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斩获11项国家专利,广汽研究院底盘谭师傅:“笨鸟可以先飞”

大家好,这里是新栏目“青年说”,我们将会定期写广汽研究院工程师的故事。他们年轻,有激情,热爱岗位。

第一位工程师就是下面这位,虽然他有一头白发,但是不要怀疑,如假包换真青年。

01 “有困难,找谭师傅。”

他叫谭火南,广汽研究院底盘部操纵室室主任,芳龄36。你可以把他的少白头理解为好莱坞里“亚洲高智商的天才形象”:在底盘操纵系统领域,以他为第一作者,已经有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

“底盘就像空气一样,平时你不会觉得它的存在,但呼吸不到的时候就会难受。而底盘开发的难度,就像下象棋一样,开始好像很容易,越往后越复杂。”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官Marco的名言,言简意赅点明了好底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而在底盘部,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谭师傅。”

谭师傅说自己头发白,一部分也是“不够聪明”,脑子想得事情太多了。

谭火南负责牵头底盘操纵系统的自主研发和量产。对于整个底盘而言,这不算一个特别大的系统,但是专利数量和质量都是全底盘部的模范。

除了自身领域成就出色,谭师傅还特别热心帮助同事。他的同事评价:“知识面广,思考问题又透彻。帮助同事,任何时候都是不遗余力,即使在他专注工作时打断他请教问题。”

但是,谭火南是个超级谦虚又“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他喜欢说:“我不是很聪明,智商也没有很高,我就是喜欢汽车。”

02 “我要专业,我就喜欢汽车。”

和汽车结缘,要追溯到他初中的时候。

当时还是市场经济开放初期,物资没那么丰富,普通老百姓接触家用汽车少,谭火南对汽车认知也就停留在粗糙的大货车。

有一天,亲戚突然把一辆公家的日本产小轿车开到谭火南眼前:“上车坐坐吧!”结果,这一次经历,颠覆了谭火南对汽车的认知:“我才知道汽车可以这么豪华、舒适!”从此,埋下种子。

几年后,谭火南把三个高考志愿专业全填上了“车辆工程”。结果偏偏最孤注一掷时,天意喜欢弄人,谭火南考砸了。

高考失利的谭火南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选更有名气的学校,调剂专业;要么坚持选车辆工程,但是去一个离家很远,名气很一般的学校。

一边是别人眼中的面子,一边是自己内心的理想;一边是鱼丰水美的广东家乡,一边是1700公里以外的小山城——谭火南都选择了后者,因为他喜欢汽车。

18岁的谭火南

“我要专业,不选学校。”谭火南回想起这个选择时,语气依然很坚定。

他跑到湖北十堰一所学校读本科。城市小,却是中国另一座历史悠久的车城,谭火南完成了汽车基础知识积累,毕业后去了另一家国有车企。

03 “干得开心,才最重要。”

而跟广汽结缘,是四年后的事。

在第一家国有车企的日子异常安逸,虽然也是做自主品牌,但谭火南形容,什么事都得按部就班,不需要突破,乖乖呆萝卜坑里就好。

很多人撞上这样一份工作可能会偷着乐,做的事情不让人讨厌,还没业绩压力,但是谭火南并不想把对汽车的热情,消磨、揉碎在一堆平庸的时光里。

所以,当广汽研究院开专场招聘会时,谭火南还私底下先打听了一下:他害怕广汽又是另一个死气沉沉的国企。

还好,他得到了相反答案:“我们这里很有活力的!”而且极看中人才,给谭火南一开就是翻倍薪水,就这么吸引他去应聘,回到了家乡。

谭火南很珍视广汽给他的自由。他说自己喜欢底盘部的气氛,公正公平公开,而不是怨声载道。领导也会提供各种机遇和帮助,让你有时间、有精力去发挥。

“不见得很多的单位都有这种环境。干得开不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在黑河寒区试验场,因工作开心而逐渐“心宽体胖”的谭师傅

04 困难是什么?吃掉了不就好了。

进入广汽没多久,谭火南身上就担起了自主研发旋钮式换挡系统的重任。

旋钮式换挡系统跟常见的拨杆式不同,精致、小巧,浑身充满了科技感。

这个人见人爱的零部件,研发时却困难重重。当时,捷豹、路虎之类的豪华车型,已经把这项技术应用非常成熟,可国内自主品牌车型还算是一张白纸。

广汽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旋钮式换挡器

当计划在传祺新能源车型搭载旋钮式换挡系统时,没有供应商愿意接这项苦差事,因为大家都没经验,从零研发很困难。

求人不如求己,谭火南和团队干脆自己动手。就这样,经验同样几乎为零,人手数量却是成熟供应商的二分之一,谭火南和团队开始写方案、设计结构、画图纸、整合工艺......慢慢地,产品成型,他们又亲身把关制造,终于实现了量产。

尽管对比捷豹、路虎还有改善的空间,但谭火南和团队破天荒地在旋钮式换挡器上集成了全液晶显示屏,能实时显示出当前挡位,在自主品牌中领先同类产品。

现在提起来,旋钮式换挡系统依旧是谭火南最自豪的作品,不仅搭载在GE3等3款新能源车型上,最关键的是,还有非传祺厂家的供应商跑来问:“你们这零部件好棒,哪里研发的?”

