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这些残疾人运动会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日期: 来源:福在福山收集编辑:福在福山

10月28日,第四届杭州亚残运会在杭州奥体中心圆满闭幕。按照惯例,亚残奥委员会会旗交接仪式在闭幕式上举行。下一届亚残运会将在三年后由日本爱知县和名古屋市举办,而亚残运会之外,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们,也在为其他举办于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会进行训练,为他们的比赛做足准备。


残疾人运动会由来已久,残疾人体育事业早在19世纪便受到关注。二战以后,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医疗事业的发展要求,残疾人权利受到广泛关注,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各国各地区的残疾人运动会在相对统一的标准下逐步完善,趋于成熟,展现着投身于残疾人运动事业的所有努力者的坚韧精神,和残疾人运动会的历史传承。

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圆满闭幕。来源/央视网《新闻联播》截图


和平、生命与权利


1948年7月29日,一位来自德国的医生为二战期间在英国军队服役而遭受脊髓损伤截瘫的14位男士、2位女士举办了射箭比赛。与此同时,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首届奥运会在伦敦开幕。在这个各国经历丧乱之痛后重新拥抱和平的时机,这位名叫路德维希·古特曼(Ludwig Guttmann)的医生组织了第一届斯托克-曼德维尔(the Stoke Mandeville Games)运动会——同时也是残疾人奥运会的前身。古德曼作为一名为战争伤员提供治疗和康复的医生,认识到了体育运动对残疾者的积极意义。体育运动不仅帮助一些截瘫的患者保持身体健康,还使他们恢复了自尊和自信。于是,他开始设想建立一个属于残疾人的“奥运会”——尽管此前各国民间残疾人竞技体育和群众组织都有不同规模的发展,但并没有世界性的赛事和组织将他们联系在一起。而古德曼希望打破这个限制,让残疾人运动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活动,让人们关注到残疾人的健康以及他们的精神。

路德维希·古特曼。来源/中国残奥委员会编《残奥运动在中国》,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1952年,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升级为国际赛事,一批荷兰退役军人前来与英国队竞技,参赛运动员超过130人。1953年的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上,古德曼发表演讲,他将运动会的目标定位为“在国际运动会上团结世界各地的残疾人,用他们真正的体育精神为成千上万的残疾人们带来希望和激励”。1960年,在罗马奥运会结束后的第7天,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作为第一届残疾人奥运会正式亮相意大利,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这次运动会。残疾人运动员们代表各自的国家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权利,经过了长达12年时间的争取,终于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古德曼的梦想也得以实现。此后,残疾人奥运会与奥运会一道,每四年举办一届。


1976年,首届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在瑞典举行,并加入了正式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冬夏残奥会的赛程设置逐渐成熟。1988年首尔残奥会和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残奥会后,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协议,残疾人奥运会与奥运会由同一座城市举办,并共用赛事场地。至此,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世界性残疾人运动会在赛会上的设置得以完善,成为我们现在最熟悉的模样。


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残疾人体育盛会,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设立过程与残奥会十分相似。与残奥会一样,亚残运会并非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际认可。它的前身是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简称“远南”运动会。“远南”运动会由“远南”运动联合会举办,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比赛和其他活动,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增进相互了解,交流情况,以及与其他有关机构进行联系。宗旨是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魄,并向社会展示残疾人自尊自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能力,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增进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在1975年至2006年间,“远南”运动联合会共举办了9届残疾人运动会。我国于1984年加入 “远南”运动会联合会,组团参加了7届 “远南”残疾人运动会,并取得了连续6届金牌、奖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

