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AI大事盘点:我国将建设AI星座,日本推出行走送货机器人

过去的一周中AI领域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AI应用范围又新增了哪些领域?行业大咖又发表了哪些不同的观点?今天就带你盘点过去一周(6月24日至6月30日)AI领域发生的热点门事件:

上海发布《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

6月24日消息,2019年上海市智能制造推进大会发布了《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上海计划进一步深化5G、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和制造业融合程度,打造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应用新高地、核心技术策源地和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

速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低、高端装备少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传统制造业急需进行调整升级,而智能制造产业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发布,将有助于促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并对大规模制造业的创新转型带来深远的影响。

日本推出自动行走送货机器人,以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

6月25日消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官民协议会在经济产业省展出了五种可以自动送货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利用附带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自动移动。其中,有一款机器人身上有30个包裹存放箱,抵达配送地后用户可从箱中取出包裹,另一款机器人还具备追随送货员行走的功能。日本经产省干部表示,希望送货机器人能在缓解配送业人手不足上“发挥巨大作用”。

速评:在物流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行业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物流业迫切希望能够找到用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方案,同时也有许多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机器人物流市场。此前,机器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包装、搬运等环节,如今,配送机器人也开始走向商用。毫无疑问,随着新型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涌现,在物流的其他领域也将会出现机器人的应用案例。

搜狗联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全球首个AI虚拟法官

6月27日消息,搜狗与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发布全球首个“AI虚拟法官”,旨在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在线智慧诉讼服务中心为民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线上诉讼服务。在服务中心,“AI虚拟法官”可以实时在线为用户提供“智能导诉”服务。

据了解,后期,“AI虚拟法官”或许将向“助理”角色升级,能够基于海量司法领域专业知识的大数据及真人法官的指导审核,实现同当事人进行智能问答沟通,协助法官完成诉讼接待、诉讼审理等在线诉讼的全流程工作。

速评:此前,搜狗分身技术主要应用于媒体领域,此次,“AI虚拟法官”的发布标志着该技术在司法领域首次落地。“AI虚拟法官”为网民提供了实时在线的快捷司法通道,同时也减轻了司法行业从业者的工作量。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

中国电信首次发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6月27日消息,《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在2019上海世界移动大会(MWC19上海)上发布,这是中国电信首次发布电信行业人工智能战略的白皮书。在白皮书中,中国电信从运营商自身业务发展、网络演进和用户感知的需求出发,阐述了中国电信应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愿景与顶层设计,介绍了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的驱动力、发展目标、演进路线、切入领域与关键举措。

速评:在人工智能领域,运营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物联网、5G等通信技术的应用,连接规模必然会飞速地增长。当这张连接一切的网络和被连接的单元都被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后,智能化的生产和生活将无处不在,并为全社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和体验。

我国将建设首个“人工智能星座”

6月30日消息,据央视报道,我国将建设首个“人工智能星座”。据了解,人工智能星座将采用5米、1米、0.5米等多种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混合布局设计,总卫星数量192颗,卫星采用了人工智能模块,使卫星在空间轨道中具备了识云辩雾的能力,卫星可以自主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直接过滤掉受天气影响没有回传价值的卫星影像,只把有效影像和数据传回地面,进一步提高卫星数据回传的效率。据悉,该星座预计将于2021年完成卫星组网,能够在环保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应用。

速评:事实上,卫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导航定位、气象预报、电视转播、资源勘探、防灾减灾、以及国防等领域,都离不开卫星的参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卫星的结合,提升了卫星的数据处理能力,这也使得卫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