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能源!政府、专家、企业集体回应安全质疑

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564万辆,中国占比达52.8%,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2018年以来发生四十多多起起火事故,引发公众热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7月2日,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以“新时代、新变革、新产业”主题,凝聚产业共识,明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探索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电动化要特别强调安全和质量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电动化要特别强调安全和质量,保障产品安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虽早,但整体而言还有自身发展的短板。应多措并举、多方发力,研发全系统解决方案,正面引导审慎监管,确保安全运行。并从加强科技支撑、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安全标准、加强安全监管、加强科学普及等几个方面,紧紧抓住当下机遇,共同努力。

加快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

针对于近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多发的情况,坚决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各部门从研发生产、消防使用环节发力,加快健全全面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行业部门的主体责任,遏制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工信部组织行业组织编写了电动汽车安全指南,发起新能源汽车安全倡议,通过开展安全使用电动汽车科普宣传等系列行动,降低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练好电动化的基本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接下来的几年将是我国电动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调整期,企业应及时做出应对。练好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化的基本功,保障产品质量,守住安全底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发挥我国在网联化、智能化上的优势,增强产品和企业竞争力;大力加强相关核心零部件研发和生产,特别是系统软件的开发。各自发挥优势,实现跨界融合。

针对三种热失控机理做好安全防护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

高比能量动力电池有三种主要热失控机理,第一种是负极析活性锂,即快充或者过充引起的;第二种是隔膜刺穿导致内短路;第三种是电池正级析释活性氧,析氧密度随着比能量提升在不断下降。针对第一种第二种机理,主要是预防诱因,即电池充电析锂与快充控制。针对第三种机理,核心是要从单体电池设计尤其热设计着手。

新能源汽车从以量为主转向以质为重

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从以量为主转向以质为重,在迈过了续航里程门槛之后,产业发展开始重新聚焦于产品品质的提升,这种品质提升一方面来自于整体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来自于推进全谱系产品的升级换代,以设计、配置等维度的突破来全力进化。

应尽快制定全面电动化的发展规划

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

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汽车全面电动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有利于抢占时代制高点。国家应尽快制定全面电动化的发展规划,全面推动全国发展的汽车全面电动化进程,循序渐进,分步推进,2020年实现公交车电动化,2025年实现出租车全面电动化,2030年私家车逐步实现电动化。

企业要坚决履行安全的主体责任

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

高安全性是电动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一要强化国家法规,制定强制性标准;二要强化内部管理,企业要坚决履行安全的主体责任;三要强化公开透明,及时发布信息,正面回应关切,清除社会疑惑;四要加强创新驱动,强化电动汽车基础技术研究。

组成专家组共同破解安全问题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唯有推动技术的多元化、专注产品的品质化、加快应用的场景化、完善产业的生态化,才能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对于当前行业的一些共性难题,比如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组成专家组共同研究破解这些难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提升能量密度要做好系统安全防护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目前社会公众对于电动汽车安全问题非常关注,安全涉及机械安全、高压安全、化学安全、功能安全等整个体系。多数电动汽车产品没有发生起火事故,是因为产品系统设计保障做得好,能量密度一开始做得比较低,但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一定要做好电池本体安全设计,同时做好系统安全防护。

推荐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定调:安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第一要务

一图读懂2018年全国汽车安全与召回状况

5月召回盘点:受总局调查影响召回超8成

强制车企上报事故数量与原因 新能源汽车召回将迎来质的飞跃

【今日互动】

关于世界新能源汽车论坛,您最关心哪些问题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

关注产品安全与产品召回的权威媒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