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科界限的港科大(广州)想做啥?未来30年他想创造新历史

6月29日,教育部宣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简称“港科大(广州)”)正式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港科大(广州)筹建以来,从没有被称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港科大方面强调的是“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

“两校法人独立,财务独立,地位平等”,港科大(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说:“位于香港清水湾的港科大和位于广州南沙的港科大(广州)将共同构成‘香港科技大学2.0’。”

倪明选

“这不是我想待一辈子的地方”

倪明选是港科大(广州)的重要谋划者和推动者。从2002年加入港科大算起,除了赴澳门大学担任学术副校长的4年,他在港科大已经16年了。

20世纪70年代,倪明选成为黄铠教授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并跟随他从美国威恩州立大学转战普渡大学。黄铠教授是世界并行处理计算机结构研究的先驱学者之一,而倪明选也随之进入了这个领域。

所谓“先驱”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挑战。比如,1978年的普渡大学,甚至还没有能力造一台并行计算机。而直到1983年黄铠出版《计算机结构与并行处理》,该领域才有了第一本国际性经典著作。

但倪明选仍然迅速成长。由于在并行和分布式系统领域的贡献,1994年,倪明选就被评选为IEEE Fellow。4年后,他与学生的论文(The Turn Model for Adaptive Routing)被评选为最近25年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最有影响力的41篇论文之一。

在到港科大任教前,他是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期间,他曾创立CC&T技术公司,设计了一系列网络电话有关的产品。只不过在他口中,这次创业不算成功。

“我人生的黄金时间都在密西根州立大学”,倪明选形容说,密西根州立大学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好地方”。“后来也陆续有很多美国高校向我发出邀请,但我想这都不是我想要待一辈子的地方。”

他的导师黄铠曾获颁“建国70年70人科技创新成就奖”荣誉称号,为中国计算机领域培养了几千名专业人才。倪明选本人也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在密西根州立大学工作期间,他的34位博士生中,13名来自中国内地。

2002年,倪明选来到港科大。而当朋友问他为何要到香港时,他站在宿舍门口拍了一张照片发了过去。照片上,是美丽的清水湾。

港科大(广州)校园

“再造一个新的历史”

港科大(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

“清水湾校园的空间有限,港科大(广州)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重新走上跑道。”用倪明选的话说,港科大要做世界潮流的引领者,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

重返港科大这几年,倪明选的表现获得了港科大校董会的高度肯定。校董会主席廖长城表示,学校在过去两年饱受全球疫症与其他挑战的影响,倪明选在引领港科大创新教学前行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求新求变”,是港科大近年来面对的一个重大命题。2019年年初,倪明选回到港科大时,第一反应就是尽管成立还不到30年,但港科大已经有了“老态”,应该要与时俱进了。

在广州办学,是港科大的破局之举。而港科大现任校长史维,认为倪明选是带领港科大(广州)实现“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愿景的“最理想人选”。

“这是港科大战略发展的关键一步,但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大学本身。”倪明选强调,“港科大2.0”不是单纯地在广州复制一个校区,两者不是“总校与分校”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在对方校园中修读课程,学分可获得两校认可。同时,两校开设的学科专业不重叠——清水湾校园以传统学科为主,广州校园以融合学科为主。

相比之下,广州校园倾向于完全打破学科界限,采用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从功能、信息、系统、社会四大学术枢纽板块下,延伸出16个学域。枢纽设置相对稳定,学域会根据学术研究规律、地区与时代发展的需求有所变化。目前包括先进材料、人工智能、智能交通、金融科技等。

“我们将探索高等教育范式改革的新道路,成为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倪明选说,“30年前,在港科大创校的一批老师创造了奇迹,把港科大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学校。接下来的30年,我们希望再创造一个新的历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