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马拉松跑友晕倒还想跑 目睹此事的宁波跑友认为不应该

跑者两次晕倒,仍想跑被医生强行制止 资料图片

上周日,绍兴国际马拉松发生的一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位参赛者途中两次晕倒,仍然不顾劝阻,严重到颈动脉脉搏微弱还想着继续完赛,最终被医护人员拦下……宁波两位全马跑友在现场目睹了此事,感觉难以理解。而从专业人士角度来看,作为越来越热的马拉松,如何去跑,怎么自我保护,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两次晕倒仍想完赛

方晓和东流都是宁波的马拉松爱好者,他们每年会根据工作档期报名不同地区的马拉松。绍兴马拉松他们两人都去了,目睹了参赛者两次晕倒继续参赛的行为,他俩纷纷表示“难以理解,不应该”。

据方晓回忆,事发地点在距离半程马拉松终点还剩下十多公里,“我们从后面跑过来,他们还在拉扯,当时不知道是医生阻止晕倒的跑者,就看到乱哄哄的,我还和身边的人说‘这怎么跑步还吵架咱快走’。要是知道是这种情况,怎么说也要驰援医生把这个家伙摁倒。还要不要命了!”

东流是绍兴国际马拉松拥趸者,最近几年都有参加,选手晕倒了爬起来再跑,他还是第一次见。他说:“我是在主城区的时候看到这一幕,当时很多人拉他,叫他不要跑了,但拉不住。我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以为是抽筋了。后来知道他居然是昏倒!”

据《微绍兴》报道,医生赵建峰两次抢救患者。第一次患者晕倒,拍打苏醒后,竟然趁自己打电话汇报工作时溜走。没几分钟,又晕倒了。这次“问他话不能回答,颈动脉脉搏微弱,做了紧急处理,他一站起来又想跑。”赵建峰说,考虑到选手的生命安危,他愤然冲上去拦截,好在坚持,该选手被成功拦截,送往医院治疗,情况稳定。

跑步中出事屡见不鲜

近年来跑步出事儿的例子屡见不鲜,隔段时间就会出一次,但很多跑者还是不重视。

今年五月份,本报就曾刊登过关于跑步猝死的新闻——三天时间,三座城市三位市民在跑步过程中晕倒,后抢救无效身亡。其中一位还发生在宁波。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5月1日,深圳龙岗河华策中心城附近,一名28岁男子在跑步时晕倒, 120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时隔一日,据海口网报道:5月2日早晨,一名中年男子在海口金牛岭公园晨练时,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急救医生赶到现场抢救近1小时,但该男子还是走了;5月3日早晨,宁波余姚一男子在晨练时突然晕倒,虽然附近跑友发现后立即对他实施了救助,但并没抢救回来。

本次事件中的“主角”在已经晕倒的情况下,站起来还要继续。后经当事人证实,自己第二次摔倒在地,一度睁不开眼睛,但他还想着完赛,坚持半程马拉松最后十公里。

同为跑友东流对此行为不解:“就是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也不会拿生命开玩笑。跑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强身健体,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如果冒着生命危险跑完比赛,那么跑步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奉劝跑者别太自信

美国心脏协会BLS导师马俊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跑步猝死案例不由得让我们相信——危险,往往在你根本不在意的角落。跑步在大家看来是最简单、最方便的运动。然而,看似轻松简单的运动却比拳击、足球等对抗项目给予的伤害更致命。

马俊杰强调跑前评估:“身体各部位出现不适要及时诊断和休息。运动猝死很常见,感冒了好几天,其实心肌已经受损却毫无察觉,在完全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仍然觉得跑几步没事。所以必须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的感觉,是不是心慌、心悸,需要休息。不能为了刷数据做有风险的运动。”

目睹此事的方晓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美国心脏协会公众急救志愿者,参与保障过20多场马拉松的救援工作。他告诉本报记者,跑前首先要自检。“杭州马拉松是国内少有的报名需要提交心脏彩超的马拉松赛事,每次报名之后,在医疗专家组的严格筛查下,都会有千余报名者因为心脏隐患被组委会刷下来。一方面保障了赛事的安全进行,另一方面也给这些报名者提出了警醒。”

方晓奉劝跑者别太自信。“几起跑步猝死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事的往往是青壮年,他们都有运动的习惯,却出现意外。跑步过程中注意身体的反应,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率,如果出现异常变化,就要减慢或降低配速,甚至中断奔跑。过于自信反而事故率高。”

记者邹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