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燃·冬

日期: 来源:航天长征收集编辑:航天长征

      隆冬时节,寒气逼人,很多人心里希望着能够深居简出,守着温暖;使命在肩、任务加身,火箭人却无畏严寒,一次次走进寒冷。冬日虽冷,但为国铸箭之心滚烫。此时,在火箭院各单位、在紧张的科研现场、在火热的生产一线,火箭人的奋斗正点燃着这个冬日、启航着新的征程。

所有坚守都为奔向成功

零下十几摄氏度的试验台塔架上,寒风呼呼作响,一名员工头戴安全帽,手拿文件,正仔细检查着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仪器设备调试安装情况。他是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暨通用氢氧末级动力系统试车试验队结构总体周啟航。这30多天来,他在一线奋斗,与严寒作斗争,只为一个目标——保障产品动力系统试车顺利完成。

2023年12月11日凌晨4点,在纷飞的雪花陪伴下,周啟航和试验队员们将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从天津运抵试验台。为避免雪融化后造成产品仪器设备浸湿漏电,他短暂休息后便匆忙赶往试验台现场,查看产品结构防水情况、商量起吊方案、对接产品与试验台,一忙就到了晚上8点。

指导操作人员安装仪器设备、对接接口,调试设备,检查操作是否到位……接下来的日子里,从早上8点半一直到晚上,周啟航更是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试验台,从塔架一层到三层每天来回跑二三十趟。因为使命在肩,奔波的疲劳、外场的严寒,都挡不住他奋斗的脚步。

“工作6年多来,这么冷的天气、这么长时间在室外工作还是第一次。”不仅要克服寒冷对身体的侵袭,周啟航还要及时消除气温对设备的影响,确保一切操作扎实到位,为后续试车打牢基础:低温导致连接仪器设备的电缆“僵硬”,用劲过大易掰裂,周啟航将其列为重点关注事项,确保电缆安装质量;设备插头插接完一般需要缠胶带防松,他采用电吹风等加热工具提前给胶带预热等措施,保证胶带的粘性和密封效果……

严寒下持续坚守、工作上持续做优,周啟航是这样做的,团队里的每一名试验队员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向着目标奔跑,用实际行动展现担当,为这个冬日装点了动人的奋斗色彩。

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北风凛冽,冬天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温虽未到冰点,但山区湿冷的气候还是让人直打寒颤。站在塔架上的赵佳活动了下身子,便钻进火箭舱内,仔细检查舱内各设备。

赵佳是火箭院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的一名装配人员,经常去各发射场执行火箭发射任务。前不久,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赵佳一进发射场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除了配合工作人员完成产品安装,他还要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查。

需要检查的设备众多,除了对火箭外侧进行检查,赵佳和同事们还要进入火箭舱内查看设备状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塔架四面通风,冬季时,人在上面操作十分寒冷,但赵佳却不敢穿得太厚,因为火箭舱内空间狭小,想要更好地检查,防止碰到舱内设备,赵佳选择身着单衣,确保行动自如。

舱内冷如冰窖,但赵佳顾不上寒冷,戴好白色的线织手套,一遍一遍地触摸设备上的插头、角落,查看舱内是否存在漏油、漏水等状况,并仔细记录着设备的各项数据,努力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除了用手触摸检查,赵佳还会从各类机械发出的声音里仔细分辨伺服机构的声音,从而推断设备状态。“检查的时候主要靠听,只要声音对了,设备就是正常状态。有时候耳朵太冷了,就用手搓一搓,身体再动一动,暖和起来再工作。”

塔架上的检测工作林林总总,全部做下来大约需要一上午的时间。完成一系列工作后,赵佳的脸、耳朵、手常常全都冻得通红,但他毫不在意,反而非常兴奋地说:“这次的工作顺利完成,想着火箭一飞冲天,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入冬以来,气候寒冷,但在航天各个科研场所、发射场,航天工作者们却干得热火朝天。寒冷,抵挡不住航天人前进的脚步;冰雪,封冻不了航天人奋斗的热情,他们不畏严寒,默默坚守在一线,他们的身影成为这个冬天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保证每一项操作到位

西伯利亚寒流来袭,甘肃省酒泉市的天气更冷了几分。发射塔架上的王鹏脱掉棉大衣,摘下棉手套,一阵透心凉瞬间袭遍全身,顾不上这些,他拎起工具箱一头钻进火箭舱,开始总装……

王鹏是火箭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总装事业部装配7组组长,也是此次任务的总装现场指挥。这位在一线奋战了26年的航天人,在高密度的发射形势下,常和同事们奔波在各发射场。在他们心中,和责任感一样与日俱增的还有强烈的自豪感。这股别样的豪情,在这寒冷的冬日燃起了强大的力量。

寒潮来袭的这些天,正是安装产品关键部段的日子。该关键部段经历了露天运输,摸起来冰凉。当关键部段和火箭合体时,王鹏格外注意热胀冷缩的影响,干起活儿来分外仔细。冷风吹过,手冻得有些麻木了,但每一个螺钉的位置必须精准,每一个力矩必须拧紧到位……

