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亚运在哪里?这座城市地标里,亚运“DNA动了”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

夏日的西子湖畔,为迎接杭州亚运会而改造完成的黄龙体育中心,焕然一新。作为杭州人心目中的地标体育建筑,黄龙体育中心陪伴无数人走过了激情岁月,早已镌刻在杭州的城市文化记忆中。

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60天之际,记者来到这里,倾听它的“成长”故事,探寻这里的亚运风景。

“航母级”场馆

崭新的空中跑道、宽阔的大草坪、超大尺寸的LED高清屏……如今,黄龙体育中心完成了杭州亚运会场馆改造,崭新归来。漫步于此,杭州亚运会口号、会徽、吉祥物等亚运元素四处可见,许多人在“空中环道”上打卡健身,整个中心都充盈着浓厚的迎亚运氛围。

“跟从前比,现在可以说是发生了令人惊喜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原黄龙体育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周丽丽1993年就来到这里,全程亲历了中心近30年的变迁。在她的回忆里,中心筹建初期只有3个人,后来队伍才慢慢壮大起来。而且当时的黄龙属于杭州市郊,这块地方由几个村组成,比较荒凉。

不过,建设黄龙体育中心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的嘱托。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杭州时作出重要批示:黄龙洞一带可以用来建设体育场馆。

直到1997年,黄龙体育中心终于破土动工。“当年建设时,面临着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但有很多人积极捐款。”周丽丽带记者来到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二楼平台的石刻长廊,如今这条长约30米的大理石围栏上,依然镌刻着当年捐款人的寄语,从中能感受到来自各行各业人们的那股热情。

当时,来自体委系统以外的第一笔个人捐款来自临安村民张国富,他捐赠了1000元人民币,捐款附言写道“聊表我爱杭州,爱中国体育事业的一点心意”。

可以说,从建设开始,黄龙体育中心就承载着无数人的体育情感。

2000年10月黄龙主体育场落成开放。

2000年10月黄龙体育场正面照。

2000年,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建成开放。体育场的造型设计经过反复打磨,最终确定为一只振翅欲飞的天鹅——流线型的鹅身恰似一座“桥”,展开的双翅正是体育场的顶篷。至今,这一造型依然历久弥新。

为了实现这一设计,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建设时采用了双塔斜拉索网壳挑蓬结构,这在当时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如今,站在体育场中央抬头眺望,2万多平方米半圆形的顶篷上,没有一根承重柱,仅凭36根斜拉索均匀地从两座塔楼出发分吊四边。当年,建设者们在国内首次摸索出了一条比较规范的超长大断面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并获得省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2003年9月黄龙体育馆举行竣工典礼。

2017年8月黄龙游泳跳水馆竣工。

体育场建设完后的十余年间,按照中心整体规划,黄龙体育馆、省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室内训练馆、游泳跳水馆等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之后,黄龙体育中心逐渐成为集合各项运动项目的“航母级”运动场馆,中超联赛、女足世界杯、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演唱会、博览会等大型文体活动也在这艘运动“航母”上轮番上演,为杭州乃至浙江全省的人们留下了许多“黄龙记忆”。

“老大哥”变了

对于黄龙体育中心而言,杭州亚运会是中心实现又一次腾飞的契机。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将分别承担足球、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及水球三大类5项比赛和杭州亚残运会田径比赛任务。

2019年12月18日黄龙体育中心亚运场馆改造项目开工仪式奠基。

黄龙体育中心主任沈斌记得,2019年12月18日,中心举行了亚运场馆改造项目开工仪式,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改造期间,运用了智能设备、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这座浙江省内体育场馆里的“老大哥”迎来了华丽蜕变。2021年12月18日,中心又举行了场馆改造两周年暨“精彩亚运——相约新黄龙”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作为杭州亚运会足球比赛场地,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引进了南方地区第一块锚固草坪,由天然草坪和人造草纤维结合而成,更加牢固、耐踩踏。体育场内还新设置了两道LED环形屏,比赛期间,“心心相融@未来”等都能在场内滚动播放,用来烘托赛事氛围。这也是全国开放式体育场首次设置这样规模的环形屏。

改造后的黄龙体育场。

在体育馆,新增了一个可升降的巨型斗屏。这块整体面积达206平方米的斗屏,将在比赛时为坐在场馆各处的观众提供更直观、更清晰的观赛体验。

改造后的黄龙体育馆。


改造后的黄龙游跳馆。

升级后的黄龙体育中心,变得更加“聪明”。结合杭州亚运会的“智能”办赛理念,黄龙体育中心高标准规划了黄龙智能场馆大脑项目,成为浙江数字化改革在亚运场馆领域的实践典范。走进黄龙体育中心信息中心机房,一块面积约为25平方米的高清显示大屏映入眼帘。启动后,三维可视化的黄龙体育中心出现在大屏上,管理者就像进入驾驶舱一样,场馆的能耗、实时状况、人流量、车流量等整个中心的全部数据都能实时采集,场馆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都能及时掌握。

