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APP 张相卓:互联网医疗落地的关键在与线下结合

【猎云网北京】6月28日报道

6月28日,“FUS猎云网2019年度医疗健康产业峰会”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隆重举行,近百位知名资本大咖,独角兽创始人、创业风云人物及近千位投资人与创业者共聚一堂。本次峰会由猎云网主办,锐视角、猎云资本、猎云财经、企业管家、创头条协办。

峰会上,在由复星集团星未来资本执行总经理苏伟萍主持、以“新技术如何赋能医疗大健康产业”为议题的高峰论坛上,德联资本合伙人姜阳之、景旭创投创始合伙人钱庭栀、春雨国际创始人兼CEO熊娟、大姨妈App联合创始人张相卓就论坛议题发表了精彩观点。张相卓表示,互联网与医疗结合是大势所趋。但医疗健康问题的实际解决和落地一定在线下,互联网只是提供一个更高效的通路。

据张相卓介绍,大姨妈一直专注于女性的生理健康周期管理,重点针对女性整个生理期内的疾病、被动怀孕等问题给予管理和服务。目前,平台提供的一种典型服务是辅助生殖,即为有试管婴儿需求的用户和正规服务机构之间搭建桥梁。

张相卓强调,解决健康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在线上,线上只是一个更高效的通路,最后的落地需要线下的机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价值在于把用户和线下医疗资源进行链接与整合,解决双方的痛点。

张相卓还透露,公司也在研发小型化家用医疗设备,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自身的健康数据,同时预留接口,希望未来能和线下的医院和医生进行远程沟通,为临床提供数据上的支持,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率。未来,这可能是一个机会点。

2019年,猎云网以发现产业独角兽为初衷,全面开启“FUS(Future unicorn Summit)未来独角兽峰会”品牌。本次大会以寻找产业独角兽为初衷,围绕“科技携手资本赋能大健康产业 ”的主题,对新时代下的医疗健康进行解析,分享投资人视角下的产业新机会,共同探秘医疗健康领域未来独角兽的机遇与挑战。

以下为张相卓与主持人对话实录,猎云网整理删改:

张相卓:大家好,我是张相卓。我们一直专注于女性的生理健康周期的管理,这几年重点放在为女性在整个生理期的疾病、被动怀孕等问题给予更多的管理和服务。

苏伟萍:大姨妈本质上更多的是为女性用户服务的工具,它是如何跨进医疗健康行业的,想听张总分享一下。

张相卓:从我自己这几年的感受看,互联网与医疗结合这个大方向肯定是没有问题。尤其涉及到医疗健康这个领域的时候,非常依赖一些线下的应用,不管是机构也好,产品也好,服务也好,面临健康的问题,真正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在线上,线上可能是给你一个通路,给你一个更高效的渠道让你去找到一个方法。你去执行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在线下机构落地。

谈到互联网跟医疗结合,尤其是对于像我们这样比较偏互联网的企业来说,需要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找到更多的能够切实提供解决方案的机构去合作。在合作中,大家各自贡献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像互联网会有一些数据积累的优势,是一种更高效的解决方式,但是对于医疗技术这些东西还是很依赖传统的机构他们的技术革新。

苏伟萍:您能不能分享一些,大姨妈的用户在医疗健康领域会有什么样的诉求?

张相卓:目前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在辅助生殖。现在大家也提倡优生优育,我们感觉大家的压力也大,怀孕难或者是想怀得好的这个事情越来越普遍,包括身边很多朋友备孕了三四年都没有怀上,或者是怀上自然流产的概率很高,很多朋友第一胎很用心地保胎还是会流掉。

现在很多人会选择去做试管婴儿,我们的用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他在网上直接搜这样的机构,很难辨别真正好的服务,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我们找到比较好的服务机构,在中间做了很好的连接,这些机构也很难找到有备孕难问题的女性,而我们通过数据的分析能够清楚地找到有备孕需求的用户。我们在中间,能够做好很好帮助这些机构找到精准的用户,也能帮女性找到真正靠谱的医疗机构,这是我们的作用,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效果不错。

苏伟萍:张总谈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平台还有医疗的产品,这两个怎么更好的结合和转化。过去看到了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向线上+线下模式的转变,但是这个模式转变之后能够真正把线上的流量或者是平台流量导到线下的机构去承接住,还有线下医疗产品能够跟线上用户的流量做一个很好的结合,像这种例子并不是很多。大家对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有什么样的看法。

张相卓:我们在做具有知识产权的医疗设备,我们做的目的,一方面帮助用户更好的获取自己的健康数据。第二个预留了一个口子。随着未来医疗行业的政策改变,看看有没有可能,作为CFDA审批器,他的数据在临床上有一些意义。在政策允许的角度下去跟医院做一些互通,在未来的慢病管理可以带来一些效率上的提升,尤其对于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是自己行走不便,像孕妇这样的群体,你让她一大早去医院排队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检查,是蛮辛苦的事情,是不是有可能通过小型化家用设备进行远程的跟医生进行交互,未来这可能会是一个机会点,我们也在这些方面也有一些布局,但这个还是得看大的政策方向,也得看线下的机构怎么看待这个方面,他们对数据的有效性,诊断结果,诊断风险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顾虑,大方向还是有很多的机会,还需要不管是医疗机构也好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苏伟萍:我们讨论了很多新技术赋能医疗健康产业的机会。在赋能的过程中碰到比较大的挑战是医疗健康行业对医疗质量安全还有数据隐私的要求非常高,您如何看待医疗质量监管和用户隐私监管这两个大的挑战?

张相卓:这几年,大家觉得提倡隐私保护是一个高门槛,我觉得不是,它不是高门槛,是大家都应该转变思维一开始就要注重的事情。这些年,互联网医疗发展比较粗放,大家习惯了便利地获取用户隐私,现在是回归相对正常的状况,而不是突然变高了。现在网络安全法也在越来越强调,你不能超采用户的数据,使。这个需要我们大家自己转变心态,不是现在门槛变高了,而是之前一些没有做好的事情大家现在要做好。

在开发平台上,我经常跟用户交流,大家对很多社会健康的话语数据信息还是很在意的。我们沟通的时候都会非常注意这个问题,有一些信息一定会做到脱敏,保证你看到的是一群人可能呈现出的一个状况,而不是具体某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情况。跟客户产生一些交互的时候,会在获得授权后再获取数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