大家按照日计划按部就班地忙碌着,节奏紧张又有条不紊。技术区、发射区处处都有总装队员忙碌的身影。每完成一项阶段性任务,王鹏都会带领大家调整一下状态。他说:“我们必须以最佳的状态保证任务高质量完成。”

总装工作责任重大,向上承接着上游工序的所有产品,向下连接着火箭出征的状态。王鹏觉得唯有认真对待每项操作,才能不辜负成千上万个航天人的心血。这是对航天事业最大的敬畏。

临近发射的前一周,天更冷了,但大家追逐成功的心更加火热了。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还有总装事业部其它班组的同事们。他们有的因为任务需要待在户外的时间更长。各试验队临时党委都精心组织发放了保暖用品,但为了更精准地操作,大家都选择“轻”装上阵。

户外的寒冷抵挡不住内心的火热。大家在相互鼓舞打气中共守“后墙不倒”的誓言。千千万万个如王鹏这样在寒冬中坚守的航天工作者,点亮着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光芒,也点燃着加快航天强国建设的豪情。

火箭转运无人也无忧

2023年一个冬日的清晨,位于戈壁深处的发射场刮起了大风,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寒风裹着黄沙吹得脸生疼,火箭院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无人牵引车总体技术负责人李永亮和罗霄正顶着风沙往发射区停车厂房赶。冬日的低温对无人牵引车的电池是个不小的挑战,前一晚,他们为解决车辆的充电问题忙碌到深夜,放心不下又早早赶来,只为确保当天的首次无人转运任务顺利进行。

到了厂房,启动无人牵引车,李永亮发现前一晚准备的紧急充电设备半夜时再次中断,车辆并没有充满电,他们必须想办法在转运开始前完成车辆充电。发射场区没有维修车间,最近的车辆维修厂远在几十公里外,李永亮和罗霄撸起袖子,决定自己检查维修。

在户外停放一晚,无人牵引车的车窗结了霜,金属制的修车工具摸着比冰块还凉,李永亮和罗霄顾不得这些,他们用扳手撬开无人牵引车驾驶室,把充电继电器短接,为车辆紧急充电。手冻麻了,他们就搓搓手再继续,直到完成维修。

看着车辆电池一点点充满,李永亮和罗霄来不及休息,又赶紧检查车辆无人驾驶程序和底盘等系统,确保首次无人转运任务万无一失。迎着风沙、冒着低温,无人牵引车载着火箭一子级到达发射塔架,完成“首秀”。

无人牵引车技术源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新能源自动驾驶环卫车,但发射场转运道路狭窄、全挂车车体超长、运输任务平稳性高对车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发射场冬季的低温,也考验着车辆的性能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研制人员的意志和应急能力。“经过这次,我们对寒冷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可靠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检验了车辆各个零部件的抗寒能力。”李永亮说。

进入“三九”节气,发射场的气温直逼零下20摄氏度,在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研制人员的保障下,无人牵引车又接连顺利完成两次转运任务。不满足于完成火箭一子级无人转运,后续,研制人员还将继续提升车辆设计和性能,服务各类航天器无人运输任务。

情注风雪运输路

“今年冬天让您印象最深的工作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火箭院物资中心火工品处的型号主管王浩给记者看了一段视频。

视频是从副驾驶的视角拍向车外的。大雪覆盖的高速路占了屏幕的大半,雪地上两道车轮印伸向远方,淡蓝色的天幕里还能看到星星,显然这是一个天刚亮不久的清晨。白茫茫的晨雾里,路两旁的树只露出灰色的轮廓,连着两三分钟,路的前方都没有一辆车。突然,一阵风将积雪刮起,瞬间一片苍茫,视频戛然而止。

“最近出差频繁,顶风冒雪完成火工品齐套交付运输……”这是王浩和同事们的近况。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发布了北京危险品运输车限行新规和元旦、春节期间的危险品禁运通知,火箭院许多外地的火工品配套厂家不能直接运送火工品进京,只能把产品送到河北“中转”。

为了及时“保供”,火箭院物资中心的工作人员们要在京冀两地往返,交接运输产品,再按各型号产品研制进度需求,运送至总装厂区,确保火工品不断供。王浩说,“大概每两天就要交接一趟,入冬以来已经往返了数十次。”

从河北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天津等地,一年四季总在路上跑,王浩和同事们已经对运送线路十分熟悉,但冬季气温持续下降,道路情况复杂多变,还是给火工品交付运输带来了不小挑战。即使王浩和同事们做足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仍要随机应变,处理突发情况,解决重重难题。入冬以来,他们不畏严寒,行程达数千公里,为近期火箭院型号产品出厂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虽临近春节,火箭院多发型号产品仍保持着高密度出厂的节奏,火工品运输任务也紧张进行着。“春节期间有多发产品接连出厂,为了不受各厂家放假的影响,我们最近在火力全开地准备着。”王浩的话语信心满满,记者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外面虽然天寒地冻,但火箭人对待型号任务的责任感与热情,却让运输路上少了几分寒冷,多了几分火热。

