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子的大能量——记市体校摔跤队教练林涛

 

拍摄/剪辑:李龙 宋迎歌(见习)

常德日报记者 李龙 见习记者 宋迎歌 通讯员 陈永敏 文/图  林涛时常梦到自己仍在赛场,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他用尽力气锁住对手,试图完成绝杀。 恍惚中,他又发现自己身处训练场,下腰箍头,竭尽所能教授各种摔法。8月9日,记者来到市体校古典式摔跤训练场,正在指导训练的人便是林涛,他很瘦,个子不高,神情专注,时常告诫队员:“力量大确实不错,要会用才行!”

林涛给队员示范摔法。

身体力行,全力备战省运会

八月的训练场如同桑拿房,备战省运会如火如荼,队员们汗流滚滚在软垫上较量。48岁的林涛来回走动,仔细观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一旦发现错误,他就下场示范,一把抱住队员,施展技巧,发力将其摔倒,几个来回便汗流浃背。“摔跤需要有象棋选手的头脑、举重选手的力量、田径选手的耐力和爆发力,还要有血性,才能在对抗中战胜对手。”林涛憋足干劲,希望队员在此次省运会取得好的成绩,除了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更是严格限制队员使用手机。“怕他们用手机玩游戏,影响睡眠质量,训练效果也就没办法保证。”林涛说,他自己除了接听电话,也很少玩手机,运动员就是这样,精力不能分散,为了比赛,必须把心理和身体都调整到最佳状态。

被摔投时,用于保护自身的翻滚练习。

不辞辛劳,大力推动项目选材

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了摔跤活动。后来到古希腊,那里的人也很崇尚摔跤。“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这个名字就不是他的本名,意思是肩宽强壮的大块头,柏拉图当时是摔跤名将。”林涛侃侃而谈,他说犹太民族建立的国家以色列,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神勇斗士”,是一个勇于和天使角力的人,所以优秀的摔跤选手必须同时具备智慧与力量。“家长很少知道这些,项目选材十分困难。”林涛年轻时,他托私人关系下县进入学校选材,有些老师不明就里,当面抱怨:“练什么体育,还不赶紧做题。”场面一度尴尬。但林涛从未放弃,他始终坚信,练体育,也是一条出路。

每次项目选材,林涛都要驱车去石门汉寿等区县市,甚至到偏远山村,为一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提供另一条成才之路。“有些家长怕小孩搞体育拿不到名次没出路,那读书没成绩就有出路了?教练既然选上,证明他有潜力,有实力,要成功,就要自己付出努力,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在林涛看来,选择任何道路都是一次人生豪赌,必须全力以赴。

运动员的成绩由汗水铸就。


软垫上的“决斗”。

坚持不懈,尽力帮助困难学生

十多年前一个平常的下午,汉寿县西竺山中学,周武强站在队伍里懒洋洋的做着广播体操,他想不到的是,此后的人生将会随着林涛的到来而改变。“我当时远远地看他就觉得不错,走近看果然不错。”按林涛的说法,选材就像是找对象,首先看眼缘,看中了测一下,合格后就问下本人意愿,再给家长做工作。周武强的家境不算太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林涛的赏识。在市体校摔跤队训练两年后,他被送往武汉体院竞技体校学习,再通过单招进入了这所大学。“期间由于家庭变故,对他心理冲击很大,他想放弃,我觉得肯定不行,就从常德跑到武汉给他做思想工作。”为让周武强稳定心态留在武汉体院继续学习,林涛像父亲一样陪在他身边,说尽了安慰的话语,还自掏腰包帮他解决家庭困难。受到资助的周武强奋发图强,拿到了全国青年古典式摔跤锦标赛55公斤级金牌和亚洲摔跤青年锦标赛60公斤级铜牌的好成绩。如今,周武强已是省队助教,在长沙买房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受邀参加婚礼的时候,林涛几度哽咽,他觉得,能把一个孩子培养成运动员,在比赛中拿奖,从小山村到大城市,落脚扎根,还在专业上有所成就,是教练这个职业带给他的最高价值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