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单纯依靠地面巡查的综合行政执法面临新的挑战,为更好地对城市空间形成立体治理,今年,无人机加入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执法巡查大家庭,成为荔城街综合执法办新增的“空中队员”。
荔城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如何通过组建无人机分队开展“空中执法”,构建城市管理立体巡查网络?
技术加持有创新
荔城街综合执法办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利用无人机进行执法巡查,将执法工作从地面延伸到空中,深入辖区各排查盲区,开展了以日常执法巡查、市容市貌管理和打击违法建设为重点的多项工作,通过地面巡查和空中监控有机结合,有效节省了执法资源,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利用新技术创新巡查工作模式,打破地面巡查的局限,组建无人机小分队,基本形成了“空中看+地面查”全方位、高效率的立体化巡查模式,构建了城市管理和执法巡查监控“天网”。
专业培训长本领
为提升无人机使用效能,荔城街开展了技能应用理论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无人机应用专题培训班,打造过硬的无人机执法队伍。培训邀请专业团队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实训飞行等方式开展教学,培训人员对无人机的基本参数、配置功能、组装步骤、飞行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深入学习,牢固掌握无人机起飞、航线选择、悬停、降落及定位目标拍摄技巧等基本技能。培训还对无人机旋翼装卸、飞行控制、航行拍照录像、蓝牙传输、5G信号连接等实际操作进行训练,切实增强队员无人机飞行操作基本功。
出色能力显身手
目前,荔城街综合执法办组建了包含10名无人机飞行队员,4架无人机的巡查队伍。在指标性能上,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可达500米,直线距离2公里,续航超30分钟,具备较强抗风抗信号干扰能力,拥有宽阔的视野和大面积的巡查范围。过硬的性能指标结合训练有素的队员,通过日常工作巡查充分发挥“人机结合”优势,在城市机动车道路、偏远区域、难点区域,借助无人机的力量,实现了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的巡查目标。
常态巡查见实效
荔城街综合执法办通过定期定点循环巡查方式,分片区开展无人机联合巡查。利用无人机航拍实时视频画面,可排查新增涉嫌违法建设、建筑垃圾偷运偷倒、施工工地扬尘、街边乱摆卖、油烟污染源等违法行为,利用高空喊话、高空摄像,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和取证。据统计,综合执法办无人机分队4架无人机,日均飞行约20架次,飞行总时长5小时,总飞行距离超过10公里,排查出多起违法建设和市容市貌违法事件,充分发挥无人机“空中执法”的力量,力促城市管理效率再提升。
无人机“空中执法”切实提高了科技对执法的支撑度和精准度。荔城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将继续积极探索,采用多种手段强化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巡查力度,织牢织密巡查网络。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婷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