如今的黄龙体育中心。

曾经,黄龙体育中心建成时,结束了浙江不能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高水平单项国际赛事的历史,国内外众多大型赛事都因“黄龙”来到浙江。如今,改造升级后的黄龙体育中心更是陆续举办了不少国家级乃至国际级别的赛事,填补了不少项目办赛领域的空白。

沈斌说,即将到来的亚运会,将是各体育场馆一展风采的重要舞台。黄龙体育中心也将以此为契机,做好赛事筹办的同时,继续满足更多市民的运动休闲需求。

人气值拉满

回顾过去的20多年间,黄龙体育中心始终坚持服务百姓,体育场馆、场地开放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从一片荒地到建成体育场馆群,黄龙体育中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带动着周边乃至整个杭州居民的运动热情。

“预约很火爆,我们是提前好几天约的这里的场地。”“水质很棒,对普通游泳爱好者来说,花35元就能在这种国际级比赛标准泳池里游泳,值了。”“就住在附近,每天傍晚都会来这里的空中跑道走一走。”……7月24日临近傍晚,黄龙体育中心逐渐热闹起来,这里的包玉刚游泳馆、游跳馆、体育馆以及空中跑道等地方,人群开始慢慢聚集。

黄龙体育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了记者一组数据,从7月1日至今,黄龙体育中心各个开放的场馆已接待健身人群约23.34万人。

2012年,黄龙体育中心首次实行了免费对外开放。如今,中心也始终坚持筹办亚运和惠民开放双线并行。自2022年5月各大亚运场馆陆续开放这一年多来,中心已累计接待健身群众195.35万人次,举办各类活动158场次,其中包括“黄龙公开课”“黄龙晚高峰”等108场公益活动。

大型体育工程会吸引越来越多群众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当它和杭州亚运会放在一起,无疑会激起更多人的体育热情。

在沈斌看来,作为省级公共体育场馆,黄龙体育中心始终把履行公益职能等放在首要位置,力争做全国公共体育场馆标杆。如今,在打响亚运场馆惠民开放第一枪的基础上,黄龙体育中心还将继续以体育赛事等为依托,聚拢人气,第一时间和更多市民共享亚运红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热门场馆难预约 杭州的博物馆能否错时开放?

  • 昨天下午,市民和游客在杭州博物馆参观。 记者 陈中秋 摄今年暑期,“博物馆热”再度升温,全国热门目的地的博物馆都成了各自城中“顶流”。想去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需提前一周实名

热门文章

  • 逆转头号种子!他首次闯入决赛

  • 逆转头号种子!吴易昺首次闯入巡回赛决赛当地时间2月11日,在ATP250达拉斯站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吴易昺状态出色,在先输一盘的不利情况下顶住压力,以6-7(3),7-5,6-4战胜头号种子、世界排
  • 告别梅西依赖症?这样的阿根廷或许才更可怕

  • 2-0力克委内瑞拉,先抑后扬的阿根廷在90分钟内解决战斗成功晋级本届美洲杯8强,小组赛前2战1平1负的阿根廷,似乎并不被外界所看好,然而在小组赛末战战胜卡塔尔后,潘帕斯雄鹰似乎又

最新文章

  • 亚运在哪里?这座城市地标里,亚运“DNA动了”

  • 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夏日的西子湖畔,为迎接杭州亚运会而改造完成的黄龙体育中心,焕然一新。作为杭州人心目中的地标体育建筑,黄龙体育中心陪伴无数人走过了激情岁月,早已镌刻在杭
  • 三河公安: 交警“赶大集” 安全宣传“零距离”

  • 图为交警在发放宣传资料。通讯员 孙晓 “大叔,大妈,请看一下,交通安全很重要。”“老板,这份交通安全宣传资料请收好,有客人来帮忙宣传一下!”为进一步做好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
  • 石林县开展产改工作专项督查调研工作

  • 为扎实推进产改等重点工作,深入基层问实情、看实况、听真音,收集汇总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真实问题,进一步谋划新发展、提出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在县人大常委会副
  • 齐齐哈尔通报事故情况!市长道歉

  • 7月24日晚,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市长沈宏宇在会上就“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发生屋顶坍塌事故相关情况”进行发布。沈宏宇在发布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