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视医疗董事长陆遥教授:从临床问题出发的人工智能创新才能持续

​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健康领域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两者的相互融合必将成为未来临床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由于医疗健康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供需失衡,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成为健康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智能分会、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飞利浦健康科技协办,复旦大学、阿里巴巴集团支持的2019年AI-HTI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峰会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行。

本次峰会邀请了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优秀人才围绕当前人工智能在健康领域的热点话题、核心技术等展开探讨,共同推动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和临床进展。柏视医疗董事长陆遥教授与东南大学万遂人教授、天津大学明东教授、佑安医院郑加生教授,以及浙医二院黄品同教授受邀出席由飞利浦健康科技周振宇博士主持的专家对话论坛:从临床问题出发的工业化人工智能创新。


会议开始大会主席、上海复旦大学王威琪院士、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博士分别致开幕词,王院士提到“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最初由英国科学家图灵在1950年提出;1965年图灵等人在美国一个小城市开了长达两周的会议,至此,人工智能逐渐变成科学界所承认的名词。1950年王威琪院士还是中学生,1960年进入复旦大学,这段时间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快,所以他记得很清晰。

上海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院士


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先生


即便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在1950年就被提出,其当前仍属于弱人工智能,虽然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没有想象的那么智能,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步和改进。

其主要可改进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基础层,这包括数据的获得、学习以及计算能力的提高;第二个方面在技术层面,特别是算法、视觉、听觉、语言等方面的认知跟处理;第三个层面是应用层,终端跟场景应用。终端包括机器人,场景就是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金融等。


此次会议飞利浦发布“2019年未来健康指数”,对全球15个国家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普通公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正在引领全球AI健康医疗。得益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指数级增长、数据成本的大幅下降,人工智能获得空前发展,而医疗人工智能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蓝海。


45%(15个国家的平均值为21%)的中国医护人员在接受调查时表示乐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并认同AI应用能改善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体验,带来更好的健康结果,其中最有效的方面包括:人员及患者时间安排、提升诊断准确率、远程患者监护和标记异常。

在专家对话论坛上飞利浦健康科技的周振宇博士提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在过去的两到三年内,已经有超过20款的临床应用在FDA获得了批复,这些应用更多地是在皮肤病规范化的影像学人工智能应用上。在中国,2017年1月到今年6月,我们有45%的精力都聚焦在医疗影像领域,而大多数创业型公司更注重图像的后处理,对于图像采集、重建、清洗、分析及临床应用等过程的关注相对较少,这也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数据标准化的瓶颈。

柏视医疗董事长、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陆遥教授提到,标准数据库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国内放疗科不同的医院标准不一样,比如中山肿瘤是有定位CT和定位MR的,但是很多医院没有定位MR,只有诊断MR,而且MR的组数也不一样;中山肿瘤是有四个序列的,而很多医院只有T1和T1增强,还有一些医院只有T1。所以在建立标准的时候就需要做大量的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规范几类,再根据规范的几类数据标准模式建立数据库。


其次在算法上,既涉及到MR的数据、也涉及到CT的数据,所以会有融合和配准的问题,这就关系到算法的可泛化了,同一家医院的数据做融合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在同一家医院里,病人的匹配差别不大,但是不同医院匹配的标准就不一样了。

在实验室的环境相当于一个标准的数据库、标准训练集、标准测试集,但是开放环境不是,有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数据是什么。因此怎么设计算法,使得其在在面对开放环境时有好的可泛化,这是一个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两年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神经元网络等关键技术取得了关键突破、各大厂商对AI框架开源,使得AI医疗准入门槛相对降低。一大批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真正能茁壮成长的是从临床问题出发的工业化人工智能创新企业。

最后柏视医疗董事长陆遥教授提到:希望通过持续努力和不断研究,让影像科医生从繁重的读片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归主要的诊断工作。这也是柏视医疗一直以来的定位:做医生最好的辅助工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