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唯一的工作会议 传递了哪些信息?

浙江在线5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磊)“此次座谈会,是中国科协年会上唯一的一个工作会,可见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5月25日下午,在杭州举行的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如是说。

何谓“3+1”试点? “3”是指吸纳基层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和农技站站长“三长”,进入区县、乡镇街道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发挥作用,而“1”是指上级科协指导。通过“三长”和上级科协加强指导,有效联系在基层的医生、农技人员和教师,积极做好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座谈会上,来自全国的11家在开展“3+1”试点工作方面颇具特色的省(区、市)科协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

作为“东道主”,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王忠民率先介绍了“浙江经验”。

“我们把科协组织建设与基层党建同步推进,把实现基层科协组织全覆盖的做法与经验向全省推广,提出‘科协组织延伸基层,村社校企全面覆盖’的目标,力争今年实现全面覆盖。” 王忠民介绍,截至2017年底,全省乡镇街道科协覆盖率99.5%,村社区科协组织覆盖率达到82.9%,实现全省县域覆盖。

“除发现并提炼出的‘余姚经验’外,在‘三长’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如杭州余杭为代表的‘平台型’模式,宁波为代表的‘合伙人’模式,台州为代表的‘服务型’模式,温州为代表的‘帮带型’模式等,形成了系列特色新典型。”王忠民表示,通过“三长”为代表的基层科技成才发挥作用,把工作对象转变工作力量,夯实科协组织的基础,这样的例子在浙江很多,下一步浙江省将继续发挥“三长”作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科学组织力。

束为在听取11家单位的经验交流介绍后表示,“3+1”试点工作来自于基层,基层出经验,基层出政策,全国多个省份基层科协单位围绕“三长”进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国科协希望能够在试点工作基础上,总结交流试点省份科协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模式,探讨新时代推动基层科协组织改革创新发展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束为指出,要从政治高度和战略意义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乡镇科协要让基层的科技工作者有归属感,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让地方党委政府有认同感,这是基层科协生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省、市、县、乡镇各有侧重,省、市、县、乡镇各级科协单位要跟“三长”形成有效联动。“3+1”试点工作要精准推进,各省要加强顶层设计,让市、县一级科协单位更有积极性,让基层科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个省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精准推进,从各方面充分调动“三长”的工作积极性。

“‘3+1’试点工作要重心下移,‘三长’制重在基层。”束为强调,县、乡镇等基层,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是“三长”工作的重中之重。“三长”制要加强组织力,凝聚力,更多地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打赢脱困攻坚战发挥更重要作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