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前景如何?听听他们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怎么说

美丽的大连,世界在倾听。

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是什么?正在此间举行的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极佳的观察之窗。

7月1日,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安周奇、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凯文·斯奈德在2019夏季达沃斯上,共同展望了中国经济的广阔前景。

朱民:进一步开放 彰显中国经济信心

△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人工智能横空出世,把制造业推向了全面自动化、智能化的过程,这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空间和利好机会,但也是巨大的挑战。抓住这个挑战,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智能化,是中国制造业的未来。现在开始制造业、服务业、医疗、卫生,包括传媒等都要打开,中国的开放潜力是很大的。开放的同时是增加了进口,因为进口拉动总需求,这对经济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推力,得到了世界普遍的赞扬,因为中国市场如此之大,大家都希望能够参与这个市场。

当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时候,其实下一步,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净增的生态很重要。进一步把生态建起来,完全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对于全球经济的下一步增长会有很大影响。

刘世锦:下一步经济发展

要靠绿色经济的增长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

下一步经济发展靠什么,就是靠绿色经济的增长。绿色发展的新共识,强调三个问题:第一,不限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同时也包括绿色消费、生产、流通、创新和金融。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经济体系。

第二,现在绿色发展并不是对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修补,实际上这是与传统工业发展方式形成竞争的、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这涉及到一个算账的问题,把传统工业化的成本和绿色发展的效益算出来,这时候就会发现绿色发展更具备竞争力。

第三,过去把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对立,但如果看成更宽的经济体系,实际上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在做减法,也在做加法、做乘法,对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消费动能和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宁高宁:十年后中国会逐渐

成为一个研发驱动的国家

△ 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

中国企业真正要面对的是转型升级,随着中国经济自身的升级,它会在经营方式上有极大变化。追求工业的进步、技术的进步、追求产品的竞争力,希望以国际上最好的公司做标杆来比较,这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相信未来十年,中国企业数量会大幅度提升,同时更加注重布局和质量,这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阶段,十年后中国会逐渐成为一个研发驱动的国家。中国工业化的阶段是不可阻挡的,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制度稳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不断优化,这些都在推动工业化继续往前发展。

李晶:中国仍然是非常强大的

全球经济的主要贡献者

△ 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

中国市场占了亚太地区GDP的50%,同时占了全球GDP的16%。中国经济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其他国家。在未来,中国仍然会是非常强大的全球经济的主要贡献者,不仅是亚洲的。

海外企业家非常羡慕中国企业家,中国现在已经是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减少关税当然能够给贸易带来好处。另外,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还有资本账户的自由兑换会给中国带来长期的益处。提供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也会对储户带来很多好处。

同时,还有中国公司和机构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在海外投资,可以看到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已经在东南亚通过“一带一路”有了更多投资,包括在电子商务、支付业务等多方面的投资。

凯文·斯奈德:中国仍是

全球经济最大的增长点

△ 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凯文·斯奈德

中国仍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增长点,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仍保持着较高速的增长,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越来越低,国内市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贸易摩擦一定会得到解决,世界无法忽略中国。

安周奇: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更加平衡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安周奇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更加平衡了,这种平衡是在重新建立当中完成的,是来自于消费驱动。亚洲基础投资银行在积极推动多边主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使得全球经济更有活力。

来源:新华网思客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