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受制于美,欧洲加速自研计划,放眼全球谁能率先突破?

近年来美国对于国外科技企业的种种动作让各国都感到不安,纷纷开始或加速自己的芯片自研计划。从去年12月就欧洲已经开始自己的处理器计划,而近日更是加速进行,提交架构到欧盟执委会,为该计划的初步执行打下基础。其实一定程度上,美国的这种做法加速了全球芯片设计的进程,让科技发展变得更加迅速。

在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发展进程之中,并没有太多的出现欧洲科技公司的身影,可能唯一还是来自于芬兰的诺基亚手机。但其实欧洲的科技水平并不能以单个国家来衡量,很多都是通过整体来进行的,例如这次的欧洲处理器计划,简称EPI,就集结来自10个欧洲国家的26家研发伙伴,目标在于研发低功耗微处理,确保高阶芯片的设计核心能力留在欧洲。

虽然目前EPI的发展还处在研发的前期阶段,但这种独自研发的项目对于欧洲计算行业有着较为深刻的历史意义。不依赖美国、不受限美国,对于现在欧洲的芯片研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欧洲的这项自研举动相当的明显,现在大众的生活与现代化的计算能力密不可分,若是一直以来美国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基础,那么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受制于人。现在美国的做法已经让各国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没有技术储备,整个行业可能都会被瞬间颠覆。

事实上,不仅仅欧洲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展开了自己的芯片自研计划。中国自不必多说,华为的麒麟芯片已经全民皆知,手机系统鸿蒙都已经蓄势待发,欧洲也开始了上述的处理器研发计划,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在科技上也在不断地进步。在很多媒体报道中印度给人的印象几乎都是贫穷落后,但在很多电影之中印度人扮演都是技术宅的形象,可见印度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上一点也不慢。

印度比欧洲更早开始类似的处理器研发计划,在2011年从最开始沿用IBM公司的PowerPC架构,到现在采用RISC-V架构的处理器芯片,印度一直都没有放弃。现在,印度这款基于RISC-V架构的处理器芯片SHAKTI,已经能够采用22nm芯片制程生产成功,可在LINUX系统上运行,但遗憾的是限于印度现在的芯片生产技术没有办法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另一个与中国毗邻的国家俄罗斯,重工业极其发达,早已有了自主产权的军舰、飞机和坦克这些顶尖军用装备,但该国在芯片处理器研发方面却始终没有太大进展,长期以来只能依靠西方国家的技术,但是在2017年时,俄罗斯推出过自己的研发的处理器,Baikal-T1采用了28纳米制造工艺,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社会发展至今,科技发展成为了各国前途的重中之重,原本世界科技中心属于美国,但是现在已经开始遍地开花,美国也为了维持自己科技大国的地位蠢蠢欲动。但相信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更多像中国华为这样的企业会不断崛起,强力回应美方的同时也能为大众带来新的科技惊喜。

注:本文由今日商讯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引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