长城万里迎嘉宾。1994年,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来源/中国残奥委员会编《残奥运动在中国》,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然而,根据马来西亚全国残疾人理事会,在 1999 年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大会上的提议,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理事会于 2002 年 10 月 30 日在韩国成立。但是由于“远南”运动联合会的成员国与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并不一致,这个亚洲最大规模的残疾人综合性运动会迟迟没有得到奥林匹克官方的认可,也阻碍了“远南”运动会和亚运会的同城举办,严重影响了亚洲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和谐与持续发展。于是,2006年,“远南”联合会在最后一届会员大会中决定,“远南”联合会将与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理事会合并,两者合并后形成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远南”运动会也将更名为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与亚洲运动会同年、同城举办。经历此次“蜕变”,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了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为正式的亚洲地区残疾人运动会。随着2010年第一届亚残运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亚残运会开启了自己的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新中国成立初期,战后恢复和国家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在政府对全民体育运动的支持下,基于学校、工厂、疗养院的残疾人体育逐步发展起来。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开展了广播操、生产操、乒乓球、篮球、拔河等体育活动,为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7年,第一届全国青年盲人运动会在上海举办。全国各地建立了聋人体育组织,积极举办区域性聋人体育运动会。1959年,全国首届聋人男子篮球赛在北京举办。全国性残疾人体育比赛的开展,推动更多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了残疾人体质,激发了残疾人社会参与的热情。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残疾人权利保障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详细的规划,残疾人事业由改革开放初期以救济为主的社会福利工作,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社会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关心、支持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公共体育设施要对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由此,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大为改善,残疾人各方面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1984年,中国残奥代表团首次赴美国纽约参加第七届残奥会。在这届残奥会上,北京盲人运动员平亚丽在跳远B24.28m项目中为我国夺得了第一枚残奥会金牌,实现了中国残奥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10年,第一届亚残运会在我国广州举行。广州市也成了“远南”运动会更名为亚残运会后首个取得举办权的城市。在这一届亚残运会上,我国代表团拿下了185枚金牌、118枚银牌、88枚铜牌,位列奖牌榜、金牌榜第一名。


2015年,杭州通过第34届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表大会的表决,获得了第十九届亚运会,同时也是第四届亚残运会的主办权。我国也成为亚洲首个举办过两次亚残运会的国家。10月28日,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成功闭幕,中国代表团也以214枚金牌、167枚银牌、140枚铜牌,奖牌榜兼金牌榜第一的优异成绩圆满结束了此次亚残运会之行。

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来源/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形象宣传片《追梦》截图

坚韧、梦想与价值


对于个人而言,残疾人运动会为很多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他们延续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2006年,残疾人奥运会名人堂首批名人就位仪式在都灵市阿尔梅达赛艇俱乐部举行。在首批入选的3位名人中,阿涅米业·施奈德(Annemie Schneider)是唯一一位女运动员,也是第一位在首届冬季残奥会上为德国赢得金牌的女性。施奈德在第一届冬季残奥会中包揽了高山滑雪项目中回转、大回转和全能三个项目的金牌,并且在她近20年期间持续6届的冬季残奥会生涯中一共获得了8枚奖牌(其中5枚金牌)。施奈德17岁时,因为一场火车事故失去了左腿,她的截肢甚至达到了膝盖以上。而在那之前,她是一位热爱运动、热爱滑雪的姑娘。但是她并没有让这场不幸的事故阻挡她对滑雪的热情,在病床上,她对父亲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还能滑雪吗?”而她的父亲回答是“能”。


