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强了!深圳8岁男孩刷新全国纪录!

人生就像攀岩

只有不断挑战困难、超越自我

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在深圳,有这么一位学生

年仅8岁就刷新了一项攀岩全国纪录

这位攀岩少年为何小小年纪

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充满挑战性的攀岩运动

又为他带来什么改变?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他是来自深圳的王梓烁

视频中的王梓烁踩着陡峭攀岩支点

在20多米高的岩壁上

飞檐走壁,勇攀高峰

俨然一副勇敢且自信的模样

下面

一起听听这位攀岩少年的故事

01

生活中内敛、慢热

一上攀岩墙气势拉满



王梓烁在深圳市万科双语学校读三年级,他每周都会前往攀岩馆训练至少4-5次。每次训练就是王梓烁和爸爸的一场完美“神配合”。

王梓烁下课后,爸爸便准时开车在校门口接上儿子,立刻驱车前往南山蛇口的攀岩馆训练。在路上,爸爸拿出从家里带过来的便当,王梓烁在车上吃完晚餐,迅速完成当天作业。

“把吃饭、学习的东西都在路上完成了,一到攀岩馆就可以安心训练,不浪费一丁点时间,孩子也很自律。”王爸爸说道。

王梓烁的妈妈表示,孩子的父亲对于孩子从不吝啬任何陪伴时间,最初因为孩子不敢学攀岩,就报了10节课一起练习,去全国各地参赛也都全程陪伴孩子。

在王妈妈看来

儿子学攀岩前后的变化极大

无论是体能上还是心理上

“我们学攀岩的初衷,是因为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现有点轻微的感统失调,需要加强体能训练,只是没想到后来从一个小胖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王妈妈还提到,孩子在攀岩时的状态和私底下完全不一样,平时生活中内敛、慢热、不爱说话,但是只要一上攀岩墙,整个人就切换成自信的状态,气势满满,而且很乐观,不断挑战自我。“我觉得运动给他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他另外的一面。”

当碰到热爱的事情

人就会变得特别专注和投入

对于攀岩

王梓烁的热爱让大人们都觉得佩服

02

坚持的耐力不输成年人

九岁不到已是满手老茧


“他在我带的这些小孩当中是状态最好的,他能坚持,一边哭还能一边爬,爬完觉得累了又哭,但是休息完会继续坚持。”李小康是王梓烁的教练,从第一次攀岩训练开始就带着他,两三年下来,李小康一路看着王梓烁从“新手小白”蜕变成为“攀岩高手”。

在采访当天,王梓烁在攀岩训练过程中,手指被岩点磨破出血,他跳下攀岩墙,王爸爸熟练地拿出医药箱帮忙处理伤口。包扎完毕后,王梓烁并没有停下来休息片刻,又像“小猴子”一样挂在墙上训练。

他才不到九岁,但是已经满手茧了,手指破了又愈合,有时候看了都觉得疼。”

王爸爸说到这里的时候表情复杂,其坦言,其实做父母的都会心疼孩子,但是平时尽量不表现出来,不过王梓烁也不轻易服输,会不断挑战自己完成新的攀岩线路。

不到九岁的孩子

坚持的耐力却不输成年人

疫情期间,王梓烁因防疫要求需要居家隔离,这段时间他也没落下体能训练。

除了在家里攀岩墙上训练,王梓烁还每天花1-2小时完成教练布置的体能计划,攀爬楼梯练习爆发力等等,维持自己的最佳状态。

在王梓烁家里,客厅的沙发、茶几都消失了,王妈妈说,为了让孩子更好进行体能训练和攀岩训练,原有的客厅区域已经变成一座小小攀岩馆,一整面的攀岩墙耸立在客厅。

他写完作业就去攀岩墙训练,目前众多攀岩学员家里,可能就我们把客厅直接改成训练场地,不过客人来家里都没有沙发坐了。”

前面说到

年仅8岁的他刷新了一项全国纪录

但这背后其实并不容易

可谓是一波三折

03

反复挑战刷新全国纪录

无数次冲坠仍不放弃

“在广西阳朔挑战‘中国攀’的时候,我在深圳同步看着直播,成功的那一刻真的眼眶湿润,很激动。”

