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助力姐姐乘风破浪,科技与体育擦出了怎样的火花?

日期: 来源:上海体育收集编辑:上海体育

今天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近年来,激光模拟装备、

AI虚拟健身教练等

许多新科技、新材料

在体育产品和体育场景中的应用

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锻炼方式、生活习惯

在上海体育博物馆里

也藏有这样一件科技感满满的藏品

快跟着小体一起去看看吧

2012年伦敦奥运会帆船激光镭迪尔级女子

单人艇比赛冠军徐莉佳所使用的帆船

2012年伦敦奥运会帆船激光镭迪尔级女子单人艇比赛冠军徐莉佳所使用的帆船,现陈列在上海体育博物馆第三展厅。帆船长约4.23米,宽约1.42米,帆面积约6.5平方米,船重59公斤。船头上印有“CHN”字样,船身上印有“London 2012”的字样,船帆上则印有中国国旗和选手的姓氏“XU”。

帆船比赛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和竞技性的运动项目,运动员要想获胜,自身的经验很重要,但同样少不了现代高科技来帮忙。来自复旦大学和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发出“帆船帆板赛场环境监测”和“帆船运动技术分析”两大系统,前者是具有实时监测、数据存储和数据回放功能的帆船竞赛场地监测系统,后者则是帆船技术诊断的科研设备,可为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熟悉竞赛场地、诊断运动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水纹测试仪和导航仪等多种用于帆船竞赛的高科技设备更是成为了徐莉佳在海面航行时的“武器”,并助力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成功夺得女子激光雷迪尔级帆船赛项目金牌。

向海而生 乘风破浪

帆船项目于1900年首次在巴黎奥运会亮相,到东京奥运会,已经有百年多的历史。西方国家长期在帆船类比赛中占据霸主的地位。激光雷迪尔级帆船是一种小型的帆船,2004年,国际帆联对奥运会的项目作出了调整,激光雷迪尔级帆船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年仅20岁的徐莉佳获得了奥运会的入场券。在帆船激光镭迪尔级奖牌轮争夺中,她成功夺得铜牌,获得了中国帆船帆板队在北京奥运会的第一枚奖牌,帮助中国队实现了奥运会帆船项目上奖牌零的突破。

2008年8月19日,奥运女子单人艇-激光雷迪尔级-奖牌轮,徐莉佳获得铜牌

北京奥运会之后的两年时间,徐莉佳一边调养身体状态,一边进入高校深造学习。2011年4月,她重新出现在了中国帆船帆板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这一次,徐莉佳同样没有让人失望。她获得了中国帆船史上的首枚奥运金牌!伦敦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她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旗手,挥舞着五星红旗登场。

2012年8月6日,伦敦奥运会帆船激光镭迪尔级女子单人艇决赛,徐莉佳夺金

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

徐莉佳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帆船类比赛对运动员的整体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运动员除了需要对自己所处的海域进行充分的评估、控制船只的速度、观察对手的战术之外,还需要敏捷的思维和惊人的耐力,这对徐莉佳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热爱与救赎

在接触帆船之前,徐莉佳一直跟着游泳教练学习游泳,后来做出了转去学习帆船的决定。对徐莉佳来说,帆船给了她一种自由的感觉,她非常享受在海上航行的每分每秒,那是在陆地上感受不到的自由。

1997年,10岁的徐莉佳和帆船第一次邂逅

在漂亮的成绩背后,很少人知道,徐莉佳先天性左眼视弱,几近失明,右耳几乎听不到。

“看到你这个人就是模糊的。一个耳朵听不清,各方面我带她去试过了,都没有办法。她就是要比别人多付出,教练讲话,她要把头凑过去,很近的过去听。”徐莉佳的父亲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对于这些,徐莉佳却很乐观,“虽然说我只有普通人一半的听力,但是这可以让我更加专心;左眼视力模糊不清也没有关系,因为右眼还是比较正常的。”