在1974年法国勒格兰德-博尔南(Le Grand-Bornand)世界锦标赛上,施奈德包揽了高山滑雪所有项目的金牌,这对她而言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开始,也成了她登上残奥会舞台的敲门砖。1976年,施奈德作为一位滑雪新秀参加了瑞典恩舍尔兹维克举办的首届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她参加了高山滑雪项目下的所有三个小项,即回环、大回环和全能。众所周知,高山滑雪是一项要求沿规定山路穿越旗门、连续转弯向下滑行的滑雪运动,以用时多少为衡量胜负的标准。比赛中,运动员们不仅要在综合作用力下控制重心,保持动态平衡,还要能够达到相当高的速度——参赛者比赛时速度通常能达到152公里/小时。这对普通人来说都十分具有挑战性,对于失去左腿,本来就很难保持平衡来说的施奈德来说,难度更是不言而喻。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施奈德依然凭借过硬的素质和技巧赢得了三枚金牌,帮助联邦德国在金牌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1976年,第一届冬季残奥会在瑞典恩舍尔兹维克举办。来源/中国残奥委员会编《残奥运动在中国》,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施奈德成功的背后,是她几乎放弃除了滑雪以外的一切的决绝与坚持。在施奈德面临的困难里,不仅有她的残疾,还有经济问题。对于残疾人来说,出行并不容易。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然而,施奈德的家乡贝希特斯加登并不关心竞技体育事业,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自然也被严重忽视,除了像残奥会、世锦赛这类世界性比赛,残疾人运动员基本没有奖金或经费可得。有时施奈德去参加比赛甚至没有交通补贴,但是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出国比赛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次参赛对于施奈德来说都像是孤注一掷——如果没有获得亮眼的成就,赞助商就不会将筹码放在她身上。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下一轮比赛既是她的梦想,也是她为数不多能把握的机会。为此,施奈德不得不在整个运动生涯中坚持工作。幸运的是,她是一所滑雪学校的首席秘书,她可以实现在工作中和下班后到体育馆训练。她说,“我一辈子都在训练……我不再有朋友圈。我一个人生活,家庭和孩子都被我抛在脑后。”在一次采访中,施奈德被问道“你后悔当初的决定吗?”,施奈德回答道:


“是的,我有时会这么想。但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我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也许在私生活中我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但这项运动给了我一切。”


“我嫁给了滑雪。”她说。


对于更多人来说,残疾人运动会不仅是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1984年,16岁的赵继红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一员参加纽约长岛第七届残奥会。在女子B3级跳远比赛中,赵继红以4.9米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了由美国选手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运动员在残奥会上首次打破世界纪录,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残奥会历史上赢得的第二枚金牌。在此之后,她又在第八届、第九届残疾人奥运会上获得了2枚金牌、4枚银牌和1枚铜牌,并在所属级别项目中4次打破世界纪录。


第七届残奥会上,上海盲人姑娘赵继红在B3级跳远比赛中,以4.90米的成绩拿到一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来源/中国残奥委员会编《残奥运动在中国》,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并不是所有的残疾人运动员都像施奈德那样,在罹祸之前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运动基础,许多残疾人运动员像赵继红一样,出生便无法拥有健全的躯体。赵继红自幼患先天性白内障,微弱的视力无法支撑起她日常的活动。1978年,10岁的赵继红进入上海盲童学校学习。入学第二年,赵继红身上的体育天赋被教练看中,于是她便被选入盲校田径队,与队员一起参加训练。1983年,年仅15岁的赵继在天津举行的首届全国伤残人体育邀请赛中崭露头角,获得女子盲人B3级跳远、跳高、100米和400米跑4枚金牌,并且有三项成绩超远南运动会最好成绩,被评为“最佳运动员”。时隔一年,当她作为首批代表中国出战残奥会的队伍中的一员时,她成为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同年10月,在合肥举行的首届全国伤残人运动会上,她在B3级跳远项目中以4.96米的成绩打破了自己的纪录。在田径的赛道上,赵继红不断突破的并非数字所代表的纪录,而是自我。


然而,对于赵继红来说,参加竞技体育并不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的体育能力有多优秀,而是为了证明一件事:“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不是要社会把我们养起来,而是要证明我们能行,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1986年,年满18岁的赵继红参加工作,在上海低压电器厂上班,开始了一边训练一边工作的生活。在两年后的汉城(首尔)残奥会上,她仍然能以优异的成绩勇夺100米、400米跑两项金牌。


