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走进科技馆 伸手触碰科学的智慧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罗田怡 摄影报道

六一前夕,四川科技馆迎来了一群小小的科技迷。

飞行控制的场地前,炅灵开心地操作摇杆,试图观察飞机的两翼是如何被驱动的。炅灵今年五岁了,问及长大后的理想他俏皮地眨了眨眼睛,“想当一名飞行员。”虽说还不懂成为一名飞行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但他觉得“这很酷”。

同样开心的还有三岁的甜甜,她跳着站上了宇航员的模型前,开心地对着镜头比了一个“耶”。

寓教于乐

科技馆里过不一样的儿童节

“带小朋友度过一个科技主题的“六一”,也是送给他们的儿童节礼物。”成华区加州阳光幼儿园行政园长陆霞告诉记者,想给孩子们一个别样的“六一”体验,于是有了这次的科技馆之行,“也是培养小朋友科技素养寓教于乐的一种方式。”

带孩子过一个充满科技味的儿童节,也是龙王庙小学一年级一班不少家长的共识。这天下午,王俊威带着孩子也来到了科技馆参观,与他同行的是二十名学生及家长。“孩子班上有三十几名学生,私下沟通后我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带孩子来科技馆过个特别的儿童节。”孩子在科技馆欢快地游荡、参观,王俊威则与家长分工,有人负责拍照,有人负责照看行李,有人负责照看孩子,一行人井然有序。

科学实验巡游伸手触碰科学

于小朋友而言,科技也不止是科技馆中浩瀚的宇宙,也可以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智慧。翻开这次的“六一”节目单,观看科幻电影、尝试做简单的科学实验等,都名列其中。

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透明玻璃球,小恩双手抱住,随即头发全部立了起来。“这是一个静电球,冬天的时候穿衣服摩擦后头发会立起来,就是因为有了静电。”陆霞向伸手抓头发的肖恩解释着实验原理。另一边的教室,“彩虹牛奶”的实验也正在上演,将纯白色的牛奶倒入透明玻璃大纲,再把粘有洗洁精的棉签放进牛奶,随即可以看到以棉签为中心、周边的牛奶以同样的圈度向外扩散,牛奶里的颜色变化也让观看的小朋友惊奇不已。

“其实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们就会透露对物理原理的好奇。”陆霞清楚地记得,一次课堂上,小朋友一直追着问她卤水点豆腐的原理,“他们总是会好奇外观变化很明显的现象。”这也成了此次科技之旅呈现实验的入选标准:可视性强、简单操作,不会有意外发生。

家长说:科技行的儿童节更有意义

“跟传统的唱歌、跳舞表演不一样相比,这样的科技行更有意义。”张静宇是一名全职妈妈,在她看来,虽说不确定四岁的孩子能在科技馆里学到多少知识,但总归是孩子成长途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圣诞节、元旦节,还有毕业的时候,上台表演节目的机会很多,所以科普知识的儿童节就显得更有意义了。”

邓艳是一名五岁半孩子的家长,孩子班上有三十级名学生,为了分担老师照看孩子的重任,这天她特意请假半天,陪同孩子一起来到了科技馆。“相比传统的节目表演,这样的六一家长其实更累。”即便如此,邓艳也更赞同多样的六一儿童节,“刚入学时他们的六一就是表演节目,也想让更多地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增长见识。”

提倡科技主题的儿童节,也并不意味着传统的节目表演形式不可取。陆霞告诉记者,表演节目虽说需要提前至少一个月排练准备,但这种方式深受孩子们喜欢,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因此,幼儿园在每三年会选择一次用表演节目的形式过“六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