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放一只羊,让沃尔玛损失70亿,何为新零售“王者模式”?


作者:童夏Summer

“物美、价廉、快”成为现代新零售的代名词,随着新零售的快速崛起,一些“大超”在中国愈发水土不服,不得不抱电商巨头的“大腿”寻求转型。

水土不服而退出中国市场的也大有人在,2017年英国玛莎百货全部撤出中国市场;2018年韩国乐天玛特出售在华所有门店正式撤出中国市场;迪亚天天卖身苏宁变成了“苏宁小店”;不少不知名的便利店纷纷换上了京东便利店的牌子。


而有这么一家店,端午节开业当天,从凌晨5点开始就有人排队,2万人流量涌入。这家店,就是有“穷人超市”之称、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阿尔迪(Aldi)。


“亲民超市”阿尔迪

这是阿尔迪在中国甚至亚洲首次开店,两家店的地址都选在上海,超市名称一改被叫惯了的“阿尔迪”,改名“奥乐齐”。


创立于1913年的阿尔迪,最初只是德国埃森市郊矿区的食品零售店,20世纪40年代阿尔迪开始经营连锁品牌,一路高歌猛进。如今,阿尔迪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门店超过11000家。

2018年5月,WPP发布“2018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ALDI阿尔迪名列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第93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阿尔迪排名第424。

2019年2月11日,德勤(Deloitte)发布2019年度全球零售商力量报告(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9),截至2018年6月的财政年度,在全球250家零售商排名中,阿尔迪以982.87亿美元保持在第八位,与排在第五位的德国施瓦茨集团(Schwarz Group,也是折扣连锁店)1117.66亿美元,仅相差134.79亿美元。

阿尔迪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呢?

大道至简

便宜!

阿尔迪的商品价格比一般超市低35-40%,比一直主张“天天平价”的沃尔玛低15%-25%,而商品的质量与其差不多。

没有亏本反而营收900多亿美元,阿尔迪是把缩减成本做到极致。

用“极致”一词,一点都不为过:

第一,为了节约管理成本,阿尔迪是没有母公司,没有市场部、公关部、客服部等部门,不做市场调研,甚至不做预算,没有计划。

阿尔迪只有一个由曾担任过分店经理的经理人所组成的“管理委员会”,500-800平米的门店只有4-5个员工,超过一千米店面,员工最多不超过10个人。

由于取消了指挥部门,组织“被迫”让从事基础工作的员工也参与到管理之中,给员工更大的授权及更有创新性的任务。

如果消费者对所购商品有任何问题,到阿尔迪任何一家门店都会无理由退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毕马威有报告显示,阿尔迪的劳动力成本仅占其营业收入的6%,而普通超市的员工成本一般要占到总收入的12%~16%。

第二,规模效应提高议价能力。相比沃尔玛以量取胜,阿尔迪以精选为核心,在售商品种类一度只有600-700种,虽然近年来为满足多元化需求商品类别有所增加,但依然保持在1200-1700种之间,相比平均商品种类50000种的沃尔玛来说,可谓寥寥。

因为种类少,阿尔迪平均单品采购额可达6000万欧元,而沃尔玛不到1000万欧元,较大规模的采购金额,给予阿尔迪在议价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可以保证以市场最低价采购最优质的商品,这也是阿尔迪售价相比竞争对手便宜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自营品牌叠加,降低采购陈本自有品牌是阿尔迪所有商品的核心,自创立之始,阿尔迪始终坚持自有品牌建设。2015年南阿尔迪的自有品牌占比已超过90%,2016年北阿尔迪的自有品牌占比平均已达90.2%。

自有品牌占比加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商品让利给消费者,是售价较低的另一个原因。

第四,店面设立、货柜摆放等力求节约。阿尔迪的店面一般不会设立在繁华的街道,更多选择居民区、学校附近或城郊,房租便宜,客源充足。店面也极为朴素,店铺面积仅有300~1100平方米,各店样式统一。

商品陈列不强调美观,只强调效率最大化。重的物品放下面,轻的放上面,且很多商品都是整箱摆放在货架上。

阿尔迪创始人阿尔布莱希特兄弟总结他们的成功秘诀时说,我们只放一只羊!无数事实证明,那些想放一群羊的人,到了最后,往往连一只羊也剩不下,原因就是他们被无尽的贪欲挤垮了。

仅仅是只放一只羊的商业模式,让阿尔迪成为了“沃尔玛杀手”。


“沃尔玛杀手”

20世纪末,号称“平价超市”的沃尔玛进军德国市场时,遇到了对手。

和在其他国家的战略方针一样,沃尔玛采用“总是最低价”的“进攻性倾销战略”将德国其他竞争对手挤垮,可对手阿尔迪的定价比它还低,且成立时间长市场占有率高,打折促销整整斗争了九年。

2015年沃尔玛宣布退出德国,并同意将德国境内85家百货商店出售给阿尔迪及麦德龙,预计损失超10亿美元(近70亿元)。

同样是进攻大本营,1976年阿尔迪进军美国时,一直受到消费者青睐,如今,在美国35个州拥有1700多家门店。

在国内可能很少有人听过阿尔迪,一位进店抢购的顾客还在问其他人,这家超市如何。

火爆主要是因为便宜!

此次阿尔迪进入中国整整准备了四年。2015年在香港设立采购办事处,2017年通过天猫国际进入中国,试运营两个月在中国开店。

但是在中国的店铺和其他国家不同,其门店货架采用汉朔的电子价签,成本并不“低廉”,从门店装修来看投资成本也不低。

可见,阿尔迪摸透了国内新零售的竞争格局,是有备而来。

阿尔迪是能成功在中国扎根,还是像其他“外来者”一样水土不服离开,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阿尔迪商业模式值得国内电商的借鉴。

价格低廉不是靠补贴、牺牲利润实现的,专注做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卓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