护航步伐更坚实

“这两天降温,会议室的暖气片摸着冰凉,楼道里也冷,是不是暖气坏了,能派人来检查一下吗?”“马上安排人过去。”冬季供暖保障是火箭院航天万源实业有限公司所属物业公司(简称“物业公司”)的重点事项,客服人员放下电话,便向物业公司副总经理王瑞鲲报告。

会议室里还有人在开会,接到维修师傅的反馈,王瑞鲲决定下班后维修。没想到会议结束已是晚上8点多,期间王瑞鲲担心大家冷,几次到会议室外关注会议进度,却发现参会人员完全没受暖气故障的影响,讨论问题全神贯注。他对科研一线的同事们的敬佩之情又添了几分,也更坚定了当晚必须维修到位的决心。

会场人员散尽后,维修师傅第一时间拿起螺丝刀给暖气片放水,但“里面有杂物堵着,供暖水不循环,得把暖气片拆了”。几个维修师傅将暖气的供回水阀门关上,扳手、螺丝刀等齐上阵,将暖气片卸了下来。大家合力抬着暖气片摇晃了几下后一倾斜,一股黑水流出,刺鼻的铁锈味充斥在空气中。顾不上气味难闻,大家疏通堵点,清理管路,重新将暖气片安装好。打开阀门后,“咕噜咕噜”的水声传来,暖气片慢慢回暖。

忙完已是深夜1点多,走出办公楼,迎面吹来的寒风让人不禁打起寒颤,不知谁说了一句:“天亮后科研人员们上班可就暖和了。”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是啊,后勤保障人员的工作就是这样无声无息,默默予人温暖。

寒冷的冬日里,润物细无声的平常,护航人扎扎实实做保障: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供暖温度,满足室温要求;确保主要出入口热风幕正常使用,部分会议室启用空调辅热,在一些外开门处安装门帘;制定扫雪应急预案,备好扫雪物资设备;全天24小时值守,供暖抢修不过夜……天气再寒冷也阻挡不了火箭人的奋斗热情。在科研保障一线,护航人始终默默在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让前方拼搏的步伐能走得更加坚实、更有力量、更见神采。

(《航天长征》王冰 葛瑞蒂 刘莎莎 尚驰 撒文昭 王莹 文/通讯员 周啟航 赵佳 辛奇 李永亮 王浩 王瑞鲲 供图)

相关阅读

  • “引力1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

  • 2024年1月11日13:30:01,在海阳市近海,随着低沉而响亮的轰鸣声,东方空间公司研制的“引力一号”遥一运载火箭从“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上腾空而起。在隔热材料被固体尾流冲刷的
  • 新华鲜报|新年海上首发!商业航天奔星辰

  • 刷新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我国运力最大民营商业运载火箭纪录……1月11日午间,我国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传来好消息:引力一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送
  • “西安动力”助推火箭海上腾空

  • 发射现场。(受访单位供图)火箭发射成功。(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1月11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四院提供全部7台大推力固体发动机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顺利升空
  • 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发射成功

  • 2024年1月11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引力一号
  • 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时间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顺利送入
  • 发射成功,刷新纪录!

  • 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发射成功2024年1月11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

热门文章

  • 国防与个人的关系

  • 中国人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古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重视程度来看,国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数量,质量,武器的

最新文章

  • 燃·冬

  • 隆冬时节,寒气逼人,很多人心里希望着能够深居简出,守着温暖;使命在肩、任务加身,火箭人却无畏严寒,一次次走进寒冷。冬日虽冷,但为国铸箭之心滚烫。此时,在火箭院各单位、在紧
  • 惠民文化点亮城乡美好生活

  • 直播日照1月12日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日益增长。我市通过建设高品质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来不断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在岚山区黄墩镇南塔岭村
  • 美国梅毒药物短缺,FDA紧急进口

  • 1月11日,FDA宣布将临时进口法国Laboratoires Delbert公司的苄星苄基青霉素,来应对美国越来越多的梅毒感染问题。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数据,2021年,美国约有17万梅毒病
  • 日本自卫队高官率队参拜靖国神社遭调查

  •   日本防卫省11日说,日本陆上自卫队幕僚副长小林弘树日前带队参拜靖国神社涉嫌违规,防卫省将开展进一步调查。  据日本媒体报道,小林弘树9日利用休息时间,乘公务车前往靖国
  • 2.5亿!沙河项目顺利完成2023年度施工目标

  •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12日讯 (记者 谢燕丽 通讯员 郭朝阳 保淋瀚)记者采访获悉,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沙河水质净化厂项目累计完成了1843根咬合桩施工,405根立柱桩施工,创造产值2.5亿
  • 欠钱3亿不还,用独家抗癌药“抵债”?

  • 1月9日,海南海药发布了一则《关于签署债务抵偿框架协议的公告》。为了追回一笔五年前的陈年旧帐,海南海药给借款方赛诺生物提供了两个最终偿还方案:一、用抗肿瘤药复方红豆杉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