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我的教官来自喀喇昆仑

日期: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收集编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自2019年开始

我校有数十名大学生离开校园应征入伍

他们中有9位奔赴中印边境

守卫在祖国的最前线

其中5位担任本次军训的教官

从唐岛湾畔的校园

到祖国边境的喀喇昆仑山脉

4962km的距离是他们青春无悔的征程

让我们走进身边这些“最可爱的人”

聆听他们的“亮剑”故事


一营、十三营 李文森

李文森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

驻守在祖国的边疆

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域高原上

是西南边陲第一道天险防线的“生命禁区”

他克服恶劣的环境

不仅勇夺全新兵营综合考核第一名

荣获团级“训练标兵”称号

后来还担任了尖刀班的骨干

李文森(右)和聂班长(左)登上雪山

在一次抢占海拔五千七百多米的某高地任务过程中

作为穿插分队的突击员

他背负双色指挥旗

第一时间便朝最高点冲刺而去

爬坡式地冲刺令他呼吸困难

他强忍不适

双手搀扶在膝盖上弯着腰冲上去

一到山顶便取出红色的指挥旗挥起来

朝距离他还有二三十米的三个越境者挥舞警示

李文森在边境执行任务

对方后撤时

他喉咙火辣并刺痛着

后脑勺开始阵痛 鼓膜也开始耳鸣

直到班长到他身边接过红旗时

他才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不知不觉“睡着”了

战友们及时赶到

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昏迷四个多小时的李文森

终于醒了过来!

李文森展示擒拿术

成为教官的他回忆起中印边境事件

“这是我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征战海拔五千多,钢铁洪流赴昆仑

哪怕只是一个高地

也有一种直面生死都因心怀祖国

而无所畏惧的勇敢

一营二连 赵亚坤

用铿锵文字激荡人心

用笔杆子闯出名堂

“携笔从戎”是对赵亚坤最好的诠释

作为军营新闻报道员

稿件格式的规范

视频的剪辑、相机的功能等

都需要他一点点学习

赵亚坤展示持枪匍匐前行

一个团三十多个连队

没有按时完成宣传任务的赵亚坤也曾想过退缩

但指导员的一句“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

身为一名军人,要敢于站排头

扛红旗,争第一”

如一记猛锤将他狠狠敲醒

无数的日夜颠倒

两年来吃过的苦与受过的委屈

都内化为前进的动力

赵亚坤守卫祖国边疆

赵亚坤撰写稿件目录

百余份稿件见证了赵亚坤

从新闻小白蜕变成一名合格的新闻报道员

再回首,他已然是

身着戎装、持笔前行的刚毅战士

赵亚坤讲当兵的故事

从酷暑到严寒,两年时光似水

赵亚坤以笔为媒

记录边疆军旅生活

书写了独属于他的青春岁月

十一营二十六连 陈泉泉

陈泉泉在大四毕业时

没有选择穿上学士服

而是披上了那抹鲜亮的军绿

义无反顾地踏入了军营

陈泉泉在指导训练

入伍后的陈泉泉

坚守在5300米的喀喇昆仑高原

作为部队的炮兵瞄准手

他负责火炮高低机、方向机以及瞄准镜的操作

在兼顾祖国边防建设的同时

他还注重个人精神内涵的培养

沉下心来去细细地读一本书

他渴望着与书中人的相识遇见

期待着每次与书中人物邂逅时的自己能力的提升

他在退伍时被评为“最美士兵”

在军营里真正地实现了他的“英雄梦”

陈泉泉展示匍匐持枪

“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驻守在祖国边境的陈泉泉

坚持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

经过军队熔炉锻造的他

目标坚定 脚步向前


六营十二连 袁述明


袁述明是通信兵

负责军事通信任务

有线通讯是实战的最后一道保障

他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

“在部队,如果专业技能不够硬

是不能长远发展的”

班长的教诲袁述明一直铭记于心

攀登与固定是他的短板

为了完善专业技能

每天正常训练结束之后

他都会再加训4个小时

袁述明在指导训练

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实战准备

铺设的电话线常会被装甲车压断

或者因自然因素受损

紧急抢修对袁述明来说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袁述明接到紧急任务

和班长一起去山里抢修受损的线路

在山腰处抢修时

几次差点摔下山崖

从白天到夜晚

袁述明和战友专心致志修补受损线路

回到部队后才发现双脚早已红肿

袁述明在指导训练包扎术

“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保障整个军队的通信

条件艰苦一点也没什么。”

