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成新能源车两大抓手

德勤最新报告显示,伴随着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同时发力,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与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智能网联科技成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机遇,“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成为汽车厂商、跨界进入者都会紧抓的汽车革命最重要的两极。

新零售转型(包括试水直销)是新能源车趋势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何马克指出:“今后两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拉动’向‘市场引领发展’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也意味着该产业即将进入高度市场化、差异化发展的2.0时代。新零售、智能科技、车联网等多产业和新模式与汽车产业的全面融合将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价值链不断革新,传统的游戏规将被挑战、打破与重建。竞争的焦点将由产品转向服务,由单环节向商业模式综合能力转变,同时由行业内竞争转向跨行业竞争。”

报告预测: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乘用车市场的主流产品,并与燃料电池汽车共同主导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在技术快速提升的背景下,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将不再是用户购买的阻碍因素,而智能化、网联化、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新零售转型(包括试水直销模式)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寻找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率的最佳平衡点将成为新能源车企销售变革的关键点。由于中外品牌、新旧力量、跨界巨头等多方全面竞争,新能源汽车正在重塑传统汽车产业价值链,产业利润结构随之改变,上游动力电池和智能科技、下游终端市场用户服务或将成为重要的利润池。

三类汽车厂商将脱颖而出

在我国,受产业投资政策调整的影响,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投资将逐渐减少,加上市场终端政策支持力度正在下降甚至取消,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

另外,在以电力为核心主体、氢供给体系为辅的能源战略下,国内与氢燃料供给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加氢站的建设,受成本和技术水平制约,发展与普及尚需时日。同时,氢燃料电池系统高昂的生产成本也使其短时间内很难应用到乘用车市场。所以,对加氢站依赖低、行驶路线和停放点相对固定的中大型客车、公交车、物流车及重型货车等商用车将最先普及氢燃料电池。

报告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上,未来市场中会出现三种定位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厂商:

一是布局全链条的,主要由综合实力强的传统汽车厂商和领先的新进入者发展而来,拥有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产品持续创新力、兼顾体验与效率的流通体系、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生态;

二是聚焦终端市场流通、销售与服务的,凭借终端市场的专业能力,为产业链上游合作伙伴输出品牌、组建渠道、创新服务与用户运营模式;

三是专注整车研发采购与生产制造的,以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控能力为核心,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整车生产组装或车身、车辆底盘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实现盈利。

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需求上升

根据《2019年德勤全球汽车消费者调查》,自动驾驶科技应用不断广泛延伸至实际生活中,但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的信心似乎未提升。

何马克表示:“由于事故报告的影响,亚太区的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的看法仍停留在去年水平。尽管如此,中国的消费者仍普遍看好自动驾驶汽车的潜在优势,逾80%的受访者表示使用全自动驾驶汽车出行将是良好的体验。”

今年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和日本对其的兴趣增长得最快,但北美的低油价却成为电动汽车销售的障碍。

绝大部分受访者喜爱能够节省时间和确保安全的联网汽车,将以下三大联网汽车功能列为首要选项:交通拥堵和替代路线的信息、安全路线建议、提升道路安全并预防潜在碰撞的信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