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火箭院·程堂明:“选择这份职业就得担起那份责任”

日期: 来源:航天长征收集编辑:航天长征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五部委联合授予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集多项荣誉于一身的长征七号(简称“长七”)运载火箭总设计师程堂明,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从视频上看,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不苟言笑,低调而沉稳,但长七遥四火箭发射成功后的采访视频却刷新了记者的认知,他对着摄像头,激动得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连说了两次“太完美了!”那种兴奋、自豪之情溢出了屏幕,感染了观众。“太完美了!”四个字背后的艰辛与努力不言而喻,但对此他却轻描淡写地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火箭研制与发射成功凝聚了团队的努力、组织的支持和领导的关怀,我个人在其中的贡献微不足道,选择这份职业就得担起那份责任,荣誉对我来说更是激励。”

解开一道道难题搭起“天地运输走廊”

“长七火箭的飞行可靠性已经评估到 0.987,在新一代火箭家族中名列前茅。”

2008年11月,长七火箭正式组建队伍开始深化论证和研制,那一年,程堂明加入了这支队伍。

从论证到首飞,团队花了8年时间,这也是他和同事们艰难攀登的8年。

“开玩笑地说,作为新一代中型火箭的长七,除了直径没变,其它都是全新的。”程堂明说,在设计初期,长七火箭就一直向载人火箭的标准看齐,从设计、试验到生产,高可靠、高安全、高要求的标准始终如一。

“回顾整个研制历程,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程堂明回忆道,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与团队辗转奔波于北京、天津、西安、海南之间,设计完善、产品生产、总装测试、大型试验、发射场设备装调等各项工作同步开展,每个人都像上紧了的发条,为型号研制忙忙碌碌,为发现和解决问题殚精竭虑。

攻克大长径比助推器三点超静定捆绑与分离、助推与芯级发动机联合摇摆控制、低温火箭POGO抑制等技术难题,实现火箭“高可靠、高安全、无毒无污染”的研制目标,将火箭综合性能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一个个看似不可攻破的难关险阻,程堂明带领总体研制团队做到了、做好了,也最终在2016年迎来了长七火箭的首飞成功,搭起了“天地运输走廊”。

随着空间站建造任务的推进,长七火箭的发射密度越来越高。程堂明坦言,“以前,我们一年发射一次甚至两三年发射一次,可以不计成本去保成功,但现在行不通了,质量、效率成了保证成功的两条腿,失去任何一条,这个成功就要打折扣,不符合当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为此,程堂明带领团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持续提升长七火箭的可靠性;持续优化测试发射流程,显著提高测试发射效率。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团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了长七遥六火箭极高的入轨精度,为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实现两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对成功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第一次当总师,就遇上火箭两次中止发射,至今想起仍惊心动魄。”

2021年年初,程堂明被任命为长七火箭总设计师。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那是天和核心舱的第一位“访客”,意义重大。

“作为一名新总师,我接手的是一支久经锻炼、满载荣耀的队伍,充满了信心,可意想不到的是,我这个‘新官’上任才3个月,就遇上了大考验。”程堂明说道。

2021年5月19日晚,距离长七遥三火箭发射不到3小时,指控大厅中的一条异常数据让忙碌的试验队员们顿时紧张了起来。“出问题了!”经过现场讨论,初步确定问题后,团队马上安排试验队员进入箭体尾舱排查故障。但火箭还是错过了当天的窗口,只能中止发射等待第二天的窗口。

研制团队不眠不休、连续奋战,终于在第二个窗口之前约两个小时查出了真凶,但要更换故障部件必须泄出全部推进剂,而此时处于加注状态的火箭已经停放了30多个小时。“不能带着一丝疑点和隐患上天。”基于这样的认识,现场指挥部决定再次中止发射,等问题彻底处置完再组织发射。

中国空间站建设这样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火箭出现两次中止发射,无论是对程堂明还是整个团队,压力都可想而知。

