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升小在即,身为海淀妈妈为什么不鸡娃,反而报了三个体育兴趣班?

小爱絮语:暑假来了,又到了鸡娃派抓紧一切时间实力碾压同学的日子了。尤其是以鸡娃著称的海淀妈妈,她们不是在补习班里拍视频,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帮娃磨耳朵。而我们今天请来的这位海淀妈妈,却是一个“异类”,孩子幼升小在即,马上要跟海淀最强学区的学霸一起拼娃了,但她非但没有选择利用暑假弯道超车,反而让孩子继续混在网球、游泳、跆拳道班里!如此佛系,到底是为什么?快来听听她的说法:

文、图/@小鱼妈妈

小鱼上幼儿园大班后,他们班上有近一半的小朋友都去上了学前班,很多小朋友也陆续开始了拼音、数学、思维、国学等课程的学习,妈妈们都是一副幼升小在即,生怕孩子跟不上的样子。这种氛围下,我非但没有随大众去拼命鸡娃,反而还给他增加了游泳和网球这两个体育课程,加上他三岁半就开始学习的跆拳道,每周三个体育兴趣班,着实会显得有些“异类”。

所以经常有妈妈问我,为什么你这么重视孩子的体育呢?这要从我自身的经历说起。

从豆芽菜到长跑运动员,我也是个受益者

儿时的我是个豆芽菜,体质很弱,一到冬天就大病小病不断,感冒更是家常便饭。那会儿我在学校的体育成绩不太好,总在及格线边缘打转。直到初二那年的冬天,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参加越野长跑比赛,原本是去打酱油的我居然跑出了很不错的成绩,之后就被拉入了校长跑队的行列。

这一跑就从初中跑到了大学,这期间我一直都是长跑运动员,我非常享受这样的状态,因为它带给我的好处显而易见:

经过在校队的训练,我不但长跑成绩越来越好,其他体育项目的成绩也都得到了提高;

我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曾经很弱的体质也逐渐变好,感冒已经很少找上我了;

而且我精力充沛,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活泼。

大学毕业以后,我爱上了羽毛球和网球,工作之余常去打球。越是忙碌的时候,我越是要逼着自己去运动,以此来缓解工作压力。这些年来,我看到太多同事和朋友因为身体原因而抱憾,甚至英年早逝。更深刻的感受到,在漫长的人生中,一时的领先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能坚持到最后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给繁重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孩子的学习也一样。

所以看到身边有些家长着急地让孩子提前学习本不应该他们这个年纪学习的东西,甚至忽视了对孩子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培养,这样真的好吗?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儿,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保证,怎么能保证好的学习质量呢?

小鱼因为知道去上学前班的好朋友每天都要做作业,都对小学生活有些抗拒了,说上学后作业多……那些疲以应对作业的孩子们,会不会更有可能提前就厌学了呢?

正因为如此,我一直都觉得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学知识远没有锻炼身体重要!知识到了该学的时候孩子自然能够接受,而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如果不从小就培养的话,以后会很难再改变。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带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从最早的公园徒步,到后来的跆拳道、游泳还有网球,让人欣慰的是这些项目一直到今天他都坚持的很好。尽管小鱼才六岁,但体育带给他的好处和变化在很多方面都已初现端倪。

身体好了,孩子变得更强壮也更自信

小鱼一岁时经常生病,尤其是冬天,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去趟儿童医院。这个状态跟我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所以我从那时起就在计划着要让他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一下体质。

最早的时候我们会带他去家附近的公园,不是单纯就遛娃哦,而是尽可能让他多走,有意识地让他接触徒步这项运动。由于小鱼从小就是起的特别早的孩子,夏天常常五点多就起来了,所以我们经常会一早就去爬香山。

小鱼三岁半时,我带他环游新西兰,新西兰环境优美,非常适合徒步。他在汤加里罗火山公园徒步了3公里,这成为他“徒步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三岁半的小鱼在新西兰汤加里罗国家公园徒步

此后每当他走累了的时候我就会跟他说:“你三岁半就能走3公里,这点路你一定能走完的!”他很受鼓舞,就坚持下来了。

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训练是从小鱼开始学习跆拳道以后,大概在他3岁4个月的时候。我送他去学跆拳道,初衷是因为他小时候比较胆小,而我认为不受欺负的最高境界不只是你要有高强的武艺,更是一定要自带强大的气场让人不敢欺负你。学跆拳道之后,我明显感觉他变得自信而有气场,不怕和别人对抗,敢于自己去争取了!

