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二月二龙抬头?很多龙死去的时候,确实抬着头……

日期: 来源:物种日历收集编辑:物种日历

我国传统信仰中,雨水是由龙王所掌管的。二月二被称为龙王抬头之日,雨水逐渐丰沛,百虫也于此初春之际苏醒,故古语有云“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龙虽然是虚构的生物,但许多恐龙的化石被发现时,确实是呈现一种“龙抬头”的死状。为什么恐龙死亡时都爱抬头呢?‍‍


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的标本,可能是最为人所熟知的“龙抬头” | Jonathan Chen / Wikimedia Commons


为何抬头而不是低头?


这种“龙抬头”的姿态其实有个术语,称为“角弓反张(Opisthotonus)”,呈现这种死状的生物脖子及尾巴后仰,背部反弯而起,极像一张弓。一些脖子长的动物甚至头部可以触及背椎或是腰部。这种死状在恐龙、翼龙等主龙类的化石里常见。但为什么这些生物死后都要“龙抬头”而不是“低下头”呢?


鸟类是恐龙的后裔,在现代鸟类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死状,但由于鸟类演化至今已经没有大长尾巴,因此相应的姿势呈现在颈部上。2015年,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团队买了冷冻的全鸡,并参考似鸵龙(Struthiomimus)的死状,试着移动化冻鸡的颈部并用X光记录下该过程。


X光观察下鸡的尸体,研究发现根据颈部的可动范围,变成角弓反张的姿势是非常容易的 | Russell and Bentley / Journal of Zoology (2015)


他们将鸡的颈部关节根据功能分成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面连接头颅而后部连接身体,平时在放松状态下呈现S形。他们发现,鸡的尸体颈部在这三部分的连接处,还有颈部与头部连接的位置,有较大的可动性,而其余部分的颈椎能活动的范围则较小。这些连接处颈椎的活动,非常容易让鸡的尸体处于抬头的状态,若要让尸体低头则要困难许多。


此外,颈部连接头部位置的可动性非常高,因此许多化石的头部甚至会接触到腰臀部。同时,因为该关节能自由活动,因此哪怕死去,尸体的头部更容易受到水流等外力的拉扯而与身体分离,许多化石独缺头部。


似鸵龙标本素描 | Wikimedia Commons


通过鸡的骨骼可动性,我们了解到化石“龙抬头”其实是一个极其自然的过程,因为动物颈部结构关节本身就更倾向于呈现这种姿势。但这样的姿势是死后因为外力拗成这样的,还是恐龙在死之前就出现这样的姿势了呢?


死后僵直还是垂死挣扎?


过去对于这种“龙抬头”的姿势研究,原因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死后的环境或是生物因素,而这些都能解释部分化石中观察到的现象。


先说死后的环境因素,最常见的解释包括,水流的搬移会让尸体的关节蜷起,呈现类似于角弓反张的姿势。但这种环境造成的“龙抬头”,有一些特征可以和生物的肌肉僵直等因素相区别。例如观察化石周围岩石的沉积环境,比如颗粒排列、波纹,可以判断当时的水流方向和化石的弯曲方向是否一致,或者观察周遭其他出土的化石是否也有同样的方向性。


最后则可以透过弯曲程度来判断,如果是尸体的生物因素造成,就会发现弯曲程度沿着脊椎较为一致,但若是水流造成,则可见到弯曲程度不连续或是扭曲的现象。


蛇颈龙类的水怪龙(Hydrotherosaurus)因为水流呈现类似角弓反张的状态,可以看出颈部的弯曲程度不一 | Faux and Padian / Paleobiology (2007)


第二种就是真正的角弓反张状态,在排除上述的水流等环境所造成的状态后,这种死状是生物自身的因素所造成。最常见的解释包括死后肌肉僵硬、干燥等造成筋腱和韧带的收缩,因而形成这种形状。明显的角弓反张,除了首尾会反弓蜷曲外,也可以看到四肢关节的收缩。