“之前的实践证明,长七是一型好火箭,一定是哪里工作还没有做到位,问题才会反复发生。”一时间,愧疚、压力、疑惑等复杂的情绪在程堂明的心中酝酿翻腾,但“我们不能失败”的声音又支撑着他熬过一个个漆黑的夜晚。直到5月29日火箭再次加注、发射,迎来船箭分离的那一刻,一直压在他心头的石头才落了地。

长七遥三火箭成功发射,举国欢庆。各种称赞从四面八方传来,程堂明对此的回复简短却不简单:“成功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

干航天需要情怀

“航天事业成就卓著,我见证了、参与了、成长了,发自内心地感到振奋和欣喜。”

程堂明见证了长七火箭从无到有,从纸上的项目变成天地间的“运输走廊”。对长七火箭,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他甚至笑称:“我们对火箭倾注的心血其实比给孩子的多多了。”

每次距离点火4个小时左右,程堂明总要到发射塔架,从上到下走一遍,再看一眼火箭,心中默默地跟它说:“该是我放手和你表现的时刻了,好好的!飞稳点!”每发火箭都承载了他和团队太多的心血与努力,他心中有很多回忆、不舍,更多的是期盼。

虽然参与多次发射任务,但程堂明很难有机会亲眼目睹火箭点火起飞,感受那一刻的震撼,因为发射前岗位定在指控大厅,他只能看到屏幕上的视频画面和相关数据。“这样也好,我需要保持冷静的工作状态和心情,直到飞行结束屏幕切换到成功的‘标配’——大红屏,我才能松一口气,每次看到大红屏是我最高兴的时刻。”程堂明笑着说道,言语中饱含着对“孩子”取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与长七火箭一路相伴,程堂明对长七火箭的感情已经深深地融入到血液中。能够参与中国空间站建设任务,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他发自内心地感到振奋和欣喜。他说:“我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能够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生无憾。干航天需要情怀,这份情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不断奋斗之后的感悟。”

(《航天长征》 阎琳琳 文 / 程堂明 供图)

相关阅读

  • 从《中医许阳》想到的中医传播

  • 最近有朋友提到《中医许阳》的作者开了新书,《中医高源》。自己之前是很喜欢《中医许阳》这一本小说的,看得出作者是想要写出他心中的真正的中医是什么样子,能做到什么样子。而
  • 【CC讲坛】互联网数据计算

  • 活动名称:互联网数据计算报告嘉宾:王坚视频通道蔻享学术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其实2009年我刚开始做,创立了这个阿里云。开始做云计算的时候,其实设想了很多,很激动人心的事情
  • 杭州市举办金融系统金融团队服务企业技能大赛

  • 技能展金融职工风采,助力三个“一号工程”。4月28日,由杭州市金融工会主办,中国建设银行杭州分行承办的“助力三个一号工程、打赢两场硬仗”杭州市金融系统金融团队服务企业技
  • 被民宿放鸽子,是五一苦行的必修课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作者:阿联,编辑:vasta、WEIFAN,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全国人民憋了3年的消费欲,终于在这个五一报复性地爆发了。各旅行平台早已用数据
  • 心中的一团火

  • 过去三十多年,香港的社会学家吕大乐教授,曾三次调研香港的阶级情况。他把香港人分为七个阶层,金字塔尖的两层是上层服务阶级;最低的是体力劳动工人;非体力雇员、小雇主、技术员和
  • 陈持平:观色彩世界,绘彩色人生

  • 陈持平简介1953年生,祖籍福建仙游。擅长丙烯画,兼攻篆书、草书,尤其喜好草书。祖父陈开泉为上海美专国画组毕业的艺术家,系刘海粟的得意门生。父亲陈祖儒是一位书法家,自幼得家传

热门文章

  • 国防与个人的关系

  • 中国人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古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重视程度来看,国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数量,质量,武器的

最新文章

  • 网易有道投资慕华教育股权基金

  • 科技边角料获悉苏州慕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日前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10100万元增至40304万元,新增北京网易有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江苏省大运河(苏州)文化旅游发展基金、中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