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高歌猛进 碳排放却不降反升?

近日,一组数据让中国的纯电动车亮起“红灯”。近两年,中国的二氧化碳国家排放猛增3.6%以上,超过了全球平均的+1.8%水平,超过“排放大户”美国两倍之多。在中国纯电动车高歌猛进走过十年的关口,这组数据尤为醒目及发人深省。

十年前,《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新能源汽车被推上汽车产业调整的最前线。十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61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占211万辆。根据有关机构统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超过七千亿元,占汽车产业总投资额的50%,截止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突破550万辆,其中,中国占比超过53%。

众所周知,推广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目的是节能减排,而在新能源汽车广泛推广之前,传统汽油车被作为增加碳排放的“罪魁祸首”被反复声讨。那么,按照正常逻辑,在纯电动车大力发展的十年间,中国的碳排放指数理应呈现下降或者放缓的趋势。但是,结果却与初衷大相径庭。

研究机构Carbon Brief根据中国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推算,2018年中国排放碳排放总量达100亿吨,比2017年增长2.3%,其中煤炭消费排放为73亿吨,同比增长1.0%。此外,欧洲独立研究团体组成的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limate Action Tracker)发布报告显示,2017和2018年两年间,中国的二氧化碳国家排放猛增3.6%以上,超过了全球平均的+1.8%水平,甚至超过了因“不负责任退出巴黎协定”的美国两倍之多。

从历年数据观察,美国自2006年开始就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幅降低,而中国在2006年与美国碳排放总额基本相当,到2011年短短5年内就达到美国的2倍。此后,在2013-2016年,中国家经济平稳增长阶段,二氧化碳实现了平稳发展和略有下降的良好态势。

然而,在2017和2018年,在中国七千亿规模的新能源经济投入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超过世界总量的50%,二氧化碳排放却不降反增,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对此,汽车领域专家JackyQ在国内知识分享社区《知乎》上发文表示,“中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煤电的逆势增长,而煤电无法按计划逐步削减和退出的重要原因之一,产业是过度专注和高估风电,同时在区域布局上分配不合理。”于此同时,JackyQ还指出,电动车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要远超过燃油汽车的排放。

JackyQ进一步做出解释。“新增长的电力需求中有一部分被用在了高能耗的提取动力电池所需的关键化学元素以及制造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本身。电动汽车需要超过15万公里以上的驾驶里程来平衡,而实际驾驶工况条件下,纯电动汽车耗电量远超过法规能耗,特别是在冬季的情况,令这种平衡里程长到难以估量。”简单来说,JackyQ认为无论在电动车的制造过程中以及应用过程中,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但不能忽略不计,反而相比燃油车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正如JackyQ在文章中所言,近两年拖累中国治污成果的矛头开始指向了以环保之名大肆发展的纯电动汽车,而纯电动汽车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并不环保的事实也基本成为了行业内的共识。据了解,中国70%的电力来自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所以电动汽车虽然在汽车端是“零排放”,但是中国电网输出的电力是典型的高碳电,这种电力驱动的交通工具一旦规模迅速扩张,或将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原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专家委专家魏安力在近日接受《选车网》采访时就明确表示,纯电动车实现“零排放”本身就是个伪命题。魏安力指出,“人类生活所依赖的两大类能源一类是碳氢能源,一类是非碳氢能源。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碳氢能源在转换成电能、动能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定会有排放。即使用风力、水力和核能发电,也需要消耗氢能源。”因此,在魏安力看来,发展纯电动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二氧化碳高排放问题,将燃油车划入主要污染源,就此提出禁售燃油车也是不符责任、不科学的做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