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航天日问苍穹丨商业航天时代,独角兽们如何“上天”?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谢丹颖 沈晶晶 许峰

4月24日,第8个中国航天日,主题定为“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推动航空航天事业踏上新征程之义,由此可见。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发展。宇宙苍穹,曾是大国力量角逐的场域,如今吸引了一批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入场探索,开辟出一条更开放、更多元、更市场化的航天发展新赛道。

就在前几天,人类历史上个头最大的火箭——星舰,进行了它的首次轨道级发射。虽在上升39公里处爆炸,但SpaceX公司的尝试,仍向人们展示了商业航天的无限能量。

更早些时候,今年1月9日,中国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星河动力研发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搭载5颗卫星,在酒泉成功发射;3月底,银河航天承担研制的四颗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4月7日,星际荣耀研发的双曲线一号遥六“连云港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行试验任务成功……中国商业航天,同样充满潜力。

中国会出现SpaceX一样的先行者吗?商业航天,前景几何?与航空航天有不解之缘的浙江,能在其中占据什么位置?航天日,记者连线时空道宇、长光卫星等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以独角兽公司为观察点,探求答案。

卫星制造。图源 视觉中国

独角兽们,布局浙江

2023,或是全球商业航天爆发元年。知名科技咨询机构泰伯智库预测,2023至2028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8万亿元。

万亿级新兴产业,毫无疑问,引发市场和资本巨大兴趣。“从全球经验来看,航天产业商业化是大势所趋。”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认为,在进入太空以及开发太空资源的进程中,民间力量可以与“国家队”互补并形成良性竞争,“两者都将是中国航天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中国就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鼓励支持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推动航天事业“下凡”。

几乎与此同时,国内涌现了第一批商业航天企业。比如,2015年成功发射“吉林一号”组星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开创了中国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的先河。

各省市纷纷出台利好政策。浙江发布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商业航天,计划新增2家航空航天上市公司,加快培育湖州航天产业基地、嘉兴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宁波航空航天智慧城平台,打造创新型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起步虽晚于国外,但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势头极为迅猛。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近8年,全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规模将达2.34万亿元。

一批独角兽企业,备受瞩目。根据《新财富》统计,排名前10的企业,总估值已达1038亿元。其中,长光卫星排行榜首,专注遥感卫星领域,目前正在冲刺科创板;火箭领域,共有7家上榜,包括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银河航天和时空道宇,作为卫星制造和应用领域独角兽,也榜上有名。

整体来看,10家公司都有差异化定位,并已有相应产品,且在不断更新迭代。

就在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三家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其中一家就是银河航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对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视程度可以一窥。

这些独角兽们,与浙江的联系不少。时空道宇,是浙企吉利科技集团于2018年成立的科创企业,并在台州建了卫星超级工厂制造基地;长光卫星,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布局了分公司;蓝箭航天,于2018年落地湖州南太湖新区,成立蓝箭航天智能制造基地……

眼下他们有何进展,未来如何发展?

浙产卫星,竞逐星空

如同嫦娥奔月,商业航天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SpaceX已经实现每星期量产几十颗小卫星,英国的OneWeb产能也达到每天1至3颗。

这在普通人看来,有些难以想象。卫星,自带“高科技艺术品”形象,严格遵循“设计-装配-集成-测试”流程,以往都是“研发一颗是一颗”“制造一颗是一颗”,一年不过生产几颗,大的、高轨道的、更精密的卫星甚至多年才能造完。

“‘打’更多卫星上天已是国际趋势。”采访中,时空道宇前瞻实验室负责人侯冰、长光卫星相关负责人张宜坤不约而同提到,由于高度和频率要求,卫星轨道资源总数是有限的,每圈轨道上,为了不“追尾”,必须按照一定间隔、角度,均匀放下一定数量卫星,而目前最抢手的地球静止轨道早已超过容量,其他轨道距离“客满”还有一定空间,“先到先得,绝不能被落下!”

为此,打破中国航空航天产能瓶颈,迫在眉睫。

“工业化造星是我们民营卫星制造商的愿景。”侯冰告诉记者,2021年9月,他们的卫星超级工厂落地台州,并完成首颗试产星下线,目前通过创新卫星量产AIT模式,工厂研制周期大幅缩短,已经实现日产一颗卫星,而且生产成本下降45%左右。

作为车企下属科创公司,时空道宇成立的一大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北斗三号系统和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星基高精定位服务、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AI服务,为汽车制造、未来出行等赋能。也就是说,他们要在太空布局一定规模的卫星,才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实时的、全覆盖的智能导航等功能。

