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样奇葩的吸毒理由吗?它们是这样真实的存在着!

人类的好奇心是驱动社会发展的原生动力之一,但有些人却没有把这种天性用在正道上。没有把好奇心放在学习与工作上,而是抱着“找一下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等念头,去尝试毒品,继而吸毒上瘾。

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在

河北省几位吸毒少年的

真实案例:

因为好奇,所以吸毒

花季少女刘某,一向活泼好学,还是高三年级的团干部。但是本来品学俱佳的她,因为一件事交下了恶运。原来她听说一位同学吸毒,于是感到十分好奇,从打听同学吸毒后的感受开始,逐渐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终于有一天,她从那个同学那里得到毒品,尝试起吸毒来了。第一次吸毒后,她的感觉并不好,她详细地在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的感觉:恶心,想吐。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她找到了“飘飘欲仙”的感觉,这时她想控制自己却已经控制不住了。一年以后,她辍学离家,为筹集毒资进了歌舞厅从事色情服务,直到有一天被公安民警抓获,被送进了强制隔离戒毒所。

追求新潮和酷感

吸毒庆生

去年10月24日是小丽19岁生日,她与同龄好友小馨、小红相约,为了让生日过得刺激、够酷,三人一起用身份证到宾馆开了一间房吸食冰毒,当天下午,三姐妹又邀约另外3个90后男孩,一起在宾馆房间吸食冰毒。次日,几人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据小丽交代,他们以前也偶尔吸食毒品,生日吸毒是早就约好的。小红表示,在90后的朋友圈里,大多数人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有的还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管她们。平时在家无所事事,特别无聊,于是大家混在一起,经常想些新奇的办法,追求新潮和“酷”感。吸毒是她们认为很“拽”的一种行为,认为和吸烟区别不大……小丽、小馨、小红因吸食毒品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同年12月,当地检察院以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对3人提起公诉。

邻居给颗壮阳烟

走上吸毒不归路

高二学生李某,无意间碰到原来的一个邻居、儿时的好朋友,这个邻居其实是个毒贩。李某被毒贩拖着进了饭馆,两扎啤酒下肚,开始无话不谈起来。毒贩给了李某一支装有毒品的香烟,李某吸完后感到有些不舒服。毒贩告诉李某:这是专门为男性制造的香烟,有特别的强身壮阳功效。以后,两人第二次见面时李某又抽了一支“壮阳烟”,感觉似乎不错。这样,毒贩在两个星期里不断免费提供“壮阳烟”给李某,直到李某成瘾。此后,李某从抽着感觉不适到自掏腰包买“烟”,从此成为这个毒贩的固定“客户”,成了毒贩的财源。

据媒体报道

一些毒贩子就是利用免费尝试或赊账供毒的方式,诱骗青少年吸毒成瘾,然后从他们身上榨取钱财,致使原来朝气蓬勃的少年,成为面黄肌瘦、百无一用的“大烟鬼”。

青少年染毒的主要原因:

1、因无知好奇抽着玩玩而染毒

像案例1那样因好奇而吸毒的青少年不在少数。据调查,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食毒品的,他们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等念头而吸毒,不知不觉染上毒瘾。

2、免费尝试、上当受骗

有不少吸毒者是在不知情的状态中被毒贩诱骗而吸毒的。毒品贩子为躲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陷阱,让受害者免费尝试,把吸毒者一个个拉下水。

3、把吸毒视为赶“时髦”与炫富

像案例2那样,把吸毒当作时髦、气派和富有象征的也不在少数。许多人就是这样尝试着吸毒的。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毒品的爪牙已经伸向你的财富、事业、家庭,你将变的一无所有,身败名裂。

4、受环境不良影响而染毒

许多人染毒是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被“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的慌言所诱惑。可是你一旦吸上就上瘾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戒毒,毒品是一道高压线,碰不得。

5、受挫后逃避现实吸毒

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不好、高考受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试图以吸毒麻醉自己,逃避现实。

6、赌气与不正常的逆反心理导致吸毒

你知道吗?有的青少年染毒,竟是因为赌气和一种不正常的逆反心理作怪。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根据我们的调查,确实也存在这种情况:有的人是为了给吸毒者做出戒毒的榜样,不信吸毒戒不了而吸毒;有的是报着“你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还有的是想要证明自己非同一般,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力而吸毒……

7、被“减肥”的谎言欺骗

有的人觉得自己身材不好,羡慕那些身材瘦消的妖娆美女,便轻信了“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言。这样的案例我们已经见过不少。

8、对新型毒品不了解或

缺少必要的防范意识

一些青少年在娱乐场所随意饮用陌生人的饮料或离开座位期间未看管好自己的饮品,导致误食毒品,造成严重后果,踏上毒路。奶茶、茶叶、糖片、橙汁冲剂都被发现用于毒品伪装,此类新型毒品隐蔽性、迷惑性很强,毒效持续时间长,对吸毒人员极具诱惑力。

9、为“爱情”盲目吸毒

我们也见过这样的案例,情侣中有一方吸毒,另一方因为吸毒恋人的诱惑喝甜言蜜语,为所谓的“爱”与感情,盲目追随,从而走上吸毒、贩毒的道路。

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最后毒品将使他们精神枯槁,缠病终死。事实将证明他们将为无知、妄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已的好奇心,

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

试探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