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光云科技冲刺科创板,SaaS的春天要来了?

日前,电商SaaS平台光云科技申请科创板上市,也是目前科创板上唯一一家电商SaaS平台企业,因此受到多方关注。

光云科技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是一家电商SaaS(软件及服务)企业,核心业务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为电商商家提供SaaS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配套硬件、运营服务及CRM短信等增值产品及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虽成立不到六年的时间,但背后实力却不容小觑。除了马云旗下阿里创投是光云科技第六大股东之外,泛海控股、苏宁、巨人投资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均间接参股了光云科技。

存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

据招股书显示,光云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为2.6亿元、3.58亿元、4.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12万元、8862万元、8337万元。

光云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013万元、8656万元、9349万元。




有业内人士透露,光云科技的净利润还含有一定的“水分”。光云科技、快云科技和杭州旺店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12)27号文件的相关规定,享有“双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上述公司按照常规税率(25%)计缴企业所得税,对报告期内利润总额的影响测算分别为36%、16%、9%。

与此同时,从营收结构来看,光云科技主营产品电商SaaS产品的收入规模持续增长。报告期内该项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1.75亿元、2.8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5.47%、48.95%、61.81%。

尽管主营产品营收有所上升,但配套硬件、运营服务、CRM短信等其他三大产品收入占比2018较2017年明显收缩。报告期内,配套硬件营收占比分别为18.41%、19.53%、15.89%。运营服务营收占比分别为11.82%、18.03%、12.75%。CRM短信营收占比分别为14.31%、13.48%、9.55%。

从最近提交的招股书可以看出,在报告期内各期,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72.20%、21.69%和16.50%。对此,招股书给出的解释是,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为实现主营业务的快速扩张以及业务提前布局,先后发起数轮融资,净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公司自融资中获得的资金需要按照计划逐步投入生产经营,在一定时间后方能产生预期效益,导致公司业绩增长滞后于净资产规模增长所致。

电商平台依赖风险待破

据招股书显示,光云科技的核心产品主要包括超级店长、超级快车、旺店系列、快递助手等电商软件。其中,超级店长是其主打产品,截至2018年末拥有51.9万付费用户,在阿里巴巴旗下商家服务市场(fuwu.taobao.com)第三方付费软件中排名第一。




据悉,超级快车是一款电商竞价排名优化软件,用于提升商家在关键词搜索中的营销效果,利用搜索引擎、数据处理、智能出价等技术,实现了关键词竞价排名的全自动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阿里、京东、拼多多、微店4大主流电商平台的活跃卖家数量达到1196.47万。

因为手握大量的活跃卖家,以光云科技为代表的电商SaaS企业可以非常直接地获得付费客户,从而使得电商SaaS企业可以较快的实现盈利。

2016—2018年,仅超级店长一款产品,便贡献销售收入分别高达1.2亿元、1.3亿元、1.3亿元。然而,电商SaaS企业对于互联网平台却存在较强的依赖性。




背靠阿里系的光云科技,其大部分营业收入均来源于淘宝、天猫服务平台,而在京东、拼多多等其他国内电商平台上的收入占比相对较小。

如今,阿里等电商平台针对入驻平台服务市场的服务提供商制定了收益分成、日常运行收费等规则。以至于这款王牌产品近两年的收入增长率并不乐观,用户增长有所放缓。尤其是2017 年度和 2018 年度,超级店长用户数量同比分别增长 6.09%和下降 8.08%,呈现大幅波动。

光云科技在招股书中提示,公司存在产品运营平台相对单一的风险。若电商平台调整收益分成和收费,将对服务提供商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同时,若电商平台因经营不善导致商家数量锐减,亦将对入驻的服务提供商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光云科技称,公司有经营模式变更的风险。招股书显示,公司所处的电商SaaS运营模式为利用电商交易平台天然的流量优势,以较低的获客成本取得大量的电商商家客户,使得电商SaaS应用企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正向盈利避免长期亏损;若未来公司根据市场情况改变运营模式,不排除因传统电商SaaS应用前期投入较大影响公司盈利水平的风险。

仅从阿里服务市场的数据来看,电商服务市场的服务商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2015年,收入在亿元级别的规模化SaaS企业仅十余家。光云科技显然已经迈入阿里商家服务市场的第一梯队。

上市对于光云科技来说,是新的起点。闯关成功后,最重要的事情,应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产品运营平台相对单一的风险”,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变,与此同时,保持现金流稳健的重要优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