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真功夫、硬实力!中国“船”说创新底气足 彰显韧性与活力

日期: 来源:甘泉融媒收集编辑:甘泉融媒

央视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了2023年1—10月份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数据。其中,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7.0%,也就是说未来新造的每10艘船中,中国造了近7艘。中国船厂靠什么赢得这么多订单?在上海有一座“造船岛”,这里不仅有百年的造船老厂,还集聚了许多和造船相关的产业。

曾经的“造船岛”是一片荒芜滩涂,但随着道路的开通和船舶海工产业的到来,这座小岛的巨大潜力得到了释放。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LNG运输船、大型邮轮和航空母舰都在这座岛附近完成了建造。

岛上的沪东中华造船厂主营的就是LNG运输船。一艘LNG船由上百万个零部件组成,在过去,它的配套设施设备都得从国外进口,一个零部件损坏就需要等几个星期才能收到补货,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屈继强现在在造船岛上管理着一家生产LNG船用绝缘箱的工厂。记者早上一到工厂,就看到刚生产出来的绝缘箱被立刻装车,运往隔壁的造船厂,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当记者问到他这座小岛的造船成功秘诀时,他说秘诀要从他们“上岛”开始说起。

因为产品小众,以前岛下的工厂靠着两条生产线,经营不温不火。但随着LNG船的市场发展,沪东中华造船厂搬迁“上岛”,扩大生产规模。看到自己的大客户有了动作,绝缘箱厂马上就决定,要跟着船厂一起“上岛”。

正是在这样的成功案例吸引下,像绝缘箱厂这样的企业纷纷来到了这座“造船岛”。配套企业越来越多,也使得造LNG运输船的沪东中华成为这条产业链上的“链长”。“链长”持续发力,通过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快速帮助产业链上的企业接连突破LNG运输船的关键技术。如今,为LNG船配套的国内制造企业超过了130家。

得益于国产化配套的发展,沪东中华船厂也获得了产业链成长带来的红利。5年间,沪东中华船厂交付能力翻了一倍,这样的高效率也让沪东中华手持LNG船订单超过40艘,一度成为全球LNG船接单量的第二名。

百年船厂换赛道

从几千万产值到4个亿,造船厂这位“链长”可以说带着配套企业实现了共同富裕。但想要当好“链长”,除了要有带动产业链企业进步的实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眼光。就在沪东中华造船厂的隔壁,还有一家百年船厂——江南造船厂。这家船厂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

记者来到江南造船厂时,这里正在忙着生产赶着年底前要交付的新船。江南造船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它有着15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他们建造的“中国江南型”巴拿马散货船曾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租船市场挂牌交易的知名品牌。而正当散货船行情兴旺时,江南造船却作出了一个“意外”的决定,暂停承接散货船新订单,这是为什么?

说干就干,这就是百年船厂的魄力。于是,江南造船选择了当时最具有市场潜力的一种船型——超大型乙烷运输船。但换赛道可不是动动嘴就行,没有成熟技术,不想受制于人,你就得避开别人自己想办法。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别看现在超大型乙烷运输船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为了研制它,科研团队背后受的罪可是一点也不轻。没有学习样本,一切从零开始。周清华告诉记者,设计一艘新船,仅一个分系统就要设计30多种方案,计算100多个模型。而想要研制出全球领先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分系统就有100多个。研制队伍用了整整8年时间,攻破上百项技术难关,终于造出了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B型舱超大型乙烷运输船,申报60余项专利。

如今,这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已经交付了4条,第5条船也马上要进入试航阶段。

智能化让传统造船业驶出“新航迹”

从过去的低技术船型到现在能造全球独家的高附加值船型,中国船厂走出了一条创新转型路。但有了新技术,制造跟不上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记者在“造船岛”上发现,如今的造船厂和想象中的造船厂有些不一样。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如今造船靠的就是这艘“数字样船”,戴上3D眼镜便置身于一艘液化气船的机舱,不仅能将船舱内的情况尽收眼底。数字化工具就像庖丁解牛,把船舶这个巨系统拆解得清清楚楚,整合得天衣无缝,从而提升设计、制造的效率。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数字化设计主管 王杰:原来大家看的是图纸,中间很容易出现偏差,现在有了三维模型,大家不需要靠想象了。一艘航标船,我们的废(料)返(工)减少了80%,缩短了我们的搭载周期60天。

不仅有数字设计,近几年,江南造船还启动了5G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焊接制造实验室、低温实验室等多个试验工厂。这么多数字化制造技术和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到底能解决哪些问题?记者在造船厂里找到了一件所有船舶制造都会用上的零件,它叫做吊马。它的好坏和制造速度决定着一艘船能否按时交付,看着不起眼,却是个费时、费力的活。

造船模式的改变,让中国造船业连续取得新突破。2023年1—10月,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三大指标全球领先,中国也成为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

来源: 央视网


相关阅读

  • 一周新造船:油轮唱主角,两家中国船厂获新单

  • 据劳氏日报消息,过去一周共签订3艘散货船、3艘LPG运输船和16艘化学品和成品油轮订单。希腊船东在订购中程和远程成品油轮方面尤为积极,两家气体运输船运营商则专门预订了LPG运
  • 这一领域,全球近九成订单被中国承包!

  • 近日,国内首个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在山东烟台附近海面上投入使用。据介绍,发电平台配置4个浮体方阵,装机总容量达400千瓦,可在浪高6.5米、风速每秒34米、4.6米潮差的开阔性海
  • 下单!希腊船东抢订油轮和LNG运输船

  • 希腊航运公司Sea Pioneer、Dynacom和Evalend Shipping已开始抢购新船,包括油轮和LNG运输船。据Intermodal Shipbrokers称,Sea Pioneer订购了2艘MR型油轮,并拥有另外2艘的选择权
  • 12艘!马士基再下大单,圈定2家中国船厂

  • 据Alphaliner称,马士基有意建造新一批甲醇双燃料系列集装箱船,已经向中国船厂发出了多达15艘3500TEU的集装箱船建造招标书。近日,这笔订单似乎有了新的进展。最初消息称马士基
  • 这一领域,全球近90%订单被中国承包

  • 22日,国内首个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在山东烟台附近海面上投入使用。随着国家对海上清洁能源开发的拓展,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不断取得突破。 国内首个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
  • OECD提醒:船厂劳动力严重短缺!

  • 仅韩国船厂就可能需要多达45000名工人。经合组织(OECD)认为形势严峻,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造船业,尤其是亚洲的大型造船厂越来越难找到足够的工人。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工人可
  • 这家集运公司要靠运气赚钱

  • 11月13日,Capital Product Partners(CPLP)宣布收购11艘17.4立方米级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同时考虑剥离现有的集装箱运输业务,从该公司计划更名为Capital New Energy Carriers来看

热门文章

  • 国防与个人的关系

  • 中国人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古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重视程度来看,国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数量,质量,武器的

最新文章

  • 安徽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

  • 以真实体验开展营商环境“法治体检”“现在做企业压力太大了,好在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给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安徽兴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立说。林立的感受,在座的企业家都
  • 今天的濮院,主打“花样跳绳”!

  • 中国小康网12月2日讯 12月2日,正值周末,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的濮院时尚古镇一大早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听口音,除了浙江的,还有上海的、江苏的、安徽的……大多来自长三角城市。
  • 因美纳涨超7%,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逆市上涨

  •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创年内最高收盘纪录。截至收盘,道指涨0.82%,报36245.50点;标普500指数涨0.59%,报4594.63点;纳指涨0.55%,报14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