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运动真的容易患心肌炎吗?

最近,不少朋友扛过了发烧,熬过了咳嗽,进入了“阳康”阶段,但一则关于“阳康”之后马上恢复运动易患心肌炎的话题上了热搜,让很多人十分担忧。

“阳康”阶段究竟能不能运动?

该如何更好地恢复体力?

这篇文章给你理清楚↓

“阳康”运动易患心肌炎,与运动本身无关

对于这一说法,不少专家都表示并不认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主任金雨虹说:新冠初愈后患上心肌炎的情况如果真的发生,往往也是因为新冠病毒在感染时侵犯到了心肌,和运动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数据显示,大约50%以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前期都有感冒病史,病初往往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在发病7-10天后,才会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

一篇今年4月发表在国际权威心血管病学杂志Circulation上的题为“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COVID-19–Associated Acute Myocarditis”(《与新冠病毒相关急性心肌炎的患病率、特征和预后》)的论文统计了美国和欧洲 23 家医院在2020年2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期间的新冠住院患者数据,总结了与新冠感染相关的急性心肌炎患病率。

论文结论显示,据估计,每1000名因新冠住院的患者中有2.4至4.1人发生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是发生在因新冠住院患者中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其结果因是否伴有肺炎而有所不同。论文表明:新冠康复后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率,往往和他感染急性期的严重程度相关联,与运动没有直接关联

过量运动,会加剧免疫功能受损

那么,“阳康”之后是否适合运动呢?

经历新冠病毒感染以后,人体免疫功能会出现较明显的紊乱表现,即淋巴细胞数值和功能会在感染急性期降低,后续随着疾病恢复,再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大多人的“免疫紊乱期”会持续1—2周。期间,其他病毒、细菌等都非常容易乘虚而入。“尤其是在冬季流感高发期,‘阳康’两周内,暴露在人群密集的场所过久尚存在安全隐患。”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赵红梅建议,新冠康复之后要循序渐进恢复运动

赵红梅表示,不是运动让病情反复,而是“劳累”。在与病毒抗争之后我们的免疫系统虽然胜利了,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免疫系统在消灭病毒的过程中自身也是被消耗的,这也是我们觉得体力不支的原因。因此,免疫系统需要一个修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在来一个高强度的运动,无疑给本就虚弱的免疫系统又一次打击,这时有可能造成病情的反复。免疫功能会随着从事运动的运动强度与运动量而有所改变,使得患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上呈J字形曲线进行变化,即相比于久坐,适度的运动感染风险最低,而高强度运动比久坐导致感染的风险更高

阴性后1-2周可恢复运动,恢复初期适宜哪些运动 ?

“首先,要明确恢复初期不适宜高强度运动。”赵红梅表示,感染者阴性后1-2周可以开始恢复性活动/运动,以低-中强度为主,最好在2周后再开始增加强度,但也要循序渐进 

恢复运动一般可以周为单位,第一周适应性恢复性活动、低强度运动,时间不宜过长;第二周可以进行低-中强度运动;第三周 逐渐提升强度中强度;第四周中-高强度运动;第五周后基本可恢复到之前的运动强度。

在运动方面,赵红梅推荐进行一些适度的、相对温和的运动,最初可以是一些拉伸动作,然后过渡到散步到逐渐地快走。八段锦、太极拳等也适宜在康复之后来恢复体力。而足球、篮球、羽毛球、长跑这类激烈的运动可以先放一放。基本上,这个阶段运动时主观上感觉不喘、不累就可以了。

(体坛报记者 易龙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