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提示】低龄儿童夏季溺水情况多 警方提醒河道暗流多“野泳”危险

津云新闻记者 张赫洋

近日,有媒体报道福建省福清市金辉华府小区三名儿童在水池旁玩耍时,触电不幸身亡,引发关注。入夏之后,游泳戏水成为许多人消暑的首选,但因溺水而酿成的悲剧也时有发生。如何安全度夏,每年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低龄儿童和外地来津人员 溺亡人数最多

“在天津,每逢夏季,溺亡最多的为低龄儿童和外地来津人员。”天津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水上治安支队教导员张吉静介绍。

因为年长人士游泳经验相对丰富,且常结伴而行,所以溺亡人群中,年长者较少。而外地人员由于对天津一些河道环境不了解,常常被暗流、水草所伤,因此溺亡情况较多。

夏季路过海河各个桥梁的市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海河中众多人在游“野泳”,到了晚上这种情况尤其危险,因为海河上经常过游船,晚上光线不佳,游“野泳”就更危险了。“往年,海河、卫津河、子牙河都有过‘野泳’者溺亡,我们会在这些地区派警力加强监督宣传,劝阻游‘野泳’者。”

其实,很多河流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下面暗流涌动。“在一些河流交汇口以及涵洞周围,下面暗流汹涌,且上下水温差异较大,游泳者很容易抽筋。” 张吉静同时也提醒大家,有照明设备的河流还存在“漏电”的危险,建议市民应到正规的游泳馆内游泳消暑。

除了警方提示,津云新闻记者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贴士,帮助大家安全舒适的度过夏季。

小贴士

夏季游泳如何防溺水?

1.儿童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癫痫、红眼病、感冒、发热、精神疲倦等患者,都不建议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还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性在每月特别期间不宜游泳。

3.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户外游泳。

游泳中发生紧急情况如何自救?

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

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