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0万打"保鲜针" 和做慈善,哪个更健康?

5月9日,某微博网站刊出10分钟视频,记录几个中国富豪前往乌克兰某细胞治疗中心接受“胚胎干细胞”治疗的经历,有人在注射后表示手脚发热、视力变好。据该中心创始人在视频中表示,注射物来自于流产妇女捐献的胚胎。“胚胎干细胞不可能直接用于人体注射。”27日,国家干细胞研究专项临床级干细胞标准化评估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袁宝珠研究员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回应“中国富豪乌克兰注射胚胎干细胞续命”事件。(5月28日《科技日报》)

有钱了,为了使自己更健康,花60万打"保鲜针"本无可厚非,但事与愿违,钱白花了,不但未能健康,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病从针入”的危险,这是令人遗憾的。花60万打"保鲜针"和做慈善,哪个更健康?

可能是由于营销者说得天花乱坠,可能是太追求健康了,以致于一些富豪会花这么多钱跑到国外去打“保鲜针”,然而,“保鲜针”并不科学,相反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定环节,异种蛋白、培养基等细胞培养环节添加的物质都可能没被清除干净进入人体,细胞活性、质量等也都难以保证。”在了解相关科学知识之后,花60万打“保鲜针”的富豪可能会后悔了。辛苦跑到国外去花这么多的钱,却是被忽悠了。然而富豪却都表示,安全性上没副作用就行。但滑稽的是这种安全靠的是打了假的“胚胎干细胞”针。打了假的"保鲜针"才可能有安全保障,这是不是有点可怜?

打“保鲜针”和以前的“续命针”一样,“续命针”是以包治百病为喙头,被包装成万能,也引得很多富豪追逐,即便是价格再贵也在所不惜,同样的也是被伪科学所骗。对于伪科学,需要科学家及时证伪,需要及时解解释清楚,不能让消费者上了骗子的当,诚然,上当受骗者不差钱,因为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但落入伪科学的陷阱,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自己健康,在没有弄清楚真实的治疗效之前,贸然到国外花费巨资打“保鲜针”,显得过于仓促了,追求个人的健康的确是需要的,但也未必要去打“保鲜针”,还有一种方式能够使自己更健康,那就是做慈善帮助别人。国外一些富翁是专注于慈善,将自己的大多数钱用于做慈善。“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美国钢铁大王、美国“公益之父”安德鲁·卡内基一生聚敛天量财富,临死前几近将全部家当捐于慈善事业,这让卡内基名垂青史,令人钦敬。相比之下,国内的富豪在做慈善方面显得欠缺一些。或许,愿意花60万做慈善的富豪恐怕不愿意花60万去打“保鲜针”,相反,愿意花60万打“保鲜针”的可能不愿意花60万去做慈善。

花60万打"保鲜针"和做慈善,哪个更健康?答案不言而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