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握手”神十六的喀什测控站 原来有这样一群牧星人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发现目标!”“跟踪正常!”……5月30日11时左右,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1圈后,边陲“牧星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的航天人首先捕获目标,并进行连续跟踪测控,顺利完成首圈次测控任务,成功与飞船第一次“握手”。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端,被形象地称为边陲“牧星人”,此次负责飞船入轨后关键动作指令发送、航天员生理遥测信息接收和话音传输等任务。而除了“牧星人”之外,神舟、北斗、嫦娥、祝融、天宫等等这些卫星、飞船、探测器、空间站背后的不同航天人群体,也都有他们自己的昵称。

  作为中国卫星测控网的“中枢神经”,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航天器测控与管理中心,主要承担卫星日常遥测、轨道控制、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在轨管理任务。中国目前在轨运行的卫星中的绝大多数,都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所属喀什、渭南、青岛、厦门等测控站点进行监测和管理。就像牧羊人在草原放牧羊群一样,他们在太空放牧着卫星,所以被称为“牧星人”。

  平时,这些在天上放牧的“牧星人”每天走进机房,就开始和正在万里太空飞行的卫星亲密接触互致问候,关注它们的健康状况、周到细致地安排它们要做的事情,并时不时地挥舞着电波的小鞭子,将调皮越界的卫星驱回正常轨道。

  作为我国最西端的测控站,喀什测控站被称为“航天测控第一站”,不仅因为它是最早勘点定址的测控站之一,还因为它是当卫星在发射入轨、绕行地球一圈后,第一个接收到卫星入境信号的测控站。喀什测控站技术人员全年无休、全时在岗,承担着载人航天工程、高中低轨卫星、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各类航天器的实时发射测控、在轨长期管理等任务。

  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每次我国火箭发射之前,都会有“远望船出发”这样的新闻,事实上,这也是保证火箭能够上天的重要一环。

  远望号是航天远洋测量船,是航天测控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陆地测量站相比,测量船可在广阔的大洋上灵活选点布站、机动应急测控,既是“千里眼”,又是“风筝线”,因为它不仅能够测量飞行器轨道,也能够发送控制指令,遥控卫星进行变轨、姿态调整、太阳能帆板展开等动作。而以测量船为家、常年航行于茫茫大海,一次次护送火箭升空、“托举”卫星上天的这群航天人,就被称为“远望人”。

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5号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远程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卫星,航天远洋测量船应运而生。1978年,“远望一号”“远望二号”相继锻造出炉,远望号测量船也自此成为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望3号

  40多年来,远望号测量船相继完成了从火箭测量到卫星测量、从单一测量到综合测控、从卫星测控到载人航天器测控通信、从地球轨道测控到月球轨道测控、从单目标到多目标测控进而逐步遂行多样化试验任务等重大跨越。

  目前,我国有7艘远望号测量船,远望号船平均每年出海长达200天。

  “北京明白!” 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点火发射,这回“北京明白”还是高健。

  这句简短有力的口令,两年前意外地将包括高健在内一个年轻而低调的群体拉进了公众的视线。

  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80%以上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和学科,91%是硕士、博士;他们,置身航天测控最前沿,多次操控航天器创造了一连串“中国奇迹”……他们,就是奋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青年科技人才群体,也被称为“飞控人”。他们托举神舟、遥控“嫦娥”、牵引“玉兔”、驾驶“祝融”,以精测妙控的过硬本领,连夺20余次重大航天任务全胜。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成立于1996年3月,是我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指挥、控制和信息交换中心,是天地间联系的关键枢纽,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飞行控制和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具有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与指挥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多类型数据融合处理能力、自动化飞行控制能力的现代化飞行控制中心。

  “欢迎来到‘天宫课堂’!”还记得备受青少年关注的天宫课堂吗?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通过天地对话方式,在轨演示多个实验。大屏幕中,航天员的形态容貌清晰可见,舱内环境整洁明亮、一览无余。而太空授课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要归功于神奇的“天路”——“天链”中继卫星系统,负责管理使用的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科技人员,也因此被称为“天路人”。

  “天链”卫星是我国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主要任务是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天地通话、交会对接、出舱活动等重要任务的通信都是以“天链”中继卫星为主来完成的。如今,“天链”中继卫星还可为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

天链二号在轨示意图。

  当前,随着天链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组网应用,全天候、全球覆盖的天基测控网络已经建成,长时间不间断、稳定可靠的天地通话已成为现实,天链中继卫星架起了一条连通天地、畅通无阻的“天路”。

  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却随着每一次发射遨游太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转战南北,完成了以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大航天发射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工程。这支队伍专业为火箭搭建出征天梯,他们就是“天梯人”。

  北京某安装总队是中国军队唯一一支承担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发射阵地建设任务的专业工程劲旅。从1951年组建之日起,这支部队就开始为航天事业架梯铺路。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场,到载人航天发射阵地、“嫦娥”探月卫星发射塔,他们先后建设了十一座发射塔架,完成了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场所有发射工位的建设任务,在我国航天事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圆满完成了数百项重点工程。

除了这些之外

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航天人

他们共同织就了中国航天的壮美画卷

5月30日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

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朝着航天强国再迈一大步

我们为祖国航天事业而自豪

更要向一代又一代

默默奉献的所有航天人

致敬!

  来源综合:我们的太空、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军网、人民网、中新网、云南卫视


相关阅读

  • 2023民营企业助推南疆发展大会在喀什召开

  • 2023民营企业助推南疆发展大会5月31日在喀什召开。 记者 崔志坚摄  天山网快讯 2023民营企业助推南疆发展大会5月31日在喀什召开,进一步引导动员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巩固
  • 怀柔5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交付使用

  •  25日,用于空间辐射测试的怀柔50MeV(兆电子伏特)质子回旋加速器正式在北京怀柔科学城交付使用。该加速器将为空间辐射环境效应测试与分析、空间抗辐射防护设计与应用研究提供
  • 上千人齐跳麦西热甫是种什么体验?

  •   为进一步弘扬现代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5月28日,叶城县2023年“千人麦西热甫”活动在叶城县锡提亚谜城景区广场上举行,来自各族群众的演员们同台表演
  • 怀柔科学城建成质子回旋加速器

  •   日前,位于怀柔科学城的50兆电子伏特(MeV)质子回旋加速器设备完成试运行,正式交付使用。该设备将为空间辐射环境效应测试与分析、空间抗辐射防护设计与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

热门文章

  • 国防与个人的关系

  • 中国人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古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重视程度来看,国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数量,质量,武器的

最新文章

  • 3:2险胜巴西队,中国女排取得世联赛开门红

  • 北京时间5月31日17:00,中国女排迎来了2023世界女排联赛名古屋站的首场比赛,对手是巴西队。经过5局激战,中国女排最终3:2险胜巴西队。6月2日12:10,中国女排将对阵德国队。本场比赛
  • 公安部:对欺诈发行证券犯罪毫不姑息、一查到底

  • 近日,公安部印发通知,要求全国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契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加强打击防范证券
  • 湖北荆州丨退休14年,这件事他越做越开心

  • 荆州区城南高新园新民社区有支义务巡逻队不管刮风下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张光前是荆州区城南高新园新民社区居民,今年74岁。退休14年来, 一直热心于公益志愿活动。在张光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