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子与金城市民分享自己的诗书人生

5 月 27 日,由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兰州市文明办、市文旅局承办,陌上书会和甘肃青年创业馆协办的 " 金城文化沙龙 " 活动之 " 满怀诗情写人生 " —对话书法文化学者秋子的活动现场在森地国际大厦一楼青年创业馆举行。

活动一开始,在古筝优雅的伴奏声中,诗朗诵《读你》给人在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新。这首诗正是秋子创作的现代诗《读你》,这是他的一首旧作,观众们从句子中能够深切的感受到诗句的优美和细腻的笔触。

对书法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秋子曾出版的《中国上古书法史》在当时引起轰动。谈起这部著作,秋子说:"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而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影响的一种文艺形式,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这部著作中 " 上古 " 的概念截止到东汉汉末。在本书出版之前,秋子拜访过两位重量级的人物,一位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一位是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先生。该著作从理论、文化、历史、哲学、美学等角度探源溯流、建纲立目,分八章对上古书法的发展脉络与现状进行了深入浅出、全面系统的论述,最后促成了此书的问世。

秋子的爱好非常多,除了书法之外,他还喜欢写诗歌、写小说、拉二胡、篆刻等。秋子透露,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秋子年轻时就喜欢各种艺术门类,也特别爱钻研,对音乐也极有天赋。在书法上,秋子可以说是家传的,幼时入学时就写出楷字震惊了小学老师,十三岁时第一次篆刻,艺术之路的起步不可谓不早。在各个兴趣之间,秋子总能处理好时间关系,做出梯度处理,使各方面都能发展。秋子小时候,爷爷就告诉他要学一门技术。当时家乡有苏轼留下的遗迹,秋子在东湖堤岸上读苏轼,受其影响较大。" 在艺术中,书法与音乐的联系最紧密。行、草书中的起承、停歇,就和音乐的乐符有一定关系。" 秋子说。

关于书法作品旁边的点睛之笔——印章,秋子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他说:" 书法作品盖印章,在元代赵孟頫之前是没有的,因为他刻印章,所以在自己的绘画、书法作品上盖印章。古代作品上虽然印章很多,但都是收藏家们盖的。现在盖印章,一般说两三枚即可,包括起手印、名章、斋馆字号之类。我盖章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的印章大都用大红色,而我却喜欢用稍微暗一点的红色,因为这样显得书法作品更加雅致。印章用的印泥也有讲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买好一点的印泥,印在书法作品旁会很有质感。"

活动尾声,秋子为现场观众挥毫泼墨,让大家亲眼目睹了书法之美。短短两个小时的分享,秋子让观众们了解了国粹书法的精华和意蕴,真切的感受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从而爱上书法,并懂得如何去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秋子,本名申晓君,陕西人。曾在军旅 19 秋,后长期从事书刊出版,退休前系读者出版集团调研员、编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评审专家,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顾问,著有《中国上古书法史》《中国书法史略》等 16 部;发表书法、诗歌等作品计 360 多万字,被誉为 " 当代书坛学者型书法篆刻家、书法史论家、诗人 "。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华静 文 / 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