“制造能力迭代,按下了未来出行星座组网快速键。”侯冰预计,到2025年就能完成一期72颗卫星发射部署。

卫星与地球。图源 视觉中国

遥感卫星领域的独角兽企业——长光卫星,正朝着另一方向“进击”。“火箭发射一次的载重是固定的,我们正努力降低单颗卫星的重量,让更多卫星一起‘上天’。”张宜坤说,他们的第一代卫星重400多公斤,通过技术进阶,眼下第四代卫星仅20多公斤,一颗卫星的发射成本从千万元直降到百万元。

“以前我们向国际组织买遥感图片,一平方公里需两三百元,现在我们通过自己的遥感卫星完成拍摄,成本只需二三十元。”张宜坤告诉记者,6月中旬,长光卫星还将以“一箭41星”方式“包箭”发射,创造新的突破。

独角兽们正在造出更多、更好的“星”,在渺渺苍穹占据有利身位。

面朝苍穹,脚踏实地

尽管具备了年产超过100颗卫星的能力,但张宜坤坦言,眼下远没有达到生产多少、就能“上天”多少的水平。

一个卡脖子问题,就是火箭。目前国内民营火箭主要有探空(亚轨道)、运载两种,后者由多级火箭组成,可将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等送入预定轨道。

相比卫星,无论探空火箭,还是运载火箭,造价都很高。专注火箭回收和重复利用的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楚龙飞透露,一发报价两三千万元的火箭,最终获利300万元已很不错。

而且,研发制造周期更长,风险也更大——点火一瞬定成败,没有第二次机会。比如蓝箭航天,在2018年顺利完成国内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首飞后,去年末遭遇“滑铁卢”,朱雀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发射失利。眼下,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已在嘉兴完成总装,等待再次尝试。

火箭发射。图源 视觉中国

SpaceX已经21岁了,中国商业航天才8岁。对于刚刚起步的行业,侯冰认为资本市场和普通民众,需要更宽容、更支持。他还记得SpaceX官方曾发布一个视频,记录了2013年以来的发射失败经历,“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跨越到成功,我们都希望这些独角兽企业里,能出现中国的SpaceX。”

当然,他们明白最古老的商业定律:能在一个行业里真正生存下去的,永远是少数。

“没有国家支持,商业航空航天公司一上来就说技术突破、赶超国外不现实,我们必须以需求为导向,目标越小越可靠,越接地气越能活下去。”侯冰告诉记者,时空道宇围绕吉利汽车智能出行“出生”,完成这一目标后,未来会逐步完成卫星研发、制造、测控、应用全产业链布局。

“早期可以靠讲故事融资,但两三年还拿不出来相应成果,资本就会失去耐心。”同样,在张宜坤看来,征服星辰大海是终点,长光卫星已建成的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在农林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数字城市、应急防灾等14个领域开展了150余项精准服务,通过改变普通人的生活,拓展了自身盈利空间。

一条航天产业链,从上游研制、发射,到下游运营、应用,由许许多多环节共同构成。其中,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制造环节,又可分为卫星总体制造和卫星配套制造,发射环节可分为火箭总体制造、火箭配套制造、卫星发射服务等,产业链下游具体也可细分为通信、导航、遥感应用等。

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千亿级别市场。这是属于独角兽们的机会,也是属于浙江甚至中国的机会。

星辰大海,未来可期。


相关阅读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

  •   中新网合肥4月24日电 (记者马帅莎)4月24日,在合肥举行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火
  • 中国航天育种科研持续推进 助力产业发展

  • 央视网消息:日前,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指导举办的太空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云南省大理州举行。研讨会上,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专家,相关产业科研院校及
  • 写一首中国人的诗!

  •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浪漫基因在苍茫浩瀚的星河里流淌“欲上青天揽明月”“手可摘星辰”“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古诗里的仰望和畅想在千年后的寰宇间得到回响那么,请接收

热门文章

  • 国防与个人的关系

  • 中国人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古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重视程度来看,国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数量,质量,武器的

最新文章

  • 文明服务展形象 人人都是代言人

  • “这个角度拍出来更好看”树立城市形象,彰显文明洛阳。目前,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正在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洛沉浸式感受“千年古都、牡丹花城”的魅力。在游客欣赏美
  • 最新消息 | 山西两人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日前,经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吕梁市原副市长杨巨才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杨巨才理想信念丧失,初心使命动摇,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品礼
  • 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下月全国公映

  •   由张艺谋监制、陆川执导的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宣布定档5月19日。昨天,电影发布定档预告和定档海报,武大靖、苏翊鸣、任子威
  • 辉渠镇:服务专员进企业 安全“体检”保生产

  • 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近日,安丘市辉渠镇组织服务企业专员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全面“体检”活动,助力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服务企
  • 第239批石家庄市人才绿卡(B卡)申领人员名单公示

  • 石家庄市人才绿卡(B卡)申领人员公示名单(第239批,共59名)根据《石家庄市人才绿卡(B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过本人申请、网上预审、单位审核、资格复审,拟为王石磊等59名申请对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