雅典奥运会前,徐莉佳左膝关节处被查出小肿瘤,而后及时切除避免了恶化。“如果晚3个月,就转化为恶性,那就要截肢了。”徐莉佳说,“那个肿瘤是长在骨头里的,现在里面三分之二是空心的。”于是,徐莉佳被迫将自己的奥运首秀推迟了四年,直到2008年她才真正实现了自己参加奥运会的梦想。

换一种方式陪伴挚爱的帆船和体育

在体育竞技场外,有着过人意志的徐莉佳还有着相当不错的文化课成绩。

徐莉佳的英语水平非常优秀,在国外比赛时能够与外国选手和媒体畅通无阻地交谈。她还经常用英语写博客,并和偶像——激光雷迪尔级世界1号选手佩姬·莱利互通邮件。

早在1998年,她参加世锦赛时,正是因为不会说英语,导致了她在一场抗议审理中没办法跟仲裁直接沟通。当时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文学好,在训练之余每天抽几个小时,跟着复读机复读。她也在某次采访中表示:“学习的过程非常艰苦,但现在就觉得特别受用。我自己自学不太注重语法,但是当我现在学出来,说话都不太需要去注意语法,就是语感自己形成了。”

为中国帆船首枚奥运金牌而战的日子里,徐莉佳以乐观和倔强,航向波澜万丈。淡出赛场后,她依然用“在海上”的态度,从零开始、迎难而上,转型体育自媒体人,向世界传递“佳音”。

退役后,徐莉佳以体育媒体人身份

重回大众视野

写帆船书、引进英国帆船教材、报道赛事……为了让帆船项目驶近更多人,这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不遗余力,为更多热爱体育的人带来独家报道,也为家乡的体育事业添砖加瓦。作为一名体育人,徐莉佳对于上海体育的未来信心十足:“我始终觉得上海在体育方面是全国领先的,无论是群众的参与度,还是办国际赛事的频率,上海都是值得骄傲的。”

徐莉佳在上海体育博物馆分享奥运故事

部分文: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文汇报、《上海体育追梦70年》

部分图:视觉中国、文汇报、徐莉佳微博

编辑、审核:郭偲燕


相关阅读

  • 辽宁东港新增一座体育馆、一处体育场!

  • “体育馆已经交付使用了,现在就剩馆外的道路、球场等还没完工。”5月25日,在东港体育馆改造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港市体育馆为一栋小型体育馆,建筑层数为地上三层,建筑
  • 迎大运 动起来 全民运动风尚浸润雅安市民生活

  • 四川省第一届“绿道健身迎新春”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雅安赛场比赛我市体育运动员宋佳蕊(前)在比赛中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一座城市的人民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这座城
  • 奔跑吧,少年!

  • 奏响运动的号角,舞动蓬勃的朝气,奔跑吧,少年!在汗水中奋力拼搏,在运动中快乐成长!5月29日,伴随着欢动的音乐和孩子们热烈的欢呼声,2023年全国“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
  • 2023南京体育嘉年华,激发城市新活力

  • “这个飞盘高尔夫看着很好通过,但是想飞盘连续飞进网兜太有挑战了!”来自南京体育嘉年华现场的市民体验了多项“路人王”挑战赛,虽然气喘吁吁但意犹未尽,“项目都很有趣,看着最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按下重启键!今年首列回程中欧(厦门)班列抵达

  • 5月28日,伴随着声声汽笛轰鸣,今年首列回程中欧(厦门)班列顺利抵达厦门东孚站。这趟班列搭载着62个40尺大柜的货物从俄罗斯索利卡姆斯克站出发,经二连浩特口岸入境,历经20天抵达厦
  • 通知!这些人本周放假三天!

  • 打工人注意!打起精神上班啦!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本周有一批人六一儿童节(本周四)+周末休假3天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儿童节(6月1日)为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