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取代人类工作?那我们还能做什么?

编辑 | 金智塔

金智塔导读: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将取代人类工作?那我们还能做什么?

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金智塔”(ID:jztdata)

近百年来,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原本由人才能完成的工作被机器替代。而目前数字技术的突破,很有可能将加速这一过程。

麦肯锡研究院基于对全球46个国家的研究表明,截止到2030年,平均有15%的工作时间可能会被自动化。对中国而言,这个比例大约为16%。

有研究表明,到2030年,劳动力需求会继续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全球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医疗服务增长,基础社会和能源投资增加等趋势,将创造更多的工作需求,这部分增加会抵消因为技术应用而减少的劳动力需求。

绝大多数的AI都是基于数据统计的,要靠着反复、海量的数据训练。就好比AlphaGo,要借助于大量的棋谱,而前段时间制霸Dota2的OpenAI则是经历了10个月的训练,平均每天进行250年的模拟对局,相当于玩了45000年的Dota模拟对局。

OpenAI Dota 2 竞技现场

倘若没有那么多的数据训练呢?那么像“女朋友是为什么生气”这种事情,就相当难预测了。因为数据源太少,根本无法进行判断。

因此AI目前还受制于数据的局限。其次AI智能只能学会我们教给他的东西,而无法主动学习新的。

之前特斯拉无人驾驶系统误判,有人推测是AI把卡车上的蓝白车身当成了蓝天白云。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没有结合周围其他的场景来推测这是个卡车——因为我们没教他这点。所以才产生了误判。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些基于数据优化的工作中远胜人类,但在目前,仍旧无法自然的与人互动,也不会有创意与自己的思考,更不会产生复杂的策略计划。

人工智能只能在人类编辑好的框架中不断重复运行。但是有些工作目前正在被人工智能不断取代,这是不可否认的。例如快递分拣、数据输入、快餐服务人员等等。

那么什么类型的工作容易被AI所取代,什么样的工作不会呢?网上流传着下面两副图。

就业风险评估图:体力劳动

就业风险评估图:脑力劳动

未来几年,“危险区”的工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慢慢取代。

“结合区”的工作大部分的体力劳动和计算由机器完成,但是需要人类员工进行社交,是人类和机器形成的组合的一种工作关系。

而“慢变区”的工作则是依赖灵活的创造性或者适应非结构化环境的能力。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目前的短板,但是由于技术不断发展,这些短板可能会被不断弥补。这就要取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了。

“结合区”和“慢变区”象限的界限并不明确,暂时不会被取代,但是工作内容可能会面临重组。

而“安全区”的工作大多与“感情有关”,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区别也正是在于感情。因此更多充满“人情味”的岗位和职业,将会是未来人类工作的方向。

—完—

金智塔是由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和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联合孵化,以打造金融大数据智能服务生态体系为愿景,拥有行业领先的金融大数据AI服务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知他金融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基于金融大数据,采用深度学习、联邦学习等技术实现对智能监管、大数据风控、智能营销、智能投顾的大数据建模服务支撑,通过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为金融监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与中介赋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