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田径项目收官,中国还是“亚洲第一田径强国”吗?

随着接力项目的结束,亚运会田径项目昨晚也完美收官,中国队以12金12银9铜的成绩险胜巴林,最终排名奖牌榜第一位,保住了亚洲第一田径强国的位置。有惊喜亦有失落,有收获亦有反思,从2018年的雅加达看2020年的东京,中国田径该如何定位?

图说:苏炳添男子百米夺冠 图Osports

基本符合预期

昨晚的女子4X400米接力,印度队力压实力雄厚的巴林队夺冠,也间接“助攻”帮助中国队最终坐上了金牌榜第一的宝座,同样12金的巴林因为只有6银而屈居第二。赛后,田径管理中心副主任、亚运会田径项目副领队田晓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顾和总结了中国队这次的表现。

“本次亚运会中国田径队的表现基本符合预期,我们出发前制定了保持亚洲金牌第一位置,争取13枚左右金牌的目标,大部分项目表现出了自己的水平。我们获得12金12银9铜,确保了亚洲第一,金牌和巴林并列第一,但奖牌要远远超过对手,这个目标达到了。”

图说:女子竞走20公里项目冠军杨家玉 图Osports

田晓君认为,中国队在一些重点项目上,比如竞走、短跑和投掷都较好地发挥了水平;一些落后项目比如中长跑,以前是颗粒无收,这次则获得了女子800米的冠军。“大部分运动员都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创造了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或者赛季最好成绩,也都得到了锻炼。所以说,整个表现是符合预期的。”

受益国际战略

如果要说本届亚运会中国田径最大的亮点,无疑当属首夺亚运会个人金牌的中国飞人苏炳添。从仁川到雅加达,这四年间中国田径变化最大的也是男子短跑,已经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图说:苏炳添冲线 图Osports

田晓君认为:“短跑的提高是田径人长期以来努力的结果,上个周期乃至上上个周期,我们就制定了以接力带动单项、以单项促进接力的战略方针。以苏炳添为代表的个人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我们预期在2020年的奥运会上,不仅是接力项目要实现突破,个人项目也要比上届更好,进入前六,甚至也要争取登上领奖台。”

成绩提升的“秘诀”何在?正是在于中国田径队广泛地聘请高水平外教,同时派选手出国参赛。“竞技体育本来就是国际化的事业,这几年我们加大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聘请了许多外教,特别是在短跑项目上的合作非常有成效。”田晓君说,“我们还在洛杉矶建立了国外训练基地,现在看来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在那边冬训,然后就在那边参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高很快,这些都得益于国际高水平教练的参与,得益于国际高水平赛事的锻炼。”

图说:谢文骏男子110米跨栏夺冠 图VCG

格局正在改变

中国依然是亚洲田径的“老大”,但很显然已经受到了巴林、印度等国的冲击,优势不复往届。实际上,本次亚运会田管中心内部的目标比上报代表团的目标要高,原本希望能夺取15金,等于少拿了3块金牌,比如原本占优的女子100米却大意失荆州。

对此,田晓君表示:“不应该只看到金牌数量,亚洲整个田径的格局改变了,和四年前完全不一样,许多国家在崛起。这次比赛我们想拿的,比如竞走、男子短跑和女子投掷,基本都拿到了。个别项目有些失误,但是大局没有问题。金牌多少不是重要的,主要是通过亚运会的中考锻炼队伍,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和奖牌。”

图说:巩立姣、高阳分获女子铅球冠亚军 图Osports

西亚的巴林获得了和中国一样的12金,一跃成为田径大国,特别是他们的归化选手相当强悍,抢走了中国原本计划内的女子短跑金牌。田晓君特意提到:“女子选手这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我们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尖子运动员还是少,平均实力和巴林是有差距的,所以还是要努力到外面去参赛。”

未来敲响警钟

说回到短跑,本次亚运会虽然苏炳添打破了男子百米赛会纪录,但是在男子4X100米接力上,中国下滑明显,后备力量和日本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短跑只能靠苏炳添、谢震业两人勉强拉动,未来如何与势头凶猛的日本队竞争?

图说:中国队参加男子4X100米接力的队员们 图Osports

“接力需要一步一步来,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形成了一个体系,但是要马上达到日本队整体都有10秒10的成绩,还是不现实。”田晓君说,“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就够了。总结经验,让更多的青年人进入到这个队伍里来接受锻炼和成长,我相信到2020年,接力不会输给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从1986年到2014年,中国田径连续8届亚运会都占据金牌榜首位,并且单届金牌数最少也是13枚。然而在雅加达,中国不仅不能独享金牌榜第一、变成与巴林平起平坐,金牌数也是36年来最低。这足以给田径人敲响警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关尹 雅加达今日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