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场景落地 上海杨浦让人工智能为产业赋能

6月11日,“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园区”在上海杨浦区长阳创谷正式揭牌,初见规模的AI+园区建设带来关于AI创新创业生态和AI+生活的各种新奇场景。

作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之一,经过近半年的建设实施,上海杨浦长阳创谷已聚集约20家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占园区办公空间的逾1/2,其中不少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头羊。多种不同形态的AI创新体验平台不仅打造了AI创新创业生态,构建AI新技术实验场,还通过多种AI技术为园区双创服务赋能。

2018年底建设落成的新氦科技体验空间承担着AI芯片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功能,可以形成人工智能芯片应用场景联盟,为人工智能应用端提供国产人工智能芯片替换方案,减少对国外芯片的依赖度。

在百度(上海)创新中心中的AI展示体验中心,还集成了全球首款L4级无人驾驶通勤车、智能机器人、人脸识别闸机、智能家居体验、VR/AR技术应用体验等。

据悉,以长阳创谷为代表,上海杨浦区高度注重在人工智能产业链各关键环节上全面布局,人工智能科创企业形成生态群落式分布,形成了创智产业带、创谷产业带、环同济产业带和滨江产业带四个片区。到2018年底,上海杨浦共有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9家,其中规模以上核心企业40家,核心企业总产值达106亿元。

(经济日报 记者:李治国 责编:渠丽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