△小鱼三岁半开始学跆拳道

有关这一点,我也专门有去研究过,按照儿童脑科学发展的研究结果,适度的运动不仅能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还有助于他们调节情绪,形成积极的自我。运动心理学家奥吉尔维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长期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情绪更加稳定、意志更坚强,并体现出高度的自觉、自律、自信和较低的焦虑。

在跆拳道训练期间,小鱼的体质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强,感冒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即使偶尔中招,痊愈的速度也在加快。除此之外,他们跆拳道班里每年做的体能测试结果也说明,小鱼的体能越来越好了。五岁半时的测试,他的跳远成绩就已经超过了同组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哥哥。

△小鱼在努力训练

等到他开始学游泳和网球,更是整个冬天都没再去过医院了。这主要得益于在这些体育课上,他学到的不仅仅是运动技巧,很多都是体能训练,如跑、跳、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步法等,这些训练直接提高了他身体的灵敏和协调度。另外,学习游泳还能增强他的体温调节能力,改善呼吸系统,所以真的是整个体质都变好了。

△小鱼跟小伙伴一起学游泳

打球,让我们收获了一票好朋友

参加工作以后,打球成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工作中人总是紧张的,但在运动场上,我们会为打出一个好球而欢呼,会为失误而惋惜,这个时候,人的全身心都是放松的,非常快乐。我希望让孩子也感受到这种运动的乐趣。于是从小鱼会走路开始,我们打网球的时候就会带上他,最初他对打球没兴趣,只喜欢在宽大的网球场内奔跑、捡球、骑滑板车,攀爬球场的铁丝网。

△小鱼小时候在网球场玩耍

去年十月,他5岁9个月的时候终于喜欢上了击球,我给他找了专业的教练。小鱼的网球学习正式开始啦!因为练习跆拳道和游泳,小鱼的体能非常好,再加上他从小就跟我们泡在网球场,所以学得很快,动作也规范,最关键的是他兴趣浓厚,非常喜欢打球。

△小鱼正式开学网球

大家应该都有一种感受,现在即使在同一个单位,不同部门的人只要工作没有交集,就可能不会认识,但是在球场上一起打过球的人,很快就能熟悉起来,甚至有些在工作场合难以协调的问题,在打球的间隙反而可以愉快地解决。在常去的球馆,原本不是一个单位的、不认识的球友也会经常混合场地打球,逐渐熟悉。如果某个人球艺高超,不需要定场地也会有很多人邀请他一起打球。

球场上没有年龄大小、职务高低之分,大家相处融洽。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小鱼一起参加训练的小伙伴现在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这些好朋友也是他能够常年坚持体育训练的一个动力。

长期坚持运动,锻炼的是坚毅力和专注力

练体育必然是非常辛苦的,常常挑战人的各种极限,有时大人都无法忍受,更何况孩子。就像小鱼的跆拳道课一样,他课上时常有各种比赛,如短跑、跳远、耐力等,强度很大,坚持下来很不容易。不过对真能长期坚持的孩子来说,体育运动锻炼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耐力,还有精神上的强大意志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毅(Grit)。

练跆拳道压腿,他不止一次被压哭了,但要问他还练吗?他一定会说,“还练!”有一次他们比赛平板支撑,他为了争第一,坚持了7分26秒,最后坚持不住,趴在地上就哭了,说胳膊太疼了。得第一的孩子不过比他多坚持了3秒,如果不是这种比赛,恐怕他很难坚持5分钟。

△小鱼4岁考级时一脚踢裂木板

体育本来就是竞技项目,就要求与他人的较量,比速度、比耐力、比技巧。在比赛中,孩子会萌发好胜心和进取心,长期以往,孩子自然就会高标准的要求自己。

不过体育又是残酷的,就算孩子很努力,在考级和比赛中仍可能会遇到挫折,会失败。比如临场发挥失常、不达目标等等,这些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最好模拟,孩子从小就面临这些挫折,长大之后就不会被失败和意外轻易打倒。

△小鱼和小朋友对练

在这几年的体育训练中,小鱼收获的不只有强大的意志力以及精益求精的进取心,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他的专注力变的越来越强了。

打网球要紧盯每一个球的运动轨迹、游泳要协调呼吸和动作、短跑要时刻做好准备听发号枪声——比起那些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和书籍,体育运动对孩子专注力的要求更高,锻炼效果更明显。

这也是得到研究者们的证实了的。

运动心理学家们发现多动症儿童经过20分钟中等强度(75%最大心率)的运动后,就能够显著缓解多动症的主要症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系Chaddock-Heyman教授对八到九岁的儿童进行了运动干预:在每次放学后2小时内完成,强度为中等到大强度,周末鼓励孩子与家长一起进行运动。9个月后,结果显示,孩子的注意能力和抑制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大脑前额皮层的功能也显著增强。

欧美名校更青睐运动成绩好的孩子

曾经培养出20个首相的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它的办学宗旨是:“运动第一,学习第二”。伊顿公学设有8门必修体育课和27门选修体育课,每周体育课时达23小时,几乎与文化课时(31小时)平分秋色;牛津大学久负盛名的罗德奖学金已创立110多年,有四项标准,其中一项就是喜爱体育,最好有运动成就;美国顶尖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追捧更是无与伦比,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学联盟——常青藤联盟最早就是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若干所大学的美式足球运动体育联盟,而非学术评比。

