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78」武汉伢罗毅君坚信知识的力量:“我从中专生成长为检察官”

楚天都市报5月30日讯(记者 张艳)从繁华汉口跨江来到曾经的乡下江夏上班并定居,罗毅君这个汉口伢百感交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发展是是显而易见的,我这个武汉‘土著’开车回汉口还得用导航软件呢!”而能够从中专生成长为一名人民检察官,她更是感恩:“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坚持学习,让她成长为检察官

“汉口鄱阳街的景明大楼你知道唦,一幢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式建筑,我在那栋楼里住了20多年,出门走到青岛路的尽头就到了江边,小时候需要爬上高高的江堤,才能凭江临风,看滚滚东逝长江水,”罗毅君一口汉腔快言快语,“大浪淘沙,机遇与挑战并存,生于改革的年代,我的人生注定是一场激流勇进之旅。”

罗毅君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但她坦言自己最遗憾的事,是没有就读过全日制的大学。初中毕业后,她父母让她选择读财贸中专,“因为那时中专毕业包分配工作,而且也蛮流行读财会类的专业。但万万没想到,1997年我中专毕业时,国家不再包分配了。”

面对变化,罗毅君没有太沮丧,她坚信爱拼就会赢,“我父亲给我取名毅君,就是希望我做一个有毅力的人,我相信读书可以让我走得更远。”在中专毕业之后的8年时间里,她从事过话务员、会计、文秘、实习记者、广告公司业务员等多种职业。不管在什么岗位,她坚持边工作边学习,通过自学考试和成教函授分别获得了中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科与武汉大学新闻学本科文凭。2005年10月,她又以优良的成绩通过全省公务员招录考试,进入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检察院工作。

巧的是,罗毅君的奶奶曾被聘为基层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她见识过法官的威严和检察官的犀利,听说我进了检察院,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说,没想到咱们家也出了一个检察官。”

爱岗敬业,见证检察人薪火相传

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检察官并不容易。

罗毅君介绍,我国从2002年开始规定,初任法官、检察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于是,她“恶补”法律知识,于2007年底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班学习,2010年获得法律硕士学位;2012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第二年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但是,命运再次向她发出挑战:2016年国家司法体制改革,担任检察官必须通过入额考试。经过两次考试,直到今年3月她终于成为了员额检察官,这意味着她从此有了独立承办案件的资格,并对案件终身负责。

2018年不仅是改革开放40周年,恰好也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罗毅君对记者感慨,她有幸参与其中,备感自豪。在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她热情接访,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她经常加班加点研究法条和案例,并和同事们深入基层调查,积极开展民事、行政案件监督以及公益诉讼工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奉献着一腔挚爱。

“40年的风雨历程,几代检察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她说,自己时常听老同事谈起那些充满喜怒哀乐的办案故事,“他们感慨现在检察工作的变化好大,工作条件更加舒适、便捷,但工作制度更加健全、严格,人民群众对办案的要求也更加高了。老检察人对我们寄予了厚望:你们这些年轻人,一定要加油干啊!……”

如今,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检察事业迎来了春天。她说,检察官职业让她拥有了理想与信念,她将追随初心,将毕生所学所长奉献给光荣的检察事业。

人物档案:罗毅君,1978年生于武汉。现为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二级检察官。2012年被江夏区委、区政府记三等功;2013年—2015年,连续3年被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先进检察官”;2014年被江夏区政法委评为“十佳政法干警”;2018年以来先后获评“武汉市岗位学雷锋标兵”、武汉市劳动模范、江夏区“岗位成才、读书奉献”职工读书先进个人等荣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