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新闻:游戏分级制度要来了?人民网是这么说的

大家好,这里是小枫说。众所周知,国内迄今为止不论是影视还是游戏方面都未曾有完善的分级制度,面对一些敏感方面的内容一直都是一刀切的政策,但这次人民网,针对游戏分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思和想法。那么,就请大家跟我来一起看看这次人民网提出的提议内容吧。

2019年6月26日,由人民网和金报电子音像出版中心承办的“2019游戏企业责任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此次论坛中人民网联合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10余家知名游戏企业共同起草了一份《游戏适龄提示草案》。

人民网在相关报道中表示:“现在未成年游戏玩家数量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人民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吸纳专家、企业代表、玩家和家长意见起草了《游戏适龄提示草案》,并在论坛举办期间联合10余家知名游戏企业,共同发起《游戏适龄提示倡议》。

人民网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潘健在论坛上称:“人民网发起《游戏适龄提示倡议》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将邀请相关研究机构、媒体、领军企业组成专家委员会,持续对适龄提示标准进行修订,并对标记适龄提示的游戏进行共同论证。

这次《游戏适龄提示倡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让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游戏适龄提示倡议》将游戏玩家按照年龄分为四级,分别是“18岁以上(18+)”“16岁以上(16+)”“12岁以上(12+)”“6岁以上(6+)”四级。6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接触电子产品。划分的依据如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次提议的划分依据,从生理特征、认知能力、道德水平和法律依据四方面来进行划分。可以说这个划分方式十分科学,并没有可挑剔的地方。相比于大多国家以13岁、17岁两个等级或是12岁、15岁、18岁三个等级的划分方式,这次提议中的划分是比较详细的。

接下来,本次提议在将游戏玩家按年龄分成4部分后,提出了对应的游戏内容、游戏类型、游戏系统的标准。三个方面的标准分别如下:

一、游戏内容

上图即为针对各个年龄段的游戏内容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对于18岁及以下的内容规定十分正常且中规中矩,但18岁以上的玩家仍然不可接触暴力及血腥内容却让小枫不太能理解。

最难让我接受的是在血腥那一栏的第三项“血溅效果”,也就是说,就算有了分级制度,我一个成年人依旧要看着游戏中的人物不停的喷射石油或绿色不明液体吗orz?虽然说,针对一些完全血腥暴力的游戏加以控制可以理解,但是正常的流血受伤效果对于一些动作类或是射击类游戏也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在以后的推行中可以将相关的内容更加完善吧。

二、游戏类型

在针对类型的分类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人民网为各层用户设置了推荐游戏类型,年龄约稿的层级适用的类型越多,比如6+多是益智类,18+则有大量竞技、策略、类游戏。

三、游戏系统、游戏时间及游戏付费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针对未成年人,本次提议中规范化了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防沉迷的内容。例如6-12岁的玩家,每天的游戏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并且在早9点到晚8点的正常上学时间内,不能上线。12-17岁的玩家每天游戏时间不能超过2个小时,在深夜0点到早晨8点不能上线。并且你年龄层的玩家,所能接触的游戏内社交系统也有所不同。可以说如果本次提议正式推行,以后在游戏中能接触到小学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这简直是玩家们的福音,屡屡想到被小学生支配的恐惧不禁潸然泪下。

总的来说,本次人民网的《游戏适龄提示倡议》并不能完全当做游戏分级制度来看,但是也能让广大玩家看到分级制度上线的希望了。希望日后《游戏适龄提示倡议》能正式上线并不断完善。另外人民网对外宣称之后将会搭建“游戏适龄提示”网上平台展示参与“游戏适龄提示”的企业、标记“适龄提示”的游戏情况、以及专家对标记“适龄提示”游戏的意见、适龄提示标注最新修改内容等。

这里是小枫说,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喜欢的话就请点个赞关注我吧,另外小枫会不定时的举办抽奖活动,从粉丝或评论中抽取并送出游戏礼包。感谢大家的阅读,下期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