李小康表示,虽然王梓烁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一开始是不建议他去挑战这条线路,九岁不到,年纪太小,而且野外攀爬的难度很高,实在是有一些不放心。

事实上

王梓烁并不是一举拿下“中国攀”的

这期间他经历了三次挑战

◉ 第一次:“觉得好难,真的好难”

“整个攀爬过程,可以用‘煎熬’二字来形容。”王爸爸表示,今年四月份,他们全家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报备出行前往阳朔,当时就看到“中国攀”现场有其他小朋友在爬,孩子说他想试一下,然后当天下来之后他一直说:觉得好难,真的好难。

但是后来孩子又告诉自己,觉得努努力应该能挑战成功,于是就找了教练阿邦来给孩子训练。

◉ 第二次:遇到雨天,无数次冲坠

先前在阳朔待了六天,王梓烁回来深圳自己在家训练,五一节全家再次“出征”前往阳朔,但是爬的过程中状态不算很好,又遇到雨天,岩壁湿滑。

“我在挑战的时候,岩壁太滑了,我头朝下往崖底冲坠,那一刻心里怕怕的。”王梓烁回忆自己在攀爬过程中,无数次冲坠,但是也没有放弃的念头。

王妈妈说,看着儿子在那么高的岩壁上坠落,虽然有安全绳,但是自己的心始终悬着,眼泪一直刷刷往下掉

◉ 第三次:“卷土重来”,刷新全国纪录

“五一”挑战失败了,王梓烁仍不放弃,回到深圳后继续加强训练。“天晴了,岩壁干了,我就可以过去了!”王梓烁重复跟爸爸妈妈说。

5月22日,王梓烁“卷土重来”,第三次来到阳朔,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挑战成功了,也成为了全国完成5.14A难度攀岩线路的最小年龄攀岩者

“孩子登顶成功的那一刻,我就大喊王梓烁太棒了!太棒了!孩子真的很不容易。”王爸爸表示,挑战“中国攀”的过程,孩子的手都是裂开的血口,打心底觉得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也很棒!

于王梓烁而言

完成这条线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对于攀岩来说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这条并不平坦甚至是充满艰辛的路

他打算怎么走呢?

04

“高峰不是用来仰望的

爬上去才有意义”

六岁时,王梓烁第一次走进攀岩馆,爬上了10米高的攀岩墙,望了一眼下方,瞬间就吓哭了,趴在墙上一哭就是十几分钟,怎么劝都不肯下来。但慢慢地,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尝试中,他开始直面内心的恐惧,并学着去战胜它

”高峰不是用来仰望的,爬上去才有意义。“

攀岩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对于王梓烁而言,他每次爬的线路都会越来越难。他表示,要想建立信心,就要先定一个小目标,完成它以后就会越来越有信心。“我很幸运,在这个年纪就习惯了自己战胜自己。

除了攀岩是强项

王梓烁的足球、钢琴、书法、漫画等

也都不在话下

王妈妈说,这些都是他的一部分爱好,攀岩累了,他就弹弹琴给家长听,也会画画来放松自己,硬笔书法6级……他绘画的作品还被学校看中进行参赛展示。

在学习方面,王梓烁也从不落下,尽管攀岩训练密集,但是王梓烁的功课依旧优秀

在王爸爸看来,无论以后孩子是否继续攀岩之路,都希望他能够有自己的终身爱好,然后快乐成长,建立一个健康的世界观

“攀岩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奥运会,深圳市对攀岩这项运动的支持也非常大,如今攀岩也走进了很多深圳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并爱上这项运动。”李小康说道。

当感觉很难再坚持下去的时候

依然咬紧牙关只为多攀登一格

当获得一定成绩时

依然勤勉于挑战全新的自己

在深圳这座城市

像王梓烁一样的圳少年还有很多

他们勇于攀登、永不言弃

向上、向上、再向上……

成就着一个一个闪亮的人生

也铸就了深圳这座活力之城

愿“圳少年”们保持攀岩者的心态

永不畏惧向下一个高度进发

勇敢战胜自己!

来源:深圳教育

编辑:吴俊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