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将狂揽5位U23国脚买下未来国家队,真是全华班的出路

《恒大将狂揽5位U23国脚:买下未来国家队,真是全华班的出路?》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恒大在2018年冬季窗口的主旋律,就是深挖U23国脚!——这也被认为是恒大七连冠后,应对队伍老化形势,更为强化许老板的“全华班”概念,通过新一轮的买买买,而希冀达此目的。

卡纳瓦罗在上任发布会上,就曾说过,恒大未来几年的计划打动了他——恒大的计划,主要就是用国内最好的年轻球员来补充完善球队,以期延续恒大王朝,同时继续成为贡献国脚最多的俱乐部。

而恒大当年的崛起,其实所用的“两条腿走路”,就是一要大买外援球星、外援名帅,二要深挖国内最好的球员,将人才全部高耸于恒大,也同时挖空了对手球队,所以,令恒大很快一家独霸,并延续七载。

据南都记者了解,在圣诞过后,像U23中的佼佼者邓涵文、杨立瑜、唐诗、何超,甚至张修维都有可能加盟恒大。

这些未来国脚之中流砥柱的年轻人,一旦在恒大的实力、名气、财力影响下,又一次像恒大初创时那样,全都聚集在恒大旗下,再加上恒大原有人才、底蕴,以及恒大不断投入的青训人才,很可能,恒大又会在足协对外援的限制政策下,七连冠之后,仍有可能延续下去。

不过,仍舍不得丢掉外援的这种所谓“全华班”,真的有利于中国足球,或者说利于国足的进步与发展吗?

一、恒大对年轻国脚挖墙角式的“深挖洞、广积粮”,真的能给这些年轻人更多上场机会吗?

事实上,恒大抛弃外援并不现实,连许老板都说了,要在保障成绩的前提下,去实现全华班——全华班也可以有两、三名外援。其实,这不啻宣布全华班只是概念,事实上,却已破产了。

像2017年度,就不止一个小将与恒大闹矛盾走人,还一度打官司到国际足联,最后也不了了之,恒大终是放了这些小将走人——原因何在?还不是打不上主力嘛!

而恒大真要一下子将中国最有希望的几位U23,一口气招揽而来,却难以让他们都打上主力——要么做替补,要么就得被租借。

而被租借的去处,大都不是中超,而是低级别联赛。其目的,恒大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小将,成为自己的对手。这样看,显然打不上主力的年轻人,都攥在恒大一家手里,并非完全利于年轻球员的发展。

二、这与恒大仍在继续寻求购买大牌外援,并让外援占据主力位置自相矛盾。

恒大本来的外援,实力并不差,像高拉特、阿兰都是上赛季前几位的射手。据悉,恒大仍在准备购买强力外援。显然,队中的一些重要位置,仍会由这些强力外援把持。这种条件下,买这么多年轻国脚级的未来之星,更多的目的是囤积人才,而非是使用,这岂不是浪费年轻人才资源了?

三、历史上看,恒大七冠王时期,国足真的进步了吗?

这七年间,也就是说国足经历了两个世界杯周期,我们的国足相对历史其它时期,是进步了呢?还是说退步了呢?相信公众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而国足依然徘徊于世界杯门外,更是最好的证明。

这当然不能说,都要怪到恒大的头上,但恒大这种聚拢所有人才,肥了自己薄了它人的模式——即便是全华班,真的利于中国足球或国足的发展吗?最起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并没有!

那么,恒大继续这一模式,还要将国内最好的未来国脚们都收买到旗下,未来就能以“全华班”的名义,让国足越来越进步吗?真的很难说。

四、全华班不能止于噱头与宣传,其实质上对俱乐部并非有利。

在全世界职业联赛普遍发展规律下,都存在外援这一模式,恒大为何反而要刻意强调“全华班”,而不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呢?

或许,恒大故意如此另类,似乎有其它用意吧?其实,俱乐部的人为化“全华班”,并不见得完全利于本土球员发展——有外援的队内竞争与互相学习,也是提升本土球员的一种方式。例如武磊,在上港外援越来越强大之下,他反而逐年提升,今年更是在联赛中创造历史地打入20球!

恒大过于、刻意制造全华班的宣传噱头,其实反而凸显出其实力下降后,在如何能保持自己处于舆论中头把交椅上的一种焦虑感。

因此说,中国足球的出路,真的在于恒大的“全华班”模式吗?还是让历史告诉未来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