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苦于无处证明的刘易斯,最终也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

一直到现在,有关刘易斯VS大克里琴科的比赛始终都是拳迷热议的话题,今天笔者不谈论比赛过程,重点讲一下有关这场比赛台前赛后的故事。

2002年,刘易斯终于在擂台上遇到了迈克·泰森,这是他在六年前就梦寐以求的大战,当年泰森击败布鲁诺后他就是WBC法定挑战者,在当时刘易斯是一个名气不大,又非常难对付的拳手,很多重量级名将都不愿与他交手,为拒绝刘易斯的挑战里迪克·鲍还曾将金腰带扔进垃圾桶从此和WBC交恶。

当时WBC的做法很公正,没有让刘易斯打空缺争夺战,而是将金腰带直接授予刘易斯,只可惜刘易斯在随后的卫冕战中被迈考尔KO,然后迈考尔又输给了布鲁诺,布鲁诺又输给了泰森。

出狱后刚刚加冕王位的泰森并不想面对刘易斯,而是想与WBA拳王赛尔登进行统一战,为此泰森团队给了一笔让路费,并承诺刘易斯在击败赛尔登后就与他展开对决,可是当泰森KO赛尔登后并没有兑现承诺,而是放弃了WBC金腰带选择的霍利菲尔德。

不难看出,一个拳手在没有真正证明自己的时候是有多么苦逼,1997年,随着刘易斯击败戈洛塔、布里格斯、麦考尔等顶级挑战者后重量级只剩下了两股势力,刘易斯和霍利菲尔德,二人此前都在以往的比赛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这场重量级三大组织统一战是不可避免的。

1999年通过与霍利菲尔德得两场大战,刘易斯达到了职业生涯顶峰,虽然一番战最终以平局收场,但很多人认为刘易斯的表现要比二番战优势明显。熬了这么多年刘易斯终于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重量级第一人,虽然和泰森的这场世纪对决来得太迟了,但二人的名气和影响力让这场不匹配的大战创造了多项纪录。

在他获胜之后,刘易斯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和家人一起度假游玩享受时光。其实这个时候重量级正处在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此时的刘易斯根本不想打什么法定比赛,而是一心追逐和泰森的复赛,只打安全又赚钱的比赛。

在泰森拒绝比赛后,刘易斯选择了科柯·约翰逊作为下一战对手,然而在赛前约翰逊因胸部受伤被迫退出比赛,大战临近刘易斯不得不找一位替补拳手上阵,这样,维塔利·克里琴科脱颖而出,其实赛前大克里琴科在美国的口碑非常的差,因为他在与克里斯·伯德的比赛中放弃了比赛投降认输,很多人批评他是一位逃兵,其实当年大克在比赛中严重受伤,如果继续比赛可能会成残疾,但现实就是这样,你没有出一滴血,因为人们看不到你内在的伤势。

尽管大克里琴科在赛前不被看好,但他在比赛中的表现震惊了世界!而刘易斯也证明了自己在逆境中触底反弹的王者风范,刘易斯点数落后但打伤了克里琴科,而后者点数占优却不能继续战斗,由于结局争议太大,赛后关于二人的重赛成了拳坛第一件大事。

最初,刘易斯表示愿意给大克里琴科复仇的机会,并且承诺在2003年11月或12月进行对决,然而,在8月,刘易斯改变了主意,退出了比赛,表示他在2003年不参加比赛。相反,眼伤痊愈的大克被迫打了一场WBC的“淘汰赛”,胜者直接面对刘易斯。

在大克轻松的KO约翰逊后,刘易斯依旧没有兑现承诺而是在2004年2月7日宣布退役,很多人觉得刘易斯是惧怕大克所以才选择退役的,难道真的是刘易斯对二番战没有把握吗?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全部原因。

纵观拳击历史新老更替,改朝换代是不可避免的,再厉害的人最终都会输给时间,即使他在二番战中击败大克里琴科,又能怎样?他依旧会在日后的卫冕战中再次面临另一位新人,在一番战结束后的这段时间,刘易斯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与其像其他拳王那样不得善终,倒不如带着王冠光荣退役,这才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可能有人会说,说到底还是害怕输,其实他的这个害怕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害怕和大克里琴科一同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重量级新人,就像九十年代初的自己,现在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年轻气盛苦于无处证明的拳坛新人,最终刘易斯也变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