注意安全!”胡长哲大喊,战士们紧急把车停在路边,跑下车,贴在山前隐蔽。

正在这时,“呼——”一发炮弹从胡长哲的耳边呼啸而过。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炸弹落地。胡长哲瞬间脑子一片空白:“完了,这下要牺牲了。”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炮弹却始终没爆炸。胡长哲和战友们小心翼翼地转身查看,一枚炮弹正落在他们车后方五六米处,“半截在土里,半截在外面”,原来是一枚哑弹!

死里逃生的经历让胡长哲感慨地形容自己是“一个距离阎王殿只有半步远而又跑回来的人”。此后的战斗依然危险不断,英雄黄继光的精神始终激励着胡长哲奋勇向前,不断克服困难。

胡长哲在战场。受访者供图

黄妈妈回信了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志愿军分批撤回国内,胡长哲和战友们则被安排暂时留在朝鲜,帮助朝鲜军队修建防御工事。

战争虽然结束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仍在军中传颂着。“英雄黄继光牺牲了,黄妈妈的心情一定非常难过。”自幼父母双亡的胡长哲联想到母亲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他决定为黄妈妈写一封信。

“亲爱的黄妈妈,英雄黄继光牺牲了,我要继承英雄的遗志,在朝鲜勇敢地战斗,我愿意做您的儿子,让我亲切地叫您一声亲爱的妈妈。我愿意将第一张立功喜报给您老人家寄去。”

胡长哲并不知道黄妈妈的确切地址,只好在信封上写下“四川继光县黄继光母亲收”。这封地址模糊的信穿越战火硝烟,竟真的寄到了黄继光妈妈的手中。

1954年年初的一天,胡长哲正在坑道里修筑工事,突然传来消息:“黄妈妈来信了!”

整个坑道的战士们都沸腾了,他们兴奋地把胡长哲抬起来,争相传阅着这封来自英雄母亲的回信。胡长哲大声喊着提醒:“不要给我弄坏了,不要给我弄坏了!”

黄妈妈回信的信封。李治宏/摄

信中写道,“亲爱的长哲孩子,你十一月五日的来信收到了。谢谢你对我的关怀,我近来身体很好,你别挂念吧!孩子!你的信是写得多么亲切啊!你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为人民立功的信心是多么坚定啊!这使我多感动的呀!我怎么不愿意你给我做孩子呢?你给我做孩子我是愿意的,并且是很高兴的,现在让我叫你一声亲爱的孩子——胡长哲吧!你高兴吗?希望你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培养下,争取为人民立功,以使我早日看见第一张喜报,祝你努力前进!你的妈妈邓芳芝。五四年一月二日。”

胡长哲收到的黄妈妈来信。李治宏/摄

这封回信,字里行间满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叮咛与鼓励,“争取为人民立功,以使我早日看见第一张喜报……”黄妈妈的话语让胡长哲热血沸腾,“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儿”。

他将这封信揣在怀里,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每次读到结尾处的“你的妈妈”,胡长哲都忍不住落泪。从此,他也有了妈妈的牵挂。

未完成的遗憾

胡长哲始终记得对黄妈妈的承诺,想要将第一张立功喜报送给黄妈妈。黄妈妈的信一直鼓励着他积极工作,任劳任怨。

胡长哲回国后,继续从事军械勤务工作,负责军械物资的补给、维护。上世纪60年代末,他在工作中发现弹药运输存在困难。当时,弹药主要储存在坑道中,一箱弹药有一百多斤重,而坑道几百米长,洞口有两米多高,只能靠人工搬运,沿着台阶一层一层地往上扛。

胡长哲决定开展技术革新解决这一难题。他在坑道中待了三天三夜,发明出一套运输装置。装置由绳索牵引、弓形吊、活动站台三部分组成。弓形吊负责取放弹药箱,弹药箱放在牵引车上通过绳索牵引前进至洞口的活动站台,再装上汽车运往各地。

