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连接美好生活

无人驾驶、智能路灯、智慧云平台系统、道路智能感知系统、城市大脑、共享出行……日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一系列智能软硬件构建起来的智慧交通系统,让与会人员赞叹不已。

交通出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交通运输快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跨学科协同创新和融合应用日益增加,网联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共享化渐成潮流。智慧交通连接千家万户,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出行环境,并且正在铺设通向美好生活之路。

智能绿色引领未来交通

“我们的‘超脑’即时配送系统,每小时路径规划高达29亿次,平均0.55毫秒为‘骑手’规划1次路线,确保平均配送时长在30分钟以内。”在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现场,美团配送平台格外引人注目。

美团工作人员介绍,借助机器学习、运筹优化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超脑”即时配送系统突破了千亿级骑手轨迹挖掘、城市级全局并行优化调度、毫秒级配送路径规划等难题。

美团只是大会260多家参展单位之一。以“智能绿色引领未来交通”为主题的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协、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中国公路学会承办,围绕当代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和“绿色”两大关键词展开。

除了专家学者主导的各类专题论坛,普通观众最感兴趣的当属与大会同步亮相的交通科技博览会。该博览会共设置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邮政五个重点展区,集中呈现1000多项代表性的展项。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时下热词,通通被打上标签同交通运输一起出现。而在这些新技术、新名词中,最抢眼的莫过于“智慧交通”。


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交通科技博览会设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邮政五个重点展区,集中呈现1000多项展项。图为参观者查看“智慧高速解决方案”沙盘。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智慧交通,简而言之就是让交通像人一样‘思考’,从而提高服务效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在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报告中,给出了形象的解答。

张军说,要在交通工具和交通系统中嵌入拟人思维和协同机制,需要先进的智能技术作为支撑,并以数据为核心。例如,车联网就是重要手段之一,网络化、自动化、协同化、自主化每向前走一步,就离智慧交通更近一些。

截至2018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正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发展智慧交通正当其时。

如今,阿里、华为、百度等业界巨头也从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城市等多个角度抢滩布局智慧交通市场,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

“随着技术的智能化应用,智慧交通将成为人工智能催生的重要变革,同时也是未来智慧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张军表示。

智慧交通赋能智慧城市

城市大脑是驱动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新变量,而眼下更细分、更垂直的交通大脑也成了新的热门。在交通科技博览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展出了阿里云“双核”产品:“城市大脑+交通大脑”。

据介绍,阿里云的交通大脑,是城市大脑最为核心的业务,也是最初切入智慧城市的先行者。在技术层面,交通大脑通过城市一体化计算平台、城市数据资源平台和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集即时、全量、全网和全视频的能力特征于一体,连通整个交通出行行业。


近日,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围绕“智能绿色引领未来交通”主题,展出世界交通运输领域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和水平。图为:参观者体验驾驶员危险辨识能力测评系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眼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红绿灯和交通监控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它们都在一根杆子上,却没有通过数据被连接过。监控摄像头看到的东西不会变成红绿灯的行动,交通一定会堵。”

如今,“最远的距离”正在被拉近。阿里云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城市事件感知与智能处理后台,能够实现信号灯优化、交通事件实时识别、应急车辆优先调度等功能。去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曾引入阿里云城市大脑。测试结果表明,城市大脑可使当地通行效率提高12%。

治理交通拥堵,只是交通大脑的起点。本届大会,高德地图联合阿里云针对智慧路网建设推出了智慧高速解决方案。该方案在不久前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获得领先科技成果奖之新技术奖。

“城市和高速是不同的出行场景,但建设智慧交通的本质都是让路网更聪明,路径也是实现交通系统中个体最优和全局最优之间的动态平衡。”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表示,高德地图希望联合高速管理方一道,通过“智能+”科技手段实现高速出行的人车路全面协同,让路网更聪明。

根据计划,未来一年智慧高速解决方案有望在10个省市高速路网落地。目标是让合作高速的节假日道路拥堵下降20%,二次事故下降20%。

自动驾驶时代提前到来

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这是很多人急切关注的问题。在大会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国际论坛上,国内首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如果自动驾驶不仅致力于让车‘聪明’起来,还让道路变得‘聪明’,那么大规模自动驾驶或将提前10至15年到来。”中国公路学会自动驾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冉斌说,以“超级高速公路”为支撑的自动驾驶走的是车路协同的路子,也被业内认为是实现自动驾驶的主要甚至唯一路径。

据介绍,在车辆智能化、网联化和道路智能化的三维架构下,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系统更具前景:通过建设具有感知、融合、路径规划、控制、通讯的路侧系统,能使车辆自动驾驶的门槛大大降低;只需布设成本较低的车载设备,便可使车辆初步具有自动驾驶能力,同时自动驾驶技术配合专用道可大幅减少驾驶反应时间、降低行车间距,进而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近日,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围绕“智能绿色引领未来交通”主题,展出世界交通运输领域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和水平。图为:参观者观看道路病害检测机器人系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一旦实现大规模自动驾驶,将有效提升交通效率。比如,大量自动驾驶车辆可实现较小车头间距的编队行驶,增加交通流的稳定性,提高通行能力。同时,通过车辆速度的优化控制,可以减少刹车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业内专家预计,以路为主或以车为主的大规模自动驾驶将在2035年以后实现,而车路协同则能缩短大规模自动驾驶实现的时间,且投入更少。

目前,自动驾驶还面临一些技术难点。“我们把本应安装在车上的激光雷达等近90%的智能设备转移到道路上,下一步再把‘聪明’的车和路整合成一套系统,这对智能道路和车路协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冉斌说。

技术创新提升交通治理水平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展出的特性材料拦阻系统,可降低飞机冲出跑道带来的严重损失,目前已经在腾冲、攀枝花、林芝和临沧机场应用落地;中国邮政集团则围绕未来快递物流绿色化、低能耗、可循环发展方向,展示智能时代的邮政业科技创新成果……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释放的信号表明,智慧交通领域的技术创新正在加速融入“大交通”格局。

记者注意到,交通运输部曾专门发布《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要求围绕提升城际交通出行智能化水平、加快城市交通出行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推动企业为主体的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

按照该任务表,到2019年末,ETC客车使用率要达到46%;基本实现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统一服务,加快推进旅客联程运输服务,推动建立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以“十三五”新公布的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为重点,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系统建设应用。

“2019年内将实现高速公路人工收费车道手机移动支付全覆盖。”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此前表示。

当下,多地也加大了对智慧交通的发展力度。北京今年将更新完善一批科技设施,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整体提高交通治理科技水平。天津则要精心打造包括智能网联车在内的7条产业链,实施智能物流、智能交通等“智能+”工程,完成“智慧港口”建设攻坚重点任务。上海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助残、交通、生态等领域的应用。

未来,智慧交通将延伸至海上和航空。同时,综合交通智能化协同与服务、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智能化保障、合作式智慧交通和自动驾驶将成为重点。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实施智慧交通可以降低恶性交通事故30%,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5%,节约平均通勤时间15%至20%,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姜永斌 通讯员 路远 黄小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