和中国人固有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印象不同,名校们之所以都这样重视体育运动,就是因为运动可以带给孩子们受益终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品质。他们坚信体育优秀的孩子都特别聪明,因为体育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科学研究表明,2~5岁的儿童中,爱运动和玩耍的孩子大脑比不运动儿童的大脑至少大30%。因为在运动中,儿童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的动作,例如掌握平衡、协调、处理问题等。

通过运动,孩子能提高识别物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等。脑神经专家Chaddock-Heyman教授在2014年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运动对儿童大脑白质结构的促进作用:即有氧体能越高的孩子,其脑部脑区之间的神经连接性更强。他也认为,这种由脑区向脑网络的转变,对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学业成绩有重要促进作用。

我们可以发现,长期运动比不运动的孩子神经元网络更丰富,神经元的新连接更多,而机体各部位的协调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儿童在运动时大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脑区之间的连接性增强,大脑更聪明。

另外,体育还能让人学会团队合作。没有什么比体育比赛更能体现团队意识了。从接力、双打到团体赛,每一项都需要与队友合作,团队的成绩比单项成绩更让人兴奋和有成就感,也更能鼓励孩子刻苦训练。

如何为孩子选择体育项目?

说了这么多让孩子练体育的好处,可是在面对那么多的体育项目时,该如何给孩子挑选适合他的项目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这些年来的心得体验。

首先,是多尝试。

只有带孩子多方尝试,才能更准确地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发现孩子喜欢的项目。

有些体育项目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比如游泳,很多孩子都是从出生就没断过的,算是从小就在尝试,不过真正开始学习游泳,大部分孩子是在五岁的时候。

有些项目比如跆拳道、足球、网球、棒球等,差不多四岁时可以开始。每个孩子喜欢不同的项目,生理发展速度也不同,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发展轨迹。

其次,选择能够长期坚持的项目。

长期坚持需要考虑路程、气候、家长的爱好和时间安排等情况。小鱼三岁半曾上过一段时间的足球课,场地和教练都很好,但因为训练场离我家比较远,再加上北京秋冬常有的恶劣天气,实在是无法让孩子持续在户外踢球,所以我们就放弃了。

再次,要和小伙伴一起参加运动。

和小伙伴一起运动也能增强孩子的团体观念和竞争意识,也是孩子坚持运动的一个有力因素。

小鱼最早是自己上网球课,每周一次,后来他的两个小伙伴开始学网球,每周上三次课,他主动要求每周上五次网球课,还主动要求参加暑假的集体训练班,由此可见团体运动的魅力。

△小鱼和他的跆拳道伙伴们

最后,要让孩子尝试多种体育项目,不要太早开始专项运动。

美国学术期刊《锻炼与健康》调查显示,专项训练常年重复同一类动作,使用完全相同的肌肉群组,容易造成机体的重复性动作劳损。所以我带小鱼进行锻炼,就为他选择了跆拳道、游泳和网球这三个项目,虽然一周三次体育课,但因为内容不同,训练侧重点不同,所以对他来说强度刚刚好。

小鱼这一周三次的体育课,因为是面对不同的教练和队友,所以他从来没有厌烦过,反而每次都因为要见到他的老师和小伙伴而兴奋不已。在这个过程中,他很自然地就积累了比别的孩子更多的人际交往经验和良好的协作能力。

另外,因为参与了不同的体育运动,小鱼获得的锻炼也是全方位的。因为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特性,孩子越多地参与不同运动,就越能够得到不同的锻炼,获得更好的协调性和创造力。

让孩子参与多项运动,更重要的是回归运动本质,感受运动本身的魅力和乐趣。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专们训练一项专长的项目,也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开展专项训练,美国体育健康协会的建议是,“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参与多种体育运动,可以激发孩子的潜力,在孩子生理、心理和社交能力全面发展之后,再展开专项训练,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小鱼妈妈?

喜欢文科的理工女,以工学谋生,以文艺暖心。好读书,不求甚解;喜作文,凝聚人生;爱旅游,在行动中求索。

撰稿:小鱼妈妈

审核:周玲玲、邢燕

大小爱玩亲子活动日历(2018年7月)

每月自然:小龄恐龙博识(7.01),

每月艺术:小设计师(7.01/7.21),软陶(7.21)

每月博识:小爱航天课(7.01/7.08),,,汉字-虎符(7.22)

每月自然:夏日的鸟(7.01),达康老师自然课(7.07)

每月传统:声音博物馆(7.08),皮影(7.29)

每月思维:编程智能家居(7.14)

每月揭秘:消防局(7.15),小牙医(7.28),巴黎贝甜亲子蛋糕(7.15)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