这套装置极大减轻了运输负担,后来,胡长哲在全军后勤会议上推广这一技术,获得了“全军科技二等奖”。

“由于黄妈妈对我的鼓励,所以我干什么都是拼命地干。”胡长哲多年来积极工作,被沈阳军区第二分部授予机关标兵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四次参加全军后勤会议介绍经验。

1988年,由于认真工作、精通业务,胡长哲荣立三等功,收获人生中第一张立功喜报。遗憾的是,黄妈妈已于1965年过世,胡长哲再也没有机会将立功喜报给她送去。

他将立功喜报放在黄妈妈回信的背面,以寄托思念。每次翻开回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张迟到了的立功喜报至今没有寄出……妈妈,亲爱的妈妈,你在哪里,孩子想你了。”

2021年12月,胡长哲将这封珍藏了67年的回信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舍不得,但想到可以激励广大青年人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我觉得是值得的。”他说。

胡长哲敬礼。李治宏/摄

如今,90岁的胡长哲仍在参与丹东的志愿军老兵宣讲活动,将抗美援朝的经历与年轻人分享。

“只要我还能动,需要我讲的时候我就讲。”胡长哲说,“能把这段经历讲给孩子们听,讲给年轻人听,讲给正在兢兢业业工作的中年人听,对他们来讲也是一个鼓励。”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70年前,胡长哲继承英雄黄继光的遗志,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战斗。70年后,他站在讲台上,希望能把这份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我在孤儿院长大,是党和人民抚养了我,我不能忘本。”他说。

相关阅读

  • 繁星 | 援疆的三位妈妈

  • 拙著《和你在一起》出版后,因是报告文学,又是援疆题材,相关方面举行了好几次读书分享活动。一位女性读者有次很认真地提出批评性建议:“援疆的妈妈们的事迹很感人,你为什么不多写
  • 视频 | 株洲芦淞:男童出门找妈妈 交警叔叔来帮忙

  • 近日,芦淞大队一中队民警在红港路执勤时,看到一个男孩泪眼汪汪地喊妈妈,民警察觉异常后,将男孩抱到执勤岗亭里,民警一边安抚男孩情绪一边询问其姓名及家里联系方式,由于年龄尚小,
  • “精彩夜吉林”上演多彩朝鲜族歌舞

  • 7月18日晚,由延边歌舞团带来的《盛开的金达莱》歌舞晚会在长春文庙广场上演,为“精彩夜吉林”2023消夏演出季带来了一场充满朝鲜族风情的魅力演出。当晚的演出是一台以生活在
  • 拥军优属丨杞县军地联合送喜报

  • 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张称心刘银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人立功,全家荣耀。7月19日,杞县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行,为荣立二等功的现役军人樊亚桥的家里送去
  • 安徽灵璧:再传立功喜报

  • 7月18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人民政府、灵璧县人武部、灵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为灵璧县尹集镇荣立二等功的现役军人李瑞送喜报,今年灵璧县共有3位现役军人获此殊荣。图为灵璧
  • 一美国士兵突然越界进入朝鲜!美防长发声

  •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美国官员称,一名美国士兵在随团参观位于朝韩分界线板门店的共同警备区时,擅自闯入朝鲜,目前已被朝鲜拘留。报道称,这一事件给美朝关系带来了新的危机。

热门文章

  • 国防与个人的关系

  • 中国人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古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重视程度来看,国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数量,质量,武器的

最新文章

  • 特别的家书

  • “这是英雄母亲的来信!”69年过去了,已是鲐背之年的老战士胡长哲拿出这封信时,依旧神采奕奕,满脸自豪。胡长哲接受记者采访。李治宏/摄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
  • 全球钻探难度最大万米井四川开钻

  • 今天(7月20日),中国石油发布消息,全球钻井难度最高的万米科学探索井——深地川科1井在四川盆地开钻。深地川科1井地面海拔717米,设计井深10520米。井底最高温度达到224摄氏度,最高
  • 航程顺利!“雪龙2”号已驶入太平洋

  •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于本月12日正式起航,正在向着北极进发。总台记者也随船出发,全程记录我国此次北冰洋科考进程。来看记者从大洋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