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金融,自杀式人生就是从网贷开始

扎心真相:90后平均负债1850%

近日,汇丰银行、海尔消费金融、融360联合发布了一份统计,揭开了当代90后的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超过一半90后使用网贷,90后群体负债率高达1850%,也就是负债是收入的18.5倍,其中以贷养贷的用户占比超过30% 。

无独有偶,支付宝也曾发布过一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里面显示:

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有近4成的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支付方式。

不夸张地说,网贷正在喝一部分90后的血。

在一篇刷屏爆文中,作者细致地描述了一个90后的破产是如何开始的。

类似的经历,在我们身边绝不少见,不少人做着月薪五千的工作,却过着月薪上万的生活,靠的就是各种网贷、信用卡。

这样的生活,表面看起来很光鲜,但个中的压力只有当事人才能明白——一到还款日就要拆东墙补西墙,被高额利息压得喘不过气,每天都为巨额债务焦虑得掉头发…

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现状:赚得不多,花得不少,每天都活在还钱的焦虑之中。

我们当然可以追求更好更高质量的生活,但一切都要以我们实际的经济能力为基准。

没有享乐的实力,却要靠网贷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其实是和恶魔做交易,总有一天会踏入无尽的深渊。

自杀式人生,就是从网贷开始。

网贷成瘾,到底有多恐怖?

现在的年轻人,想要借钱实在太容易了,不用厚着脸皮找亲朋好友开口借,随便打开一个金融APP,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借到一笔钱。

在购物网站上看中什么东西,哪怕自己不够钱,也能选择分期付款,1万元的手机立刻就能买到,每个月只要还几百元。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借钱还是分期,要付的手续费、服务费,看起来只是小菜一碟,和“免费”似乎没啥区别。

知乎大V【小白读财经】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有一个读者接到银行电话,说有贷款优惠,“手续费才0.6%,按月还款无压力”,看起来利息很低,这让她非常心动。

看起来,银行就差拿着大喇叭对着我们喊: “0.6%*12=7.2%,利息这么低,这种便宜你都不占,太傻了吧!”

然而,真的有那么多便宜让我们占吗?

我们来假设一下,这位读者向银行借了10000元,手续费0.6%,分期12个月还款,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根据协议:

她分期12个月,每个月要还本金833元(10000/12个月);

每个月要还利息60元(10000*0.6%)。

加起来,每个月要还893元。

看起来没啥问题,但银行和网贷平台不会告诉你:

你所用的本金,只有第一个月是用足10000元的,剩下11个月都是递减的(因为你每个月都在还钱);

你的利息按照本金来算,当你的本金一天天还清时,你的利息还是按照原来的本金来算。

当还到最后一个月,你只欠833元本金,但你还是要按照10000元的标准,付出60元的利息(10000*0.6%)。

那么,按照这种算法,实际的年利率是多少?

网上有不少计算真实贷款利率的工具,把上面案例的数据输进去一计算,借了10000元,手续费0.6%,真实的年利率为13.04% 。

这是什么概念?作为对比,现在余额宝的年收益率也只有2.3%左右。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越是“免费”,背后越是你无法想象的代价。

你以为网贷很贴心,你很容易就能借到钱,还能分期还钱,但背后其实是难以想象的利润空间。

况且,现在不少银行,一旦你使用分期,哪怕中间你资金充裕了,想提前一次性把钱还清,手续费还是会照收不误,一分钱也不会少。

曾看过一个数据,某银行2018年利息净收入高达4800多亿元,其中不少就是靠这种分期业务。

网贷一时爽,还款火葬场。你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你成了砧板上的鱼,正被人一刀一刀割下自己的肉。

最起初,我只是想买一部刚上市的iphone。一个月还1000,我完全可以负担得起。谁知欲望和贪念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噩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你以为自己是在享受生活,其实你是被生活享受了。

《花钱,才是对一个女人最好的投资》;

《不给你买YSL的男生不配说爱你》;

《不舍得花钱投资自己,就别指望男人会给你花钱》;

《20岁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是说年轻人不能“及时行乐”,但前提必须是消费欲望要配得上消费水平。

其实,有多少钱,就过怎么样的生活,这一点都不丢人。

信用卡、网贷…只能让你满足一时的快感,却让你始终活在焦虑和担忧之中。

正如作家廖一梅在《悲观主义的花朵》一书中说的:

“如果你不相信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钥匙,放纵肯定更不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