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渣渣辉、吞食鲲还洗脑,日本游戏广告为什么这么魔性?|葡萄视点

「葡萄视点」是一个于每周末推出的栏目,通过一篇文章提出一个有趣的视点邀请您来讨论。

视点|日本的游戏广告有毒

日本的游戏广告真是太危险了。

这几天,葡萄君在工作空闲时看了几个广告后,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感觉旁边的同事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

然而这都是广告的错。看似很正常的《怪物猎人:世界》广告,片中后辈只是和山田孝之随口提了下《怪物猎人:世界》。

然后不知是怎么听的,“勇者”山田孝之就理解成了“扮怪兽”。模仿灭世龙,不仅把地面拍裂了,还将旁边的人都震飞了。

顺便一提,灭世龙长这样。↓

他还抱起石头模仿搔鸟、打开剧场的鼓风机模仿浮空龙。↓

这还不算完,他又钻进落叶堆里,学模仿角龙从土里窜出。

……尼玛这人有病啊!确认过眼神,葡萄君觉得正在休息的、一脸懵的大爷大妈也是这么想的。

讲真,葡萄君还是头一次见到真人扮怪兽拍广告的,就算不知道游戏内容,至少这四只怪兽我是记住了。

《怪物猎人:世界》广告

当然,索尼能拍出这么有毒的游戏广告也不是第一次。比如之前被玩家所熟知的PS4降价广告,让女演员扮演樋口一叶,就是印在5000日元上的那个人唱歌。整个广告就是一首歌。

关键这首歌还特别洗脑,听完了除了整首歌都在循环重复的PS4新价格29980日元外,葡萄君还记住了樋口一叶的一瞥后,唱出了新版PS4“便宜了整整一个我(5000日元)”。

再比如《勇者斗恶龙XI》的广告,出场就是扮演父亲的山田孝之满地打滚央求着要买《勇者斗恶龙XI》,旁边的人边看边笑,儿子一脸生无可恋。

最后儿子无可奈何,只好答应父亲可以买这款游戏。然后父亲不敢相信地问儿子:“真的?”

虽然父亲求儿子买游戏这种场景,葡萄君在现实中是没遇到过。不过葡萄君完全懂这广告的意思,毕竟《勇者斗恶龙》初代是1986年发售的,爸爸辈的人会喜欢《勇者斗恶龙XI》一点也不奇怪。

《勇者斗恶龙XI》广告

庆祝自己喜欢的游戏发售或者上线,除了满地打滚还有其它方式,比如《游戏王决斗链接》的广告。

开场是在一个看似正常的教室中,一名老师在训话。

不过听着听着就不对了,他说:“在上课的时候要想着游戏。”……嗯,这里的游戏是《游戏王》里的男主武藤游戏——就是这个海星头。↓

画面一转,出现了满屏海星头,哦不对,武藤游戏装扮的学生们。

这时,疑似校长的人说了句“久等了”,就和学生们一起用手机摆出了武藤游戏的标志动作,去“决斗(duel)”去了。

《游戏王决斗链接》广告

而《游戏王决斗链接》的另一个广告则是班主任和同学合影,大家都是武藤游戏的发型。而这个广告也被放在了日本的地铁站里做推广。你们自己感受下。↓

还好葡萄君当初体验这款游戏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这个广告,要不然就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情来玩了。

而当你真正爱上一款游戏时,可能就会发生这款《海贼王》手游的情况了。

比如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让你自我介绍,你脑中就会飘出游戏中人物的自我介绍。

后辈要去便利店,问你需要带什么的时候,你会脱口而出“鬼斩”。(“鬼斩”与日语中的“饭团”的发音相同。)

相比渣渣辉、吞食鲲等国内洗脑式游戏广告,日本的游戏广告喜欢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添加魔性要素,使之与正常认知有很大的不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感。那么,各位还看过哪些充满魔性的广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