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青少年飞行梦想 迎接人工智能新时代

2018年5月27日,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圆满落幕。作为青少年教育无人机领域内领先的全国性比赛,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的飞行梦想、增长青少年航空科学知识,提升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让青少年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

本次大赛吸引了500余名师生所组成的90支代表队前来参赛,受到了全国16个省、直辖市,包含63所中小学校、科技馆、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视和积极参与。

中国航空学会长期致力于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工作,自2017年10月着手建设“全国青少年无人机STEAM创客教育体系”,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12月首次举办以来,大赛得到我国教育界及各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吸引了芬兰、英国、俄罗斯等国教育机构的深厚兴趣和合作意向。”中国航空学会科普部部长赵霜红分享道,“今年我们还将在河北、山东、上海、湖南等10多个省市举办省级选拔赛,把此项赛事更加广泛和深入地推向全国,为更多中小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学会从2009年起在全国建设航空特色学校,利用专家人才优势和丰富的航空资源,帮助中小学校发展航空特色,目前拥有省级特色学校500多所,全国航空特色学校100多所。赵部长也表示,“全国青少年无人机STEAM创客教育体系”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的推进,离不开各地方航空学会、教育部门、科协组织、航空运动协会等单位和以及广大航空特色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我国确立了科技事业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而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强则国强。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青少年STEAM创客教育方兴未艾,但是如何系统、高效地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对此,赵部长表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有效的教学指导是落实青少年无人机教育的重要保障,未来我们将为航空特色学校提供完整的无人机创客实验室解决方案,为学生打造一个可以学习无人机知识、组装和飞行无人机、智能编程和情景模拟的综合性学习空间。” 通过编程,不仅可以实现多架无人机跳舞、无人机写毛笔字,也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演示出来。“我们的STEAM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注重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根据音乐定义无人机的动作,让多架无人机伴着音乐起舞,这正是编程和艺术的结合。”

本次大赛现场,赵部长也宣布了将于今年11月下旬在南昌航空大学举办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届时在现有的比赛项目基础上,还将增加我们自行开发空中足球对抗赛、智能编程创意赛等新任务,从而使我们的大赛一跃成为世界上内容最丰富的青少年无人机大赛。” 今年下半年,学会将加快工作步伐,展开十级青少年无人机课程培训体系和考核认证标准体系工作,建立青少年创新人才数据库,争取有关航空高校支持,将青少年无人机工作推上更高新阶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