在他心里,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十营二十三连 王继振


2021年初,王继振在看到了征兵启事后

便毅然决定暂停自己的学业

去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青春热血

王继振在指导训练

炎炎夏日,新疆边陲

铁甲轰鸣,风沙滚滚

王继振驾驶着陆军首批新型主战坦克驰骋野外

进行高强度的战斗射击拉练

身为驾驶员

王继振需要时刻对方向盘、油门、刹车进行操作

控制坦克的行进速度和发动机转速

当一发发炮弹直扑目标

那些终日与坦克为伍

和风沙相伴的苦与累都变得值了

王继振在指导训练

在这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王继振坚持不懈刻苦练习

“陆战之王”的驾驭也愈加纯熟

其出色的表现得到所在部队的认可

在2022年底

王继振被团部授予“四有”优秀士兵奖章

追随“英雄”,成为“英雄”


从青涩学生到戍边英雄再到军训教官

转变的是身份

不变的是家国至上的初心

以忠诚和行动践行军人的铮铮誓言

以青春和热血展现当代军人魅力风采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用奋斗续写青春最美好的华章

相关阅读

  • 当你选定一条路,另一条路的风景便与你无关

  • 这世上最公平的东西就是时间了,每个人都只有24个小时,虽然每个地区可能有时差,但整体时间数量却没有变。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做着自己的事情,过着自己的人生。分享很喜
  • 叮咚!您的高考通知书已送达~

  • 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关卡,而高考录取通知书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当学生们收到录取通知书,无疑是他们梦想成真的时刻。近日,2023天津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期发布。
  • 暖心!耄耋老人精心准备红包竟是为了感谢他……

  •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唐梦遥近日,岛城街头上演了暖心一幕:一位80多岁的老年乘客下车时,将一个红包塞给了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公司367路驾驶员王德顺,面对老人的举动,王德顺
  • 夜听:如何让自己变得简单快乐

  • 文/刘俊宏|图/华蕊©华蕊01之前休假回家,参加了一次高中的同学聚会,本以为是一场久别后的欢喜重逢,聊到最后才发现是一群不开心的人在相互依偎,大家都在感慨:“要是能够回到无忧
  • 寻找与自己生活方式匹配的副业

  • 编者按: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车贷、房贷限制了自己的延展范围,在狭窄的工作空间日复一日地朝九晚五。想要扩展生命的广度和自由度,副业或许是个不错的突破口。那么如何发现适合
  • 高温“烤”验下的“执法蓝”

  • 连日来气温飙升,高温天气持续,在40多摄氏度高温的“烤”验下,馆陶县路桥乡综合执法队队员头顶烈日,脚踏热浪,始终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无论酷暑还是寒
  • 爱看头评 | 厌恶了杠精,珍惜身边的小红书人格

  • 生活的多样性,不是被谁定义和表述出来的,而是由各种各样的用户用属于自己的方式生长出来,人不是观点的存在,人首先是生活性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红书故事”触动人心的地方:有在异

热门文章

  • 国防与个人的关系

  • 中国人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古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重视程度来看,国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数量,质量,武器的

最新文章

  • 我的教官来自喀喇昆仑

  • 自2019年开始我校有数十名大学生离开校园应征入伍他们中有9位奔赴中印边境守卫在祖国的最前线其中5位担任本次军训的教官从唐岛湾畔的校园到祖国边境的喀喇昆仑山脉4962km
  • 你好!可以给我的“护照”盖章吗?

  • 7月8日校庆国际文化节暨国际教育展隆重举行26个国家展区 20个高校展区组成石大特色“地球村”!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学生用多元的方式展示世界各国文化、艺术世界众多知名大学
  • DUTERS,到底是啥意思?!

  • 该如何描述DUTers?在别人眼中DUTers可能拥有很多标签可能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但这些都无法准确描述DUTers那么就请DUTers自我介绍一下DUTers究竟如何理解DUTers?作为DUTers静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