越来越多人跑来问合作生产方是否能采购,合作生产方也正式请求广汽研究院出让知识产权使用权给第三方。

从采购方变成被采购方,这条路并不容易。但是,当谭火南被问及遇到过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你坚持下去?

谭师傅想了大概十秒,然后很诚恳地说:“主要还是我有兴趣。说实话,我没遇到过太大的困难。”

热爱工作的谭师傅,手机只有角度神奇的理工男自拍照。他说相册里全是各种零件的照片。

05 “我不聪明,但笨鸟可以先飞。”

根据他的同事描述,如果要在底盘部找到谭火南,很容易呀:走进办公区,看哪里气氛火热,桌面上摆着几个零件,围了一群人讨论,中间头发有点白的就是谭火南。

“谭师傅遇到困难时,喜欢先自己查资料,然后找同事一起讨论。”底盘部同事这么评价,“不过一番头脑风暴后,他处理信息能力很强,能够快速从各种杂乱的信息中提炼闪光点。”

谭火南超强的思考能力,很大一部分源自于他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等你一旦需要研发新技术,你就可以翻以前的东西汲取灵感,很快能判断事情的可行性。”例如,谭火南主导的线控换挡技术开发,虽然2016年底才正式立项,可是他和团队大概两、三年前就已经启动基础研究了。

给大家透露个消息:这个谭师傅在努力的另一个自主研发项目——线控换挡系统,属于广汽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重点工程,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将媲美宝马的“大鸡腿”。

谭师傅说自己最爱穿工服,因为没拘束。 但是,他又说:"好几年没发新工服了,啥时候上新啊?"

谭师傅认为自己“并不聪明”,没有名校背景加持,又想在专业上有所作为,就只能通过“笨”办法来达到目标。

为了积累,谭火南还会汲取其它领域的知识。空闲时,他把广汽研究院院内的对标车型都看了个遍。他鼓励团队,别总盯着眼前小领域,多学新知识。

对未知永远保持好奇,这就是谭火南。

06 横跨“三界”的文艺青年

生活中,谭火南的好奇心辐射范围也很广,涉足领域有音乐界、厨艺界、小手工艺品界。

他给4岁半的儿子买了钢琴。一般父母会催孩子练琴,结果谭师傅自己先学上了,美滋滋地自拍了一段视频发朋友圈。

给音乐小能手谭师傅打Call

他还说他喜欢做菜,但是一般不轻易出手,除非出于“研究”目的。在饭馆吃到好吃的,他就会研究在家里如何复制出一样的味道,钻研不同调料配方比例:“特别好玩!粤菜、川菜我都喜欢去钻研一下,但我不是烘焙界的。”

同事眼里,谭火南妥妥地是个文艺青年。采访时,谭火南把自己很多技能属性都隐藏了,通过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架子鼓、吉他都能来两手,儿子的音乐启蒙就是他亲自操刀。

父亲来听他的演唱会

他还是个能让儿子特别脸上有光的父亲。幼儿园要求做的手工艺品,谭火南儿子每次带回去的作品都特有创意。

下班后,谭火南也会陪儿子去游泳。其实谭火南以前很喜欢打篮球,但是因为打得太猛了,半月板撕裂都没及时看医生,以为只是小伤。他觉得疼痛都不是问题,一上场胜负心就被点燃了。

原则上谭师傅因旧伤不能再打篮球了,还是忍不住和同事过了把瘾,哪怕只有5分钟。

这个极度认真的父亲,也会认真满足孩子的好奇。

他爱带儿子逛科技馆。儿子正是喜欢对着父亲狂轰乱炸十万个为什么的年龄,但他特别自豪地说:“目前还真没有考倒过我的地方。”谭火南有自己的“小伎俩”:有预谋地引导提问,控制在自己知识范围以内,就不会让孩子失望。

他说:“我不会限制孩子的梦想,一定要引导他去做喜欢的事。”

聊天接近尾声,小编感觉跟这位冷幽默又认真的谭师傅混得也比较熟了,于是大胆问个敏感问题:你在广汽这么出色,挺多人诱惑你跳槽吧?

他很老实地说:“确实有不少猎头打过电话给我,但薪资我都没谈,第一时间就拒绝了。”

因为自由,谭火南不愿意离开广汽研究院:“我的发挥空间比较大。能把想法真正实现在产品里,才是最诱人的。”

谭火南最初加入底盘操纵系统研发团队时,只有三个人。九年过去了,两位功臣在底盘其它领域继续贡献,谭火南选择“留守”。

他说:“我的想法还没实现完呢。”而他身后,又多了十三名并肩奋斗的同事。

今年1月,谭师傅离开家好多天,跑到黑河寒区试验场出差,很挂念老婆孩子。

终于踏上归途,在凝结雾霜的车窗上,他用手指画出了“广汽传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