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尽头是放贷?苹果为“先买后付”服务成立专门金融子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瑞峰 编译

在近日的WWDC22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宣称,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推出一项“先买后付(buynow, pay later,BNPL)”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Apple Pay Later 在六周之内免息分期4期购物。

科技的尽头是放贷?苹果为“先买后付”服务成立专门金融子公司

(截图来源:《华尔街日报》)

据悉,在疫情期间,电商交易量飙升,而“先买后付”的交易模式也变得流行,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资料显示,在2021年电子商务支出中,每100美元中就有2美元通过“先买后付”交易。

进军金融行业是苹果公司的重大转变。虽然苹果的“先买后付”不会从消费者的利息中获利,但可以从零售商那里分一杯羹。商家需要向贷方支付2%到8%不等的购买金额。由于苹果公司在内部处理融资,它可以通过 Apple Pay从商家那里获得这些费用。

有相关人士称,“先买后付”将是苹果利用其现金盈余的绝佳方式。截至2022年一季度,苹果公司拥有近2000亿美元的现金和有价证券。通过消除信贷服务中间方并利用现金盈余,苹果可以获得更多收入。

苹果为何能“大着胆子”放贷?

据知情人士透露,就像银行一样,苹果将依靠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来检查申请人的财务状况。此外,该公司还计划使用其庞大的苹果ID数据来进行身份验证和防止欺诈。苹果公司相信自己拥有足够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可以在放贷中规避金额较大的损失。

与传统信用卡不同,BNPL在发放贷款前不会进行严格的信用检查。知情人士说,苹果之所以“放宽心”,部分原因是贷款金额小,还款周期短。“先买后付”的金额将取决于用户的信用报告和评分,上限或将控制在1000美元左右。还款周期则控制在6周之内。

此外,苹果还将把自己数百万用户的信息纳入其中,用于身份验证和防止欺诈。那些长期以来苹果id信誉良好,且没有任何欺诈迹象的用户才更有可能获得批准。

苹果公司表示,在设计这项服务时考虑到了“用户的财务健康状况”。将要求消费者把借记卡与“先买后付”服务关联。除非消费者选择退出,否则每两周将自动从他们的银行账户中自动扣款。

撸起袖子自己上,苹果成立金融子公司

《华尔街日报》称,长期以来,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将金融视为深耕客户关系的一种方式。但大多数都选择了与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来处理审核客户,以及应对监管等问题。

几年前,苹果还在为是否要成为放贷机构举棋不定。知情人士称,包括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内,公司的高管都在担心这件事会带来声誉上的风险。之前推出的Apple Card信用卡,苹果委托了高盛进行信用评估和放款。

但这次,苹果公司将不仅在应用程序上提供技术服务,还将通过其新成立的子公司,苹果金融公司(Apple Financing Inc)对用户进行信用审查和放贷。

该子公司与苹果公司的主体分开运营,拥有所有必要的州级贷款许可证,这标志着苹果首次将贷款和信用评估等金融业务纳入公司。

在过去,苹果一直依赖第三方信贷机构和银行来提供类似的服务。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还在开发自己的支付处理引擎,被称为Breakout,并且还在开发欺诈分析和利息计算的工具。

“先买后付”,债台高筑

相关人士警告称,“先买后付”对消费者来说未必是好消息。苹果可能会利用它所掌握的大量数据,从你的购物地点到静息心率,为BNPL定向投放广告。

此外,苹果的“监视营销”也令人担心。根据用户的数据,苹果会引导客户购买与他们之前购买过的相似、或具有潜在吸引力的产品。然后利用“先买后付”增加消费者支出,这是一种很隐蔽的方式,消费者很难觉察。

值得一提的是,“先买后付”机构的主要营销对象是年轻用户,尤其是Z世代消费者,这使得他们不计后果地超前消费,债台高筑。路透社报道称,英国18-34岁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有借钱给BNPL还款的经历。

有相关人士表示,对“先买后付”和数据盈利的监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英国财政部已经就BNPL公司应该如何监管展开了磋商。澳大利亚金融服务部门也表示,政府将推动根据信贷法对BNPL进行监管。

2021年12月,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Bureau,CFPB)对一些“先买后付”信贷服务商展开了调查,部分理由是调查它们对消费者债务累积的影响。

该局局长罗希特·乔普拉(Rohit Chopra)说:“‘先买后付’是分期付款的新版本,消费者可以立即获得商品,但也立即背上了债务。我们已经要求Affirm、Afterpay、Klarna、PayPal和Zip提交信息,以便我们向公众报告该行业现状和风险。”

编译自彭博社、《华尔街日报》、路透社

责编: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