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围棋高考”,30个名额杭州占据27席

“杭州围棋这么厉害啊!”“差点包圆了!”近日一份名单在家长群狂转,这是2022年定段棋手的统计表。

 


优秀突围

不止半壁江山

7月21日,中国棋院杭州分院2022年定段学生表彰座谈会举行。参与表彰的27名学生通过全国围棋定段赛成功突围,跻身职业棋手行列。

 

围棋选手只有成功定段,才可以开始职业生涯,站上更高的舞台,代表省、市甚至国家征战,赢得荣誉。全国唯一得到业内认可的全国围棋定段赛于是被称为“围棋高考”,是围棋选手走向职业征途的必经之路。杭州智力运动学校围棋教练魏子翔表示:“这条精英之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据统计,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近三年参加“围棋高考”的人数仍以每年100人左右的数量逐年递增,今年已达到了516人,涵盖全国31个省市区104支代表队。名额仅有30席,杭州智力运动学校占得27席,占比超过90%,,并创造多个记录:再次刷新了全国定段赛有史以来由单一机构完成定段人数的最高值;包揽男、女子组双状元;不满11周岁的尹成志、11周岁的谢梓萌成功定段,分别成为全国围棋年龄最小的男、女职业棋手。

1a9700d37fc14d987d7928775dc7075.png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公办的智力运动项目专业学校,杭州智力运动学校以“打造智力运动冠军摇篮”为目标,已连续7年捧得年度定段人数最多桂冠,近5年平均每年定段人数占比超80%,连续5年获得全国围棋定段赛女子状元,5年培养出3位全国围棋定段赛男子状元。

谈及原因,中国棋院杭州分院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棋院杭州分院王国平顾问表示,杭州智力运动学校多年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大师成才有六个要素:天赋、童子功、名师指导、勤学苦练、家长的理解以及社会的支持。“学校在今年的定段赛中能取得三个重大突破,主要靠的是目标明确,组织有效,方法得当和保障有力。8年前,我们提出了“半壁江山”的培养任务。

“三个半壁江山任务”分别为学校占据50%定段名额;50%学生出自本土培养的读训班,全国冠军以及世界冠军50%出自杭州智力运动学校。

当时业界大多数人都对这个目标持怀疑态度,因为那时中国的职业棋手基本上都出自北京的三大道场。如今学校成立已经17年,不仅在定段人数上独揽九成,圆满完成“半壁江山”定段任务,还在定段年龄上打破了原有的记录,王国平表示:“这些辉煌的成绩,成功的回答了棋类运动领域的‘钱学森之问’,也证明了智力运动学校对于棋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目标是正确的。”魏子翔骄傲道,“未来可期,第三个目标需要一定周期,但我们已经看到希望。目前女子职业赛场已开始收获期,多位校友在围甲比赛中拿出了好成绩,男子方面,去年也已经开始展露头角。

天赋+努力

成功缺一不可

成功定段的学生中,有两位11岁的小棋手,他们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职业选手

2011年出生的尹成志此次定段赛取得了青少年男子组第三名的好成绩。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围棋培训学校,“我四岁半开始学棋,我爸让我学的。”尹父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开始就想让他试试,结果他都不用我督促,自己会去主动训练。”尹成志8岁时,父亲已不是他的对手。三分天赋可问津,七分努力得硕果。每一天雷打不动的八小时训练是尹成志的必修课,尹父表示,“从不为孩子操心,他自觉又认真。

同样努力的,还有同样在2011年出生的谢梓萌,她是女子组第四名。“很高兴可以成为职业棋手,我相信自己以后会越来越厉害。”除了每天8小时的训练外,还要完成文化课作业,完成稿30道死活题训练,晚上经常到10点多才能睡觉,但谢梓萌从不懈怠偷懒。

魏子翔欣喜于学生们取得优异成绩,但是对于新晋职业棋手们来说,这才是第一步,“在职业围棋中竞争更加激烈,更加残酷,希望他们继续保持努力,保持初心,可以把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来,最后在职业赛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体坛报记者 丁梦婧 郑润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