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一库一网”建设,打造国家级肿瘤大数据中心

2018年5月24日,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恶性肿瘤临床大数据平台及生物样本库建设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报告厅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同主办,神州数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旨在促进国内外肿瘤大数据产学研交流,共同搭建我国肿瘤大数据平台,为我国健康医疗提供支撑。

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学高,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处长张兆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赫捷以及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惠周光、邱亭林、史文钊等医疗大数据领域知名专家参加会议,深入探讨了“互联网+”和“AI+”新形势下医疗大数据的管理、应用、共享和安全等话题。

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学高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处长张兆丰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赫捷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恶性肿瘤临床大数据平台及生物样本库建设研究》项目负责人惠周光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邱亭林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史文钊

癌症防治:业界呼唤肿瘤数据共享整合平台

近年来,我国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在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痛苦的同时,也造成沉重经济负担。相关资料估计,每年全国因肿瘤造成的门诊和住院花费远高于其他慢性病医疗费用,是导致卫生总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雪上加霜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恶性肿瘤治愈率和五年存活率偏低:美国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在60-70%之间,我国仅30%-40%。部分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早期癌症患者比例较高,而我国大部分癌症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癌症一旦进入中晚期,治愈难度倍增。

改变上述局面,实现癌症早期诊断需要依靠海量肿瘤临床数据。肿瘤临床数据包括电子病历、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多种类型。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广泛开展,我国各医疗机构已积累大量肿瘤临床数据。但问题在于,一方面,我国恶性肿瘤筛查、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等规范化操作规程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各医疗单位之间的信息数据难以交换、共享和整合,也难以进行大规模、有代表性的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这种情况致使我国海量肿瘤临床诊治信息处于无序利用状态,临床研究资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这种结果既限制了肿瘤诊治经验的积累、传承与深度挖掘,导致临床研究管理成本增加、研究效率低下,也影响了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制定和质量控制管理,妨碍政府决策部门制定肿瘤防治政策。

因此,建立一个肿瘤数据共享整合平台,采集、存储、分析各级医院恶性肿瘤诊疗信息,促进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及协同创新,为促进医疗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已成为业内共识。

肿瘤专委会:为肿瘤大数据的国家战略布局贡献力量

2017年7月29日,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肿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肿瘤专委会”)成立,赫捷院士任主任委员。在肿瘤专委会成立仪式上,赫捷院士表示,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肿瘤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和中央关于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思维,是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关键领域中应用发展的创新之举,标志着我国肿瘤医疗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已经开始朝着更加规范、更加高效、更具规模的方向发展。

赫捷院士表示,在下一步工作推进中,专委会将积极投身肿瘤大数据决策咨询、平台顶层设计、重大项目承担、研究成果转化、产业生态培育、地方医疗机构技术支持等多个领域,在肿瘤大数据的国家战略布局中贡献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围绕上述宗旨与任务,成立至今的近一年时间里,肿瘤专委会先后开展了推动健康医疗肿瘤大数据领域学术交流、推进国家肿瘤大数据中心及肿瘤大数据平台和全国肿瘤“一库一网”建设、创建肿瘤大数据科研协作与数据共享环境、配合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肿瘤专科领域大数据及信息化建设以及加强与兄弟学会的协同连接等工作。

据2018年5月24日举行的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发布的工作规划汇报显示,在肿瘤专委会努力下,关于2017年3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批复的国家肿瘤大数据中心及肿瘤大数据平台项目,现已基本完成国家癌症中心与20家肿瘤医院的硬件配置,搭建虚拟专用传输网络,并在国家癌症中心和各节点配置了数据传输服务器与安全设备,建立肿瘤大数据采集整合分析应用平台,包含了临床大数据平台、智能影像平台和精准医学平台。

在2018年下半年,肿瘤专委会将继续推进上述工作。对于“一库一网”项目,在未来一年中,肿瘤专委会将在不断完善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对临床大数据平台、智能影像平台、精准医学平台进行持续优化,并全面推广三大平台在30家省级肿瘤医院和100家市级医院的部署使用。神州医疗是“一库一网”项目建设的合作方之一。在此次会议上,神州医疗CEO史文钊表示,该项目将为各级肿瘤医院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科研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恶性肿瘤临床大数据平台及生物样本库:连接我国恶性肿瘤临床数据“孤岛”

此次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恶性肿瘤临床大数据平台及生物样本库建设研究》项目启动会,项目负责人惠周光对项目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

项目具体包括5个研究课题:(1)医疗机构大数据网络技术,存储、传输安全性和共享机制研究。(2)基于电子病历和信息集成平台的医疗大数据标准化采集和分析处理研究。建设覆盖全国30 家省级肿瘤医院,128 家市级肿瘤医院,1000 个肿瘤科室的国家级肿瘤临床大数据网络,。系统收集包含病理学、细胞学、检验学和影像医学等多种类型电子病历数据,搭建国家级、标准化、可共享的临床大数据平台,并基于此平台开展临床大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应用研究。(3)基于超级计算的肿瘤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诊断标准研究。构建影像大数据协作网络的规范与标准体系,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影像诊断新标准。(4)多中心标准化肿瘤生物样本和生命组学资源库建设。依照国际规范标准收集常见恶性肿瘤的血浆、血清和组织等生物样本及相应的生命组学数据,开展规范化动态采集、存储、运输管理和共享服务研究。(5)临床研究样本-数据整合平台和共享机制研究。在肿瘤临床研究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多中心临床研究信息管理和共享平台系统,共享生物样本和组学信息,整合利用临床研究数据资源。

该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在2020年12月结束前实现连接我国恶性肿瘤临床数据“孤岛”,建成国家级、标准化、可共享的肿瘤临床大数据中心与协作网络支撑平台,实现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共享;收集肺癌、食管癌等常见肿瘤的病理学、细胞学、检验学和影像医学等多种类型电子病历数据等目标。

让我们共同期待,我国各单位之间的电子病历共享和整合,肿瘤数据和标本的收集、储存和利用的标准化建立,医疗信息和资源高效整合共享及充分有效利用等问题得以有效推动和解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