B1-B3级是视力障碍的运动员根据他们视力的丧失程度所分三个级别,其中B3级代表的是视力从0.03以上到0.1,和/或视野大于5°小于20°的级别。在采访里,赵继红说:“B3级是残奥会为伤残程度最轻的盲人设立的级别,参加者是像我们这种仅有微弱视力的残疾人。”尽管赵继红把自己称为“微弱视力的残疾人”,她的视力也只是保持在白天的时候能看到点影子,晚上什么都看不清的水平。然而她并不认为这种身体障碍应当给她带来任何特殊待遇:“B3级的所有项目都没有引导人员,和健全人项目一视同仁,需要运动员自己把握方向。”


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火炬接力在上海进行,赵继红成为第一棒火炬手。“24年前,我在洛杉矶残奥会上为祖国赢得金牌,今天我祝愿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在北京残奥会上取得好成绩,赛出风格和水平,”她说,“精彩的残奥会充分证明,我们残疾人能行!”


差异、平等与未来


残疾人运动会的英文是“para-games”。“para”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在旁边(alongside)”,意在表现残疾人运动会与普通的运动会的平等地位。残运会的轮椅篮球比赛中,篮球场所用的篮筐高达3.05米,与常规运动会的篮筐高度一致;残疾人游泳比赛中,运动员不允许使用假肢,并且在比赛时不能借助任何附件。除此之外,残疾人运动会对内,也坚持着平等的理念。比如在盲人足球比赛中,所有的球员都被要求蒙上眼睛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平等地参加比赛。


盲人足球。来源/杭州亚残运会宣传推广歌曲《我们都一样》MV截图

然而,残疾人运动会对平等的诉求并不意味着不许任何差异的存在。在残奥会所秉持的“平等”价值里,国际残奥委会(IPC)给出的解释是:通过体育运动,残疾人运动员弘扬多样性,表明差异也是一种力量。作为促进包容的先锋,他们挑战刻板印象,转变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打破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障碍和歧视。在比赛项目上,这种与健全人的“差异”表现为轮椅网球运动员可以让球在场地上反弹两次;残奥会的马术项目只有残疾人盛装舞步,而没有常规的障碍赛等等。残疾人运动会的规则、项目级别划分从未忽视残疾人所需要的帮助,在这之外,残疾人运动会则为残疾人们提供了追求健康、平等和权利的广阔空间。残疾人运动会多样性与平等性的协调一致在向人们描绘一个愿景:通过残疾人体育创造一个包容的世界。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残疾人运动会都在展现着残奥价值观:勇气(COURAGE)、决心(DETERMINATION)、激励(INSPIRATION)、平等(EQUALITY),残疾人运动员身体力行地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用自己的行动传达给世人。残疾人运动员通过他们的表现向世界展示了人类在挑战身体极限时可以取得的成就。德国残疾人运动员马库斯·雷姆(Markus Rehm)在2021年欧洲残疾人锦标赛上创造的跳远世界纪录为8.62米,仅比健全人跳远世界纪录少0.35米。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阿尔及利亚运动员阿卜杜拉蒂夫·巴卡(Abdellatif Baka)以03:48:29的成绩夺得1500米金牌,超越了奥运会冠军马修·森特罗维茨(Matthew Centrowitz)两周前达到的03:50:00的成绩。

2018年德国田径锦标赛,正在参加男子跳远决赛的雷姆。来源/新浪微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残疾人运动员拓展人类身体的可能性的同时,残疾人运动会也在为包容与多样性理念不断开辟更多可能的比赛项目。2020年,残疾人羽毛球和残疾人跆拳道在东京残奥会上首次亮相。本届杭州亚残运会与上届亚残运会相比,增加了赛艇、皮划艇、围棋、跆拳道以及五人制足球项目。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残疾人比赛项目在世界综合性残疾人运动赛事上与人们相见,残疾人体育事业也会在差异平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残疾人运动会将用自己的精神和力量引导世界残疾人权利保障事业的进步,给残疾人关怀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从以生命健康、世界联结为目标的体育事业到如今开放包容、助力梦想的体育盛会,残运会的发展既是国际环境改善、全球经济发展的结果,也预示着世界残疾人权利保障事业的未来。残运会为成千上万的残疾人提供了健康关怀,还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契机,让他们通过自我努力重拾信心。身残是命运的偶然,但身残并不是放弃人生的理由。无数残运会运动员用他(她)们的赛场表现,向世人作出一个不向命运低头、身残志坚、奋勇拼搏的榜样。残运会也是向全世界发声,呼吁用尊重、平等、平和的眼光对待残疾人,也呼吁一个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


