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踢足球和练健身的原理是一样的?

足球比赛很精彩对吧?

可能有人看不懂,不用怀疑,看不懂一定是你自己的原因,因为你不了解足球比赛的运行逻辑。

你照葫芦画瓢式的练健身,总是练不到位,也是一样,你不知道健身这些奇怪的动作,它们的运行逻辑是什么。

我们先从足球开始说吧。

足球比赛大家最想看的是什么?进球!纯粹而直观的目标,进不了球,一切都白搭,球员踢得没劲,球迷看得更无聊。

你健身最想获得的目标是什么?好身材啊,同样看得见、摸得着,练不出效果,也是一样,没人会欣赏你,自己练的也很痛苦。

好,足球比赛围绕着进球,两队各11人是怎么分工协作的?

每个球员必须有明确的站位,这个站位,并不是球场上某个具体的点,而是在动态的变化中,时刻与队友之间保持合适的几何平面。此外,每个人还必须明确职责,球到你脚下,你得知道怎么处理。

足球场地、足球的规则玩法决定了,单凭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完成进球这个目标的,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可以的,组成阵型,成体系地作战,才有可能在足球的规则范围内,完成进球的目标,如果每个人接球就直奔球门,就不是职业比赛了,甚至业余比赛中都会被队友骂,这是基本的共识。

不同工种的队员,组成一个团队,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完成目标,说的不仅仅是足球。

健身,看似是一个人的运动,不需要跟别人配合,但是,在你的身上,长满了各种交叉重叠的肌肉,它们在你厚厚的脂肪下面,看不见,但你可以先看看别人的,他们的体积大小不一样,力量大小不一样,排列方式不一样,发力习惯不一样。但是它们都连接着关节,连接着神经,是可以通过你的主观意志给它们指令,针对目标,协同工作的。

他们就像那些从来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当你随便抓起一根杠铃,就让他们临时组织成一个队伍,然后给一个目标说,我要练胸,我要瘦腿,然后你身上的那些,平时都不知道在干嘛的肌肉伙伴们,他们并不知道你想要的目标是怎么完成的,他们只能按照自己平常的发力习惯,解决眼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把杠铃举起来。

你的目标可能是练胸肌,但你的手臂、胸、肩、背上的这些相关联的肌肉们,并不知道该怎么配合,都来瞎帮忙,最后你的杠铃举起来了,胸大肌说:我好像没受力啊!

想要完成一个目标,必须有一套合乎逻辑的方法。每一个环节到位了,才能把最终的合力指向目标。

足球运动员天生就会上场比赛吗?当然不是

他们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保证能够跟上比赛的节奏,发挥技术动作;需要有传球能力,保证队友在出现空挡的时候,能把球精准地传到他的脚下;需要有射门的能力,保证在门前出现机会的时候,可以把球送进球门;需要有带球突破的能力、抢断的能力、阻止对手起脚射门的能力,伺机摆脱防守的能力,身体对抗的能力;还需要有观察能力,根据场上形势做出跑位、传球、突破、射门等等各种选择。

而这些能力,必须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才能把一个普通人训练成足球运动员,让球员在不受控的情况下,上场就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付诸行动。

健身想练出效果,你身上那些平常很少用到的肌肉,是不会自发形成默契配合的,他们只会各自为战。只有用规范的训练方法将它们集合起来,各自明确职责,相互配合,才能让每一个动作直达目标肌肉,并避免受伤。

健身的大目标,是通过每一个动作的小目标,也就是把每一个动作的目标肌肉练到位,累计起来最终体现出整体的训练效果。

同样,足球的大目标进球,也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进球手段来完成的,如果只有一种战术,就很容易被对手遏制。

对于健身来说,要完成每一个具体的小目标,就需要全身的关节、肌肉根据不同的动作,不同的目标肌肉,用不同的协作方式,去完成。

举个例子,俯卧撑大家都做过,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俯卧撑的目标肌肉是哪里,更不知道,它的运行逻辑是什么,肌肉该如何协同发力,才能练到位。

所以很多人做俯卧撑的逻辑就是,用两条手臂,把身体撑起来——放下去——再撑起来,目标变成了完成最初设定好的次数,就是做了10个、20个,又有什么意义?目标偏离了,完成目标的方法当然也不会对,想要完成你那个最终的大目标,更不可能了。

健身动作的目标都是为了让肌肉受力,针对目标肌肉,需要大脑发出指令,让需要主动发力的肌肉发出最大的力对抗阻力,让其他周边的关节和肌肉相互配合保持身体稳定,不要来助力,给主动发力收缩的肌肉群提供最优的条件。就相当于周边关节、肌肉配合好,让目标肌肉去完成临门一脚。配合不好,就练不到位了。

就像踢足球一样,场上11名队员,不停地传球,右路没机会在传到左路,左路没机会再回给中后场,就是不断调整,寻找最佳的射门条件,前面配合越充分,最终临门一脚就越轻松。

普通的健身爱好者,不以竞技比赛作为目标,正常情况下,也是会越练越轻松,越练越高效。你看那些高水平的的健身爱好者,他们的动作很有节奏,该发力的地方发力,该舒展的地方很舒展,对身体的控制炉火纯青,这就是运动之美,跟你想象中的健身是不是很不一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