上述的原因大多着重在死后才产生的影响,但也有研究团队认为这种姿势可能是生前的垂死挣扎所致。例如在缺氧、缺乏必要的营养、环境毒素、病毒感染等原因,破坏了生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生物在死前呈现极度扭曲的状态。


在现生生物中不止鸟类有角弓反张的死状,在哺乳动物中也可见到。例如在一些化石点中,也可以发现到哺乳动物呈现这种死状。顺带一提,南唐后主李煜据传被 “牵机药”所毒杀,这种毒药的成分包含番木鳖碱,会破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令服用者“头足相就如牵机状也”,这就是角弓反张的死状。


受病毒感染而产生的角弓反张状态 | 电影《釜山行》


为何哺乳动物和恐龙、翼龙及鸟类等主龙类,亲缘关系相去甚远,却都会出现如此类似的死状呢?研究者推测,是因为这两类生物都有很高的新陈代谢率,因此需要较多的氧气,而当特定的疾病或毒素破坏了中枢神经,造成缺氧等症状时,就会出现类似的死状。


哺乳动物化石成角弓反张状,(A)古兽马(Palaeotherium)、(B)小弓兽(Scarrittia)及(C)成群的小古驼(Stenomylus)化石 | Faux and Padian / Paleobiology (2007)


 “龙抬头”的化石姿势都很相似,但通过众多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能因为表象相似就轻易做出成因相同的结论。导致“龙抬头”的原因有许多种,例如生前缺氧、中枢神经破坏等痛苦死亡方式,死后受到肌肉韧带结构收缩影响,还有可能是被水流冲刷所导致。这些都要综合许多地层、埋藏、解剖结构的证据才能判断,科学不能只求皮毛,要寻根问底深究原因。


作者:廖俊棋
编辑:红色皇后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相关阅读

  • 这届年轻人的颈椎怎么拯救?

  • 这届年轻人可能真的“老”了!脱发、颈椎病、保温杯,这些养生话题,居然成为了我们讨论的日常。今天来聊聊颈椎病感觉脖子不舒服、频繁落枕?久坐颈背酸痛,有时候头晕、心慌?眼花、视
  • “河套人”遗址积极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萨拉乌苏河畔的“河套人”遗址,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目前,当地正在积极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
  • 中国科学家发现2.5亿年前贵阳生物群

  • 2月10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团队主导、国内和国际多个科研机构联合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他们在我国贵州省贵阳市及其周边发现贵阳生物群化石,
  • 科学家发现2.5亿年前正在“睡觉”的植物化石

  • 新华社记者 岳冉冉我国古生物学家从距今2.5亿年的化石中发现了植物爱“睡觉”的秘密。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1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在自然界,有些植物拥
  • 这里恐龙一个看吧,ong?

  • 这个圆头圆脑的小可爱 就是我们本期的主角他叫“龙龙”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的吉祥物大大的眼睛,萌萌的表情一下子就圈粉无数那么“龙龙”从何而来呢事情要从2015年夏
  • 科研人员首次发现非鸟恐龙喉部骨骼化石

  •   新华社东京2月16日电 一个日美联合研究小组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说,他们从2005年在蒙古国发现的非鸟恐龙化石中发现了喉部骨骼化石,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非鸟恐龙的喉部骨骼化

热门文章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汕头潮南赢了!晋级乡村振兴大擂台总决赛

  • 2月15日晚,汕头潮南区作为汕头市代表队伍出战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复活赛,与梅州平远县、潮州潮安区同台竞技,最终以537分成功晋级总决赛。据了解,第三届《乡村振兴大
  • 阳光正好,我们回来了!

  • 开 学 2023 快 乐春日漫漫,跫音初始二月长安的花尚开着学子们收拾行囊踏上新学期的征途回归校园杏月渭水暖阳日学子逸夫书声琅长大历经一个冬天的洗礼在春日里迎接学
  • 义乌文学工作者“文艺走亲”助力新农村建设

  • 2月18日,由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和佛堂镇乡贤会共同举办的文艺走亲活动在前王村举行,10多名文学工作者通过捐赠书籍、参观村落、举办座谈会等方式,为前王村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