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拼搏。残疾人运动员用行动表明,不完美的身体无法阻挡奋进的征途。他们所展现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鼓舞着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勇毅前行。来源/杭州亚残运会形象宣传片《追梦》截图


相关阅读

  • 福建汀州助力多残户共享美好生活

  •   慈善公益报(高 琴)日前,福建省汀州助残基金会成立大会暨“助力一户多残 共享美好生活”项目启动仪式在龙岩市长汀县举行。福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林能秋,省残疾人联合
  • 宁德师范学院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

  •   11月7日,宁德师范学院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在东侨校区田径场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夏良玉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校运会开幕,校长魏远竹致开幕辞,副校长颜桂炀主持开幕式。全体校领
  • 湖南新邵:优化营商环境 促残疾人创业就业

  • 本报讯(通讯员 孙咏梅 兰巧琴 何湾)“老板,上次的腊肉收到了,口感好又正宗,我要再定一批,给亲朋好友拿一点。”11月7日大清早,博奕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代老板又接到了一批订单。“她们
  • 残疾人“两项补贴”如何申请

  • 读者王先生来电称,其父母均为残疾人,通过相关新闻知道残疾人有“两项补贴”制度,这个制度是我国首个国家层面的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询问如何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哪些残疾人
  • 这个军校运动会,办出了国际范!

  • 近日海军军医大学举办2023年军事体育运动会下面,跟随海苔哥去现场看看吧↓↓↓开幕式上旌旗猎猎,战鼓擂动伴随着军乐团奏响的激昂乐曲国旗护卫队高擎着鲜红的国旗阔步走过主席
  • 第五届川籍农民工运动会11月10日天津开幕

  • 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第五届川籍农民工运动会将于11月10日在天津拉开帷幕。这是继2019年在广州举办首届川籍农民工运动会以来,川籍农民工运动会又一次来到四川省外的地方举办
  • 如何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普陀这场论坛有干货

  •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残疾人如何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就业增收?近日,普陀区残联在上海报业集团大厦举办2023年普陀区残疾人就业论坛暨岗位直

热门文章

  • 逆转头号种子!他首次闯入决赛

  • 逆转头号种子!吴易昺首次闯入巡回赛决赛当地时间2月11日,在ATP250达拉斯站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吴易昺状态出色,在先输一盘的不利情况下顶住压力,以6-7(3),7-5,6-4战胜头号种子、世界排
  • 2023年度全国击剑比赛体能测试即将开测

  •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据中国击剑协会消息,2023年度全国击剑比赛体能测试将于2月18日至3月3日在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训练基地进行,体能测试合格者方可参加今年全年的全国性击剑

最新文章

  • 这些残疾人运动会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10月28日,第四届杭州亚残运会在杭州奥体中心圆满闭幕。按照惯例,亚残奥委员会会旗交接仪式在闭幕式上举行。下一届亚残运会将在三年后由日本爱知县和名古屋市举办,而亚残运会之
  • 人工+自动化,数据标注最严峻的时刻要到了

  • 大模型搬上台面之后,数据标注领域也开始变得热闹。这种热闹,更像是第三方服务公司单方面的“狂欢”。因为2017年的人工标注师风口已经过去了,例如做文本标注的人员,现在越来越少
  • “冀X”车牌进京不用办进京证?回应来了

  • “冀X”车牌进北京不用办进京证?此类“一眼假”谣言再次在一夜之间甚嚣尘上。记者11月8日从北京市交管局了解到,冀X是面向河北雄安新区的车牌,